第415章 夏威夷条约(2 / 2)

唯我独裁 巡洋舰 0 字 2021-10-11

同一天早上,德国政府也大肆宣扬德国海军在日德兰大败英国海军,夸大其词的称全歼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借机安抚德国国内民众,缓和国内矛盾,同时也是打击了协约国的士气,提升同盟国的斗志。</p>

英国和德国对海战的结果公布大相径庭,导致全世界人们都明白其中一个肯定在撒谎。</p>

</p>

很快,唯恐天下不乱的中华帝国主流媒体,中华帝国的权威报社,帝国日报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最客观的报道了日德兰海战的结果,指出英国海军在日德兰海战中损失过半,是惨败的一方,而德国海军损失微乎其微,获得了大胜。</p>

由于中华帝国在同盟国和协约国阵营里都有战地观摩团存在,因此中华帝国方面的报道更加令全世界各国人民所相信。</p>

第二天,英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抗议行动,要求英国政府作出解释。赫伯特内阁发现纸包不住火,于是不得不承认英国海军惨败,损失惨重。结果,英国国民愤怒了,战争已经让他们失业、生活困难,如今英国海军打了败仗,国内矛盾顿时激化。</p>

赫伯特内阁于4月3日宣布下台,原本该有保守党组阁,但是保守党这时也无法力挽狂澜,一个党派的力量在这个时候显得非常弱,因此保守党提议组成战时内阁。于是自由党和保守党再次合作,第三次组成联合内阁,同样由大卫担任联合内阁首相。</p>

尽管赫伯特内阁倒台,但是并不能稳住国内矛盾。此时英国国内物资紧缺,通货膨胀严重,英镑已经停止了跟黄金自由兑换,贬值7倍多。男丁不是被送上战场,就是进入军事重工业工作,非军事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因为男丁的不足,导致大面积破产倒闭,女人开始放弃家庭主妇工作,进入工厂。</p>

法国紧急调集十艘主力舰进入北海,帮助英国海军防御本土,但也只能提供警戒,更是不敢跟德国海军交战。</p>

意大利海军则配合法国海军继续封锁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帝国海军,防止两国海军趁机闹事。</p>

美国在确认了英国海军在日德兰海战中惨败的消息后,更是大为震惊。原本美国就没有真正打算将主力舰队调往北海,他们相信英国海军足够封锁德国海军的了,因此美国海军迟迟未动,继续蹲守在太平洋的珍珠港基地提防着中华帝国海军。</p>

美国的目的是震慑中华帝国,因为美国加入了协约国阵营,把英法意三国海军都算上,对中华帝国海军处于压倒性优势。美国正忙着跟中华帝国严正交涉,要求中华帝国停止对日本战争行动。</p>

如今,英国海军遭到重创,顿时令美国在日本问题上对中华帝国的态度变软,因为英国海军已经指望不上了,美国海军被迫调往欧洲增援,因此就必须安抚住中华帝国,不敢再强硬了。</p>

为了安抚住中华帝国,美国再次放弃日本,主动要求跟中华帝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只有跟中华帝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美国才敢把海军调往欧洲。</p>

紫禁城,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召开御前会议,议题除了制定对倭国首都的登陆作战外,日德兰海战的结局和影响也是重点议题。</p>

王辰浩万万没有想到,日德兰海战变成这副结局。德国海军大胜让他感到这个时空下的世界历史将全面改变,连欧洲也发生了巨变,严重偏离了欧洲历史轨道。</p>

“如果同盟国赢了,那么还会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吗?”</p>

王辰浩心中不由得想到这个问题,历史已经被他改的一塌糊涂了,他的“先知”能力也将随着世界历史的重大改变而消失。</p>

王辰浩从来没有过的感觉到害怕,如果中华帝国一味的侵略下去,会不会重蹈德国和日本的覆辙,这个问题一直是王辰浩最担心的问题,他的脑海里一直有着一个侵略者必败的烙印。以前不觉得是个危险,因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和预测之内,但如今德国在日德兰海战获得大胜,英国将无法阻挡德国海军进入大西洋,一旦德国海军的破交战全面展开,英国必败无疑。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将超出王辰浩的预测范围。没有了预测的能力,王辰浩就不敢再让中华帝国走对外侵略的道路。</p>

众大臣们可不知道王辰浩的心中想法,他们已经被王辰浩多年来的调教,变得有些狂妄和自大了,以为中华帝国就是无敌的存在,殊不知这正是王辰浩所担心的问题所在,他可不想中华帝国向日本那样最终陷入万劫不复之地。</p>

伍廷芳上奏道:“启禀陛下,美国愿意在日本问题上妥协,但希望跟我们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结束中美十多年来的敌对状态。”</p>

“这样正好,我们可以放心大胆的消灭倭国了。”王士珍等一干军方人员们顿时兴高采烈。</p>

王辰浩顿时沉下脸色来,道:“之前的计划不变,朕只给你们一次机会,如果不能一次性摧毁日本,那么立即结束战争。”</p>

王士珍等人顿时愣住,偷偷瞄了皇帝陛下一眼,见他似乎心情沉重,于是也不敢再提了,当即称是。</p>

一旁张枫见王士珍吃瘪了,顿时嘿嘿一笑,小声跟王士珍说道:“貌似王大人今天上朝没看天气预报吧?”</p>

“切!”王士珍没好气的瞪了张枫一眼,把脸别向另一边。</p>

张枫微微一笑,打击一下王士珍是他每天上朝时的乐趣之一。</p>

这时,只听王辰浩说道:“美国既然又服软了,那么就跟他们签好了。有了互不侵犯条约,对帝国来说也是件好事。”</p>

张枫当即附和道:“陛下圣明!美国不是弱国,战争潜力巨大,跟美国交恶对帝国没有好处。”</p>

张佩纶说道:“陛下,既然美国主动提出,就说明我们占上风,不如很敲美国一把。”</p>

王辰浩问道:“怎么个敲法?”</p>

张佩纶回答道:“目前协约国在华订单锐减,都是美国造成的。我们要求美国分出一部分利润给我们,否则就不签。美国肯定是要去增援欧洲的,我们一天不签,美国就一天不干将主力舰调往欧洲。对于协约国来说,德国海军突破封锁进入大西洋的结果是灾难性的,不怕协约国方面不妥协,说不定不用美国提出,协约国方面就主动跟我们要求了。”</p>

王辰浩点点头,道:“这倒是不错,可以考虑,诸位爱卿以为呢?”</p>

张枫领头道:“臣等附议。”</p>

王辰浩于是命令伍廷芳、张佩纶和唐绍仪组成对美谈判小组,全权负责跟美国的谈判事宜。</p>

帝国总参谋部,日德兰海战跟中华帝国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因此中华帝国海军也在深入研究这场海战,并从中终结经验,为将来可能爆发的大海战积累知识和经验。</p>

按照中华帝国派驻英国和德国的军事观察员发回来的情报,经过汇总之后,跟英德两国政府公布的数字进行比较,刨除水分,获得第一手详尽资料。</p>

林泰曾访问柏林后回国,将整件事写成了报告,在总参谋部大会上做了汇报,并结合数据提出了他的看法。</p>

在交战距离上面,林泰曾指出双方交战距离一直维持在20公里以外,全靠大口径火炮作战,小口径火炮射程不够,在主力舰决战时,根本就是鸡肋。</p>

在命中率问题上,德国公海舰队总共发射15380发炮弹,其中10904发大口径炮弹,平均每舰330发左右,每门炮40发左右(携带量为90~150发),大口径炮弹命中确认621发,平均命中率5.6%。英国战列舰总共发射大口径炮弹4598发,平均命中率2.17%。就双方命中率问题,林泰曾指出,德国海军的神弓型和超神弓型战列舰、战列巡洋舰使用的是中华帝国生产的中央火控指挥仪和观测仪,被证明超过英**舰的中央火控指挥仪和观测仪。不过,林泰曾特别强调,德国海军实弹训练每年只有一次,炮手平均射击次数为2.5次,训练不足。英国方面稍强一些,平均4.5次左右。而中华帝国海军每年都会更换一次主炮炮管,按照一门主炮炮管平均寿命250发炮弹计算,中华帝国海军平均射击次数是英德海军的50倍,如果换做是中华帝国海军参加日德兰海战,将会取得全歼英国海军的战绩。</p>

在人员伤亡方面,林泰曾称他所掌握的数据显示,德国公海舰队参战官兵总人数在55000名左右,伤亡6000余人。英国大洋舰队参战官兵总人数在60000名左右,按照英国官方公布数字是6097人战死,但林泰曾认为英国故意隐瞒了真相,实际上英国海军主力舰损失一半,人员伤亡也至少在一半以上,即死伤超过30000万人。</p>

林泰曾指出,英国海军战败,伤亡巨大在所难免,但是德国海军伤亡达到6000多人,这是因为德**舰过分主意紧凑布局,使得英国炮弹在附近爆炸时,过道的德军来不及逃走,大多数被冲击波的气浪和火焰呛死和烧死。</p>

德国的战舰仿自中华帝国海军,因此林泰曾的经验是,中华帝国海军未来的战舰需要考虑这方面的布局因素。当然,德国人块头大,对于中华帝国海军官兵们来说,过道不是那么狭窄。但海军部也引以为鉴,舰政总署记住了林泰曾的忠告。</p>

另外,林泰曾指出,日德兰海战的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英德两国不同的设计哲学。英国建造的舰只强调的是速度和火力,而牺牲的是装甲防护力。德**舰则在降低航速和武备的基础上强调更好的防护力。德国在技术上的熟练显然胜过英国人。他们装有定时信管的穿甲弹穿过英国船壳爆炸,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英国炮弹往往碰上装甲即炸。英国方面使用的火药也存在着问题,其更易燃易爆。而皇家海军在运送弹药时不关闭弹药舱门,这也是一个致命的失误。在至关重要的防火系统方面,德海军更是优越得多。德国人在多格尔沙洲一战后,注意到了弹药储藏室和弹药输送机也能导致弹药库火灾,立即对这两个部分进行了封闭改装,海战中炮弹在德国炮塔里爆炸,不会引起进一步的损害,防护得很好的垂直信道,防止火势下窜到弹药库。而皇家海军却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至少三艘英国战列巡洋舰的炸裂,是由于炮弹在炮塔里爆炸时,引起了下至火药甲板的一系列炸药的爆炸。反过来,没有一艘德国船因这类缺陷而丧失。</p>

同样双方运送发射药包使用的容器也有区别,德国人对发射药用金属容器封闭运送,而英国人则仅仅用蚕丝口袋包裹。德国船的上甲板在长射程的炮战中提供了较好的防护,鱼雷在它们加固了的舷侧爆炸,造成的损伤也较小。</p>

而且,德国在信号技术、火控测距设备方面,也都超过英国主力舰队。英国海军设计师集中注意力于速度和大口径大炮,而忽视了其它必要的改进,在这次战斗中皇家海军的这种缺陷是很明显的。</p>

通过林泰曾的解释,中华帝国海军部官员们和舰队主官们学到了非常多的经验,一方面改进中华帝国的战舰设计,另一方面也找到中华帝国海军现有装备和经验的不足之处。</p>

中华帝国海军之所以对林泰曾的报告非常重视,主要是因为中华帝国海军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超神弓时代的主力舰决战,缺乏经验,很多海军装备也没有经过实战,正好可以利用这次日德兰海战进行检验。</p>

会后,海军部将林泰曾总结的日德兰海战经验编制成材料,写入海军教科书里,同时下发给各个海军官兵们学习。</p>

伍廷芳、唐绍仪和张佩纶作为中华帝国全权谈判代表,同美国特使斯密斯一行人谈判。由于英国方面急需要美国海军开赴欧洲,因此为了能够让美国海军安心的去欧洲,英国极力促成中美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并为此答应在日本问题上,英美和协约国不再过问,同时,英国承诺从海外进口的物资中美两国平分。</p>

这样一来,伍廷芳见有利可图,于是上报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后,获得了批准。</p>

光华15年3月13日,西历公元1915年4月15日,中华帝国同美国签署了《夏威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主要针对海军,规定中美两国海军停止在两国国界级海外殖民地国界线巡逻,终止一切军事对峙事件。中华帝国保证美国在日本的利益,美国在菲律宾的橡胶出口问题上妥协,恢复中华帝国在菲律宾享受跟美国一样的待遇。</p>

条约签署后,中华帝国海军率先履行条约,美国于是也得以放心的将主力舰队调往欧洲。</p>

在中美两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的同时,德国海军却没有闲着。在预定计划下,德国海军重创英国海军之后,立即突破北海,进入大西洋执行破交作战任务。</p>

不过,舍尔仅仅在七天后派出了希佩尔的战列巡洋舰分舰队进入大西洋,配合德国潜艇执行破交作战任务。</p>

舍尔的主力舰队仅仅休整了三天时间,便在第四天再次出港。</p>

舍尔计划攻击英国海军基地斯卡帕湾,意图全歼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德国海军斗志昂扬的抵达了斯卡帕湾,结果遭到英国空军的猛烈攻击。</p>

直到这时,舍尔才想起英国空军也不是吃素的,如今跑到人家家门口去找茬,自然要遭到英国空军的强硬回击了。</p>

舍尔舰队遭到英国空军300多架战斗机的攻击。好在舍尔舰队之前在林泰曾的建议下,加装了大量的防空重机枪,同时英国的战斗机载荷小,航空炸弹仅仅给舍尔舰队的主力舰造成一定程度的轻伤。</p>

尽管这样,舍尔还是付出了三条驱逐舰被击沉的代价,灰溜溜的退回了威廉港。</p>

第四天时,舍尔出动了海军航空兵,100架H1N1轰炸机长途奔袭斯卡帕湾,投下了两百枚五百公斤航空炸弹,顷刻间将斯卡帕湾的英国海军基地重创,造船厂、机械厂、枪炮厂、油库、军营等目标大部分被摧毁,不少受伤的战舰被击沉或者重创,整个斯卡帕海军基地一片火海,英国海军伤亡惨重,约两千人在这次空袭中丧生。</p>

不过,由于这一百架轰炸机没有护航战斗机,因此遭到英国空军围攻。最终一百架轰炸机仅仅安全飞回德国的只有32架,其他尽皆被击落。</p>

与此同时,中华帝国对倭国的大规模登陆作战也陆续准备完毕。皇家禁卫军第一装甲师、第三机械化步兵师、第一空降师,御林军特战大队,陆军第一集团军、第三集团军、第七集团军,海军陆战队陆战第四师、陆战第五师,登上运兵舰,跟随海军主力舰队秘密向东京湾周边集结。</p>

中华帝国海军出动四十艘战列舰,十艘战列巡洋舰,24艘航空母舰,42艘轻巡洋舰,130艘驱猎舰,20艘潜艇,13艘海军医院船,52艘补给舰。</p>

海军航空兵出动900架舰载战斗机,500架H1N1轰炸机,空军从本土调集260架H2N1远程轰炸机,转场到北九州、中津等地空港,随时支援海军航空兵作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