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李破心情愉快的离开了李府。
说起来长安书院的弊桉让他恼火的很,一个原因是长安书院是他亲手建起来的,着眼于长远,并觊觎厚望。
盖文达之流竟然将长安书院当做了邀取名望,联结党羽的地方,让他错愕之余,也是怒从心起。
另外就是天下刚刚安定下来才几年?竟是桉情频发,件件几乎都与科举应试有关,呈现出前赴后继之势。
李破不知道这是改革所必经的阶段,还是隋末战乱的余波在作祟,或者固有的观念依旧在顽强的抵抗着。
尤其让李破奇怪的是,从隋末战乱中走出来的骄兵悍将们还没闹出什么幺蛾子,文人们却施展起了花样百出的手段?
元贞三年第一次科举京试,就闹出了南北之争,起因正是长安书院开办的文会,因此长安书院换了一任祭酒。
盖文达却又是如此这般,把自己都弄进大理寺了,让李破非常之震惊。
所以下手追查之后,盖文达不管在大理寺堂上怎么辩解,他都觉得此人欺世盗名,可恶之极,已经存了下重手整治一番的决心。
可今日李纲的一番话,却是让他觉得自己确实有些操之过急了。
就像萧禹说的那样,人无完人,谁身上没点毛病?他不知道,这是萧时文抖了个机灵,把温彦博的话拿了出来。
只是当时萧禹已摆明了立场,李破没太听得进去,和李纲谈过之后,回想起来,便又觉得萧时文所言也颇有道理。
那么多的人,不能一概而论,若是把问题扩大到了对整个读书人的群体的攻击,绝对是不可取的。
看来还得是老办法,找几个罪证确凿的出来,先把鸡杀了,看看情况再说。
而且是时候该见一见马周了,他的上疏引出了桉情,算是有功,而且他的上疏言之有物,如果他表现的真那么有章法,办学的事情倒是可以交在他的手上。
…………
李破一路上想着事情,心不在焉往丈母娘府上行去。
快到地方的时候他才想起来,李靖已经回来了,他来这里吃鸡还是给自己找罪受,出来一趟,跟人谈论了几番政事,那和在太极殿中又有何区别?
想了想,心中不由一动,便命人再去知会一下李府,自己有事就不过去了。
此时李靖夫妇已是得了消息,正准备出迎,皇帝却是不来了。
李靖心里犯了滴咕,陈氏就在旁边埋怨丈夫,说自从丈夫回到家中,皇帝女婿都不愿登门了。
李靖刚受了尚书左仆射之职,如今门庭若市,来道贺的人一茬接着一茬。
本来趁着皇帝到来的机会,他还想着解释一下,他这人吃了许多亏,就比别人要谨小慎微,这会想起的是历史上的那些功臣典故。
琢磨着这是皇帝在借此隐晦的说些什么吗?嗯,过两天还是得入宫去见见女儿……
…………
实际上他是该操心的时候没心没肺,不该操心的时候瞎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