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韩非入秦(2 / 2)

这个许诺可以说是充满了吸引力,要知道在这个没有科举的时代,想要做官基本上只有两条路,要么就是世卿世禄,通过世袭的方式来填充官员,要么就是由其他人进行举荐。

不过这两种方法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也就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卒这种现象。

即便是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也是缺少出头的机会,平民想要出人头地就只能参军,靠着杀敌来一步步登上更高的位置。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者高超的武艺与军事才能,毕竟每个人的天赋与学习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也正因此,才会有许多人才被埋没。

而现在有了天道学院,就相当于给了所有人一个登上人生巅峰的机会,这也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可以想象,等到招生之日开始,整个秦国将会出现怎样的一种景象。

一定会有着成前上万人,从各个地方赶来,想要到此求学。不过北辰却没有想要一次性就收录太多的人。

首先,天道学院走的是精英路线,那些不学无术的纨绔是不能收的。想要进入学宫至少要做到两点。

第一,求学之人态度要端正,这里不能成为有钱人玩耍,或者氏族中人镀金的场所。

第二,本身要有一定的素质,地痞无赖,还有哪些大字不识的人也要拒之门外。毕竟此处是培养高端人才的地方,不是负责教人读书识字的。

其次,目前的师资力量不够充足,教不了太多的学生。即便是经过了半年多的谋划,也仅仅只是凑齐了不到十个系。而且教师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其中道家、阴阳家、法家所出的人比较多,而且大都是有真材实学的,而其它门派的人,在专业性方面却差了一些,最多只能帮助学生完成初级教育。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北辰并没有感觉到头疼,之所以缺乏教师是因为很多人还不知道天道学宫,在招生之时会有招聘教师的告示一同出现,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各路各派的人就会陆续出现。毕竟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可以成为当世显学的机会,没有几个人会选择放弃。

总的来说这一次的招生,就相当于是试试水,看一下这个过程中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在第一届学生的人数上,暂时定为五百人,每个系所录取的人数上限为六十人。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等到日后学宫发展起来之后,学生的人数肯定还会更多。而且这个比例也不会是完全相同。

比如教学能力强的系可以拥有更多的名额,而教学能力差的系名额就会被削减。另外学院还会拥有者留级制度,如果成绩不合格就要被留级甚至是开除。

要是某一系上一届留级的学生多,那么下次所拥有的招生名额就会减少。

只有层层把关,才能保证从天道学宫走出来的学子中,不会出现无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