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一日激战下来,清军也一样随不起象今日一般的伤亡。
所以,济尔哈朗决定孤注一掷,以绝对的优势兵力,对应天府发起全力一击。
他派人连夜知会谭泰,明日辰时初,四门同时发起总攻。
次日凌晨,天色还未亮起时,清军攻城。
在一开始,济尔哈朗就在神策门用上了八旗的重甲兵。
一百重甲兵,在济尔哈朗运来的六门红衣大炮的支援和三千清军弓弩手的掩护下先登。
这批重甲兵,确实打乱了神策门的明军防守。
清军火炮和抵近射击的弓弩,极大地压制了城墙上守军的抵抗力度。
之前所用的大部分防御手段失去了效果。
神策门守军和义士的伤亡迅速增加,一个时辰之后,清军重甲兵至少有六成在井阑、登城车的辅助下登上城墙。
接下来,守军就如同被屠杀一般。
重甲兵几乎是所向披靡,他们几乎不以挥刀砍杀为目的,只是致力于冲撞,明军根本无法组织起无效防御。
城墙上本就拥挤,重甲冲撞之下,无数的明军被撞下城墙。
好在城下明军源源不断地涌上来递补,城墙上就象是一座绞肉机,无休止地吞噬着生命,可人力终究有尽时,此时,八旗军的总攻已经开始了。
济尔哈朗早有预案,在看到重甲兵登上城墙那一刻,他便下令总攻,并以红衣大炮集中轰击城门。
仅半个时辰,城门被火炮轰开一个大洞。
济尔哈朗立即下令余部对城门发起冲锋。
城门随即被清军攻占,城墙上的守军已经陷入上下两面夹击。
城下的守军,陷入了苦战。
然,在这种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明军和百姓依旧死战不退。
他们依仗着民居和建筑与清军周旋。
此战一直持续到午后,城墙上的守军先被清军歼灭,而后城下抵抗的明军也渐渐死绝。
神策门六千守军及一万征召的壮丁,大半天的功夫,几乎全军覆没,幸存者不足一成。
当噩耗传至太平门时,君臣几乎个个面如土色。
廖仲平和诸臣跪请皇帝移驾出城南向。
朱慈烺拒绝,誓言与城共存亡。
他甚至要亲自率六千禁军,对清军发起反击,夺回神策门。
当然,这个提议,被群臣一致劝阻。
朱慈烺无奈之下,采纳廖仲平的建议,率禁军和群臣返回皇城。
授权廖仲平,皇城之外一切军务,可临机决断。
廖仲平其实也犯了个错误。
他的判断,济尔哈朗会主攻太平门而不是神策门。
因为太平门离皇城更近,更方便清军攻打皇城。
所以,廖仲平将大部分兵力,部署在了太平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