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海关的税收问题(2 / 2)

晚清崛起 老沈阳 2931 字 2019-11-20

关税是清政fǔ在内地关卡征收内地通过税,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征收农作物税、食物税、用物税和杂货税等;二是通行船舶的地方,对帆船及货物征收船税;三是代地方征收房税、牲畜税、牙税、铺房税、车驮税和船契税等。常关税税率最早为5,但后来各常关纷纷采用特定税率,直至现在,常关税无统一的税率。

晚清时期,在帝国主义cào纵下的总税务司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中国的官吏,另一方面又是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代理人,实际上却是帝国主义安chā在中国的财政监督。总税务司名义上原来是受清政fǔ的总理衙mén管辖,但总税务司掌握了海关行政和用人的大权,连清政fǔ的总理衙mén都无法干涉,各口岸税务司的权力很大,待遇非常优厚,他们只对总税务司个人负责。

而总税务司职务被英国人赫德把持了几十年,海关高级职员半数以上也由英国人充任,英国对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侵略,很大程度是通过赫德以海关工具来进行的,他们不但cào纵着中国的财政和税收,甚至还干预中国的内政和外jiāo。为了避免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妒忌英国独霸中国海关,赫德还邀请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参加对中国海关的共同管理,这时中国的海关已强烈地反映出半殖民地的sè彩。

现在的中国海关,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有利于外国资本家和商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偷漏税款,同时也使当时晚清政fǔ的关税丧失了保护中国民族工商业的作用。当时的关税制度,不仅阻碍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而且方便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财政掠夺,从而加速了清末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程。

这样分析起来,更是要尽快把海关收回为好,协定关税就是加在中国人头上的一道枷锁,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海关职能,即不能保证自己的收入,又不能保护自己的民族工业产品。

给自己又加上了一把锁的就是现在执行的厘金制度,国内的商人把货物运输到另一地,在路上的各关卡要jiāo纳众多的厘金,这让本来利润就低的民族工业产品,利润就更低了。

现在就取消厘金制度,是有好处的,但是要想取消它,影响到的地方也很多,一是海关的子口半税没有了,二是一些地方上的财政收入要受到影响,三一来,那些原来以此为生的人,生活就没有了着落,安置他们就又要付出一部分资金。这也是清政fǔ所没有办法解决的一个问题。

但是在我们的手中,既然他不利于国情,那就要取缔它,但是不能搞一刀切,要有个妥善的办法才行。

徐世昌根据自己在东北的经验,他提出了先在一部分地区先行取缔,比如新兴的东北地区,发达的两江地区和比较落后的甘肃等地,发达地区是可以不用它也可以,落后地区本来就是没有什么厘金的收入,没有厘金也可以,这样一来取两头然后就是中间,就可以取得一定的经验,然后在全面铺开。

同时铁路的开通也让一些地方的关卡受到了影响,火车飞驰而过那些关卡根本就不能收取厘金,火车的开通也在促使厘金的取消。但是没有了厘金,那就需要在产品的出厂时进行征收税款,以免发生漏税现象,这样就比较圆满了,但是这一顶工作必须要跟的上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