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五章 败,就是杀人最好的理由(2 / 2)

汉明 八无和尚 2366 字 2019-11-28

这一刻,每个人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杀死对方,然后活下去。

双方各三十二骑。

多尔衮很“公平”,没有在人数上占便宜。

只是,多尔衮让他的三十二骑,装备了铁甲,而沈致远、钱翘恭这边,仅是轻甲,用皮革和麻布制成的轻甲。

没办法,一枝三连短铳的份量有十二斤,两枝就是二十四斤,尚不算上弹药。

训练时间太短,无论如何,钱翘恭也没有本事让部下练成左右开弓的本事,虽然这是他想要的目标。

而事实上,火绳短铳只是一次性武器,射程二、三十步,对于骑兵而言,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去重新装填。

而钱翘恭的战术,也仅仅是在进入射程范围射击之后,舍弃短铳,依旧是拔刀迎敌。

明军历来如此,他们的战术思想,从成规模使用火枪开始,都是将火枪作为一种先敌一步的工具,而决定胜负还是靠敌兵相接来完成。

钱翘恭虽然受吴争影响,有了思想上的转变,但可惜,他与沈致远北上的早了一些,他们没有真正接受到燧发枪的战术,而此次,清廷从南边购入的火器中,显然没有燧发短统。

这就使得今日之战,钱翘恭部下所装备的,依旧是武库中明朝所留下的三眼火铳。

当两道洪流开始涌动,向着对方加速,“嗒嗒”的马蹄声汇聚成“隆隆”声时。

高台上,没有任何一人,会认为钱翘恭的枪骑兵会赢。

因为这些人中十有七八,都见识过战争,就象洪承畴,虽是文臣,但一样带过兵,统过军,明朝的官员,其实很难分清文臣、武臣。

而满清官员,九成都是靠马背上建立军功的,没上过战场的,恐怕比识字的还少。

所以,他们对火枪的认识,其实和明军一样,火枪,就是做为一种辅助武器来使用。

就象是火炮,宁远之战后,虽然对火炮有了长足的认识,但还是停留在攻城和守城上,当然,客观条件的影响,火炮运输确实不容易。

但,世间的问题往往都是用来解开的,只要有心解决,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可清廷放弃了这个可以领先于世界的契机,就算皇太极非常重视火器,甚至为孔有德携大量火枪、火炮投降而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

可皇太极一死,就不再有人对火器感兴趣了,准确地说,是不想感兴趣。

包括多尔衮在内,他们不是不知道火器对战场的影响,而是没有意愿去改变,因为满族靠纪上得天下,汉人不具备精良的骑术,一旦改换了军种,满人、汉人就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那么,满人的天生优势将不复存在,区区数十万满人,何以统治天下?

也正因如此,满清近三百年的统治中,不但没有发展火器,甚至将明朝遗留下的火器,束之高阁,闭关锁国,起到被西洋人用火炮轰开了国门。

永远,无法叫醒装睡的人!

可如今不一样了,因为吴争的出现,义兴朝的存在,这让清廷不得不正视火器对战场的作用,有敌在侧,岂能安睡?

所以,也就有了这支火枪新军,也就有了明明对沈致远、钱翘恭有着怀疑,也重用他们,甚至赐婚,也就有了对这支三千九百人新军控制权的争夺,也就有了这场原本不该发生的,近乎于儿戏的“比试”。

杀人,越是居高位者,越需要理由。

就是算摄政王多尔衮,当着皇帝和满朝重臣的面,他也需要杀人的理由。

败,就是他杀人,最好的理由。

所以,没有人会认为沈致远、钱翘恭这面会胜,怎么可能胜呢?

连洪承畴、范文程,甚至济尔哈朗心中,都没有抱一丝钱翘恭能胜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