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1 / 2)

腹黑贤妻 夜初 11565 字 2019-11-23

 很快就到了赏菊宴的日子,这一日一大早,娇杏和碧瑶便替明云裳穿衣盘发,做好去参加万菊宴的准备。

明云裳已很久没有这样折腾过了,她本想随意打扮一下就出门的,娇杏却说她平日里极少出去,整个京城的到处都在传她是个丑八怪,这一次刚好扳回名声来。

明云裳对于这些事情从来都不在意,名声那些都是虚的,郁梦离疼她惜她那才是实的,而且她指不定何时还得回到朝堂上去。

如今翠偎下落不明,还不知道她又会生出什么事情来。

只是看她们如此积极,她也不想打击她们的积极性,她懒洋洋的由得她们去摆弄,好一会,碧瑶才轻声道:“世子妃,好了!”

明云裳睁开眼睛顺着铜镜随意看了一眼,铜镜虽然照得不是太清楚,却依稀可以看到镜中的女子香腮粉颊,墨发如云般盘在一侧,上面插着一支碧玉步摇,她一动,那步摇轻轻一晃,顿时便又生出了万般风姿,为她平添了几分风采。

她的眼睛睁得大了些,这张脸虽然不算倾城倾国,却典雅清秀,此番一装扮,她自己都觉得她的确有当祸水的潜质。只是她一想到郁梦离的脸时,不禁失笑,她纵然是美的,却美不过自家相公。

碧瑶赞道:“世子妃真美,这件衣服衬得世子妃很是出众,世子真是心了。”

明云裳平日对于穿着一直不是太讲究,她来到王府的时候,郁梦离便替她将一切都准备好了,那些衣服件件都极为精致,她却嫌那些衣服太过繁复,平日里喜穿一些简单的衣物,至今那一大箱子的衣服她也没穿几件。

今日一早,碧瑶便替她挑了一套最为华丽的衣裙。那衣服虽然华丽,却又透着几分雅致,衣服用金丝银线锁的边,领子和袖口处透着云形的花纹,衣摆上更是精致,下摆微长及地,如荷叶一边微摊在地上,上面还坠着一朵荷花,她整个人一穿,配上那些云纹,倒有几分荷花仙子之态。

明云裳的眸子微微一眯,吩咐道:“把那件粉红的衣服取来,这件不适合今日穿。”

碧瑶的眼里满是不解,娇杏却已依言将衣服取了过来,然后替明云裳换上,粉色的衣服料子也是极好,只是不如方才那件雅致,款式相对也有些普通,加上俗媚的粉红色,她这般一般便多了三分俗气。

明云裳点头道:“就这件了。”

碧瑶还要再说什么,娇杏在一旁道:“世子妃已经和世子成亲了,自不必去京中未出阁的女子一争长短,自也不能将风华盖过皇后娘娘。”

众人皆知,万皇后虽然极得天顺帝的宠爱,但是姿色却不是最出众的。明云裳曾见过她好几次,以前她是男装打扮,怎么见皇后都无妨,但是如今她已成了深闺妇人,有些事情自是要注意的。聪明的女人分很多种,但是女子对于比自己美貌的女子,从来都会带些敌意。除非是那种美的不像人的,那种就只能当做是神供起来了。

明云裳看了娇杏一眼,这丫环到京城之后,眼界宽了,见识也比在宜城高了,她淡淡地道:“谁告诉你这些的?”

娇杏轻声道:“奴婢只是这样觉得罢了,若是说错了,还请世子妃责罚。”

明云裳淡淡一笑道:“时辰不早了,出发吧!”

娇杏闻言微微一笑,知道自己猜对了她的心思,这一次明云裳回来,她觉得明云裳越发漂亮和聪明了。

两个丫环忙跟在她身后,马车是早就备好的,此时出门还算顺利,一行人到达万菊山时,却见那里已到了不少的夫人小姐,个个都是盛装打扮,莺声燕语不时传来。

明云裳走进园子时,娇杏报了她的名号,便有人大声道:“兰陵王府世子妃到。”

明云裳听到那一声眉头微微皱了起来,果然那些听到她到来的声音有不少的女子扭过头来看她。之前明云裳极少在人前露脸,而郁梦离之前的身份地位并不高,也没有太多的人关注,而自从郁梦离自燕州回来,天顺帝对他青眼有加,更不计较他天煞孤星的绰号。如今京中很多人都在议论他的事情,他长年斗蓬的遮面,平日众人见他就躲,如今对他也有三分好奇,因着这一层,对明云裳也有些好奇。

此时众人见她缓缓走过来的样子,竟是端庄大方,完全没有像从小地方出来的女子的小家子气,待她再靠得近些,才发现她的姿容竟极为出众,还是一个大美人。只是打扮的稍嫌寻常了些,却也无伤大雅,那从容的气度,明亮的眼睛,更为她加分不少。

明云裳早已习惯众人的目光,由得她们打量,她只是浅笑着由碧瑶扶着去见皇后。

皇后在一旁看到她那从容自若的样子,心里倒也觉得她并不俗,寻常人被众人这么一看只怕先怯了三分,可是她却像个没事人一样。

皇后的眸子微微合了起来,早前她也曾见过她,但是并没有太深的印象,只觉得她是一个黄脸低眉的女子,此时见她和以前看到的样子隐有不同,只是以前的印象本不深,如今也察觉不出太多的异常来。

明云裳端庄大方的朝皇后行了一个大礼,皇后微笑道:“听说你有孕在身,那些虚礼便免了。”

明云裳忙谢恩,皇后将她上下打量一番后道:“世子好仪容,本宫看着都觉得甚是喜欢,也难怪世子会为你倾心。”

明云裳见过皇后数次,以前知道她不是一个好相与的,只是此时听到皇后这样的说话,又觉得隐隐有一分醋意,她心里觉得奇怪,她和皇后并没有任何交集,皇后吃她的醋做什么?

明云裳微微抬眸,见皇后笑的温和而又大气,仿佛方才的一切不过是她的错觉,今日里皇后穿了一件大红的皇后正装,头上戴着凤冠,无比贵气,她额间的那枚妖艳的红痣为她平添了几分妖娆。

明云裳浅笑道:“多谢皇后娘娘夸将,只是臣妇粗姿漏容,不管是气度还是容貌,都不及皇后娘娘的百分之一。”

皇后微笑道:“世子妃不但容貌出众,仪容出众,还极会说话,来人啦,赏!”

明云裳愣了一下,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可以值得皇后赏赐的,她刚欲说话,皇后却像知道她的心事一般道:“世子妃不必觉得奇怪,上次世子去燕州平乱有功,皇上还未赏,本宫不过问朝事,实在是喜欢世子妃,自然要赏。♀<a href="http:///">重生之温婉</a>”

明云裳自是不信她的鬼话,当下微笑道:“多谢皇后娘娘!”

她才一起,皇后身边的孙嬷嬷便捧着个拖盘过来,里面放着一支镂空点翠的足多发簪,上面嵌满了宝石,一将上面的布揭开,竟散出了耀眼的光茫,一看便知不是俗物。

几乎是在那块布一揭开的时候,明云裳立刻感受到四周传来嫉妒的目光,她赞道:“这发簪真美!”

皇后的嘴角微微一勾后道:“戴上给本宫瞧瞧。”

孙嬷嬷缓缓替明云裳把她之前的那枚簪子拔下,然后替她将发簪戴上,也不知孙嬷嬷是有意还是无意,便将她之前的那根发簪收了起来。

明云裳看到孙嬷嬷的举动眸光微眯,当即浅笑道:“嬷嬷稍等,这支簪子虽然不名贵,却是世子亲手送给我的,我甚是珍惜。”

孙嬷嬷忙道:“哎呀,瞧老奴这记性,看到世子妃带上这支发簪如些漂亮,一时间竟将这事给忘了,这根发簪请世子妃收好。”

明云裳的嘴角微勾道:“多谢嬷嬷!”

皇后微笑道:“世子妃和世子伉俪情深,委实让人羡慕。”

明云裳也笑道:“皇后娘娘说笑了,普天之下,谁人不知皇后与皇上感情至深,是我等的典范。”

皇后的眸光深了些,却依旧浅笑道:“世子妃果真是个妙人,日后得空了,可得多进宫陪陪本宫。”

“是。”明云裳简单的答应了一声,然后又告了罪,这才去四处看菊花。

皇后看到她的背影眸光一片幽深,只是脸上始终是端庄大方的笑容。

明云裳转过身时看到身边的那些夫人小姐们艳羡的目光时,她端庄大方的回以微笑,只是她这么一笑,立时有人私底下道:“不过是个从乡下来的丫头罢了,有什么好得意的!”

“可不是嘛!”有人附和道:“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皇后娘娘不过是赏了她一件东西,她竟就如此骄傲!”

明云裳对于那些话,直接当做没有听到,转过身来无人看到时,她的眸子里有了一分淡淡地怒气,她自认并未得罪皇后,一时间想不明白皇后为何要如此待她。表面上看起来和她极为亲厚,可是却在不知不觉中将她推向风口浪尖。赏了她一根发簪,便想拿走她另一根发簪,也不知道皇后到底想要做什么。

她原本以为今日里皇后设这场子赏菊宴是为皇帝拉拢臣子间的关系,可是如今一见,她隐隐觉得这一场宴会是为她而设。

只是不管皇后想要做什么,她都不会怕。

她能在前朝笑傲朝堂,还怕这些女人的小把戏?想和她玩阴的,随时奉陪!

她并不是一个雅人,对于赏花之事说到底也是兴趣平平,只是这里的菊花实在是既多甘漂亮,看一看也是赏心悦目的。♀<a href="http:///2/2978/">战神领主</a>”

明云裳微笑道:“宁二小姐请说,我与宁二小姐一见如故,有什么事情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宁芊芊咬了咬唇后看着明云裳问道:“我曾听人说六公子到如今已娶了好几个侍妾,其中一位还是世子妃的姐姐,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明云裳的眸光闪了闪,眼里有一丝为难,嘴巴张了张,却又没有说话。

她这副样子,让宁芊芊心里的疑云更重,她急道:“难道传闻都是真的?”

明云裳轻叹一口气道:“婚姻之事,素来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六弟虽然出身不是太高,但是胜在此父王宠爱,之前六弟是有一些风流韵事,但是男子年少之时,谁没有一些风流债?相信六弟娶了宁二小姐之后,父王必定会严加管教,再不会有任何出格之事。”

宁芊芊闻言脸色微变,明云裳虽然只字没有提到郁梦心纳妾之事,却又字字句句在说郁梦心的风流事,她的手顿时握成了拳。

明云裳只当没有看到宁芊芊那张难看的脸,又轻声道:“我那个姐姐原本是极聪明的,只是我娘家的门弟远不如宁二小姐,纵然和六弟两情相悦,两人的身份却差了极多,终究也只能做个妾罢了。六弟又极得父王宠爱,父王对他素来是言听计从,但是在婚姻大事上,父王却容不得他胡说,父王曾说过,六弟的正妻只能是名门望族,能助六弟一臂之力的女子方可。”

宁芊芊的脸色更加难看了,明云裳的无非是在说郁梦心心里爱极了明云端,因为明云端出身卑微,所以才委身做妾,他的心里爱的却是明去羰,而他之所以娶也不过是因为她娘家是威武大将军府。

宁芊芊原本对于郁梦心就不是太满意,此时闻言,心里就更加不愿意嫁给郁梦心了。

明云裳看到她的脸色微惊道:“想来我方才说错话了,宁二小姐千万不要放在心上,王府里有父王在,断然不会让宁二小姐受一点委屈。”

宁芊芊自觉方才有些失态,忙强挤出一抹笑意道:“没有没有,世子妃方才的话说得甚是妥当,我心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