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作为皇帝,为了安全朱明忠也只能在大雨中住于帐篷内,各地灾情比预想的严重得多。
“……震区内城廓、官民庐舍、庙宇等一时尽毁,郯城倒塌如平地,莒州百里无存屋,并伴有大规模的山崩地裂、地陷、涌水喷沙等现象,上喷高达二、三丈,地裂或缝宽不可越,或缝深不敢视,李家庄一镇数千家并陷;沂州人无完宇,平地水深丈余,井内涌水高数尺山崩地裂;莒州百里无存屋,马蓍山崩四散,五庐崮山劈裂一半,阎家崮、旋风朵、马齐山大山个裂一半,城内四乡遍地裂缝。震时如舟覆,如桔槔上下,崩为堑,漩为渊,沙涌井湮,地侧树偃,百谷陨箨。共压毙数万余人,死尸遍野,不能殓葬者甚多多,凡值村落之处,腥臭之气达于四处。暴雨烈日,瘟痢随作,人民流散……”
朝臣的话语,让朱明忠皱紧了眉头,震中周围的150多个州县遭受不同程度破坏,数万人死难,即便是把他们“赶”出了家门,仍然有大量的人员伤亡。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赈灾……”
沉吟片刻,朱明忠看着这些朝臣,他能够从顾炎武等阁辅的神情中看到一丝复杂的眼神。
这件事已经不能再提了!
鬼神之力不可信。
“灾情十万火急,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救人,就是赈济百姓。就是避免大灾之后的大疫!”
与21世纪不同,在17世纪,面对自然灾害,官府能做的并不多,他们不能大规模的派出军队救灾,因为距离的关系,等到他们到达那里的时候,埋在废墟里的人恐怕早死了。
“朕已经下令五军都督府调动附近驻军,前往震区,一是护送赈灾的粮食,二是维持当地秩序,三是收敛废墟间的尸体,避免震后大疫。其它的还有什么补充的?”
对此,没有任何人反对,其实,即便是在古代赈灾,调动军队也都是正确的处理方式,当然,调动军队并不是为了救灾,而是为了防止民变,所谓的“押解粮食”不过只是为了告诉居心叵测者胆敢作乱朝廷有能力镇压他们。
“臣以为,震区需免除今处税租。”
这是灾后的正常处理流程,在顾炎武的话声落下后,朱明忠便点头同意道。
“确定受灾区域后,根据轻重不同,可免除三年、两年以及一年的田赋、地租,此事由户部处置,”
接下来的一切,都是按照正常的流程进程,无非就是调动钱款、粮食,而之前为西征准备的粮食就成了第一批调往灾区的粮食,甚至就连西征的军队,也转往灾区。
这场地震改变了一切。
而作为大明帝国的内阁首辅,顾炎武很清楚,这场地震改变了什么,或许,对于外界而言,那天臣君之间的争执将是永远的秘密,甚至就连“起居注”中也删除了那一段,但是却无法从他们的心中删除。
“陛下,臣……”
跟着陛下走出帐篷的顾炎武,看着陛下的背影,垂首说道。
“臣万死!”
“何出此言?”
看着外面的雨,地震之后的大雨已经连绵数日,看着那雨水,朱明忠皱眉说道。
“那件事,朕已经忘了,你们也必须要忘记,天灾,谁人能料?”
当事情发生之后,朱明忠能够体谅他们为什么会坚决反对发出预警,皇帝有“通天之能”对于朝廷而言不是好事,对于国家同样也不是好事。
或许自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向世人表明自己是“天命所归”,是“真命天子”,
可然后呢?
在某一件事遭到反对的时候,也许还会籍着对地震的预料来强迫大臣同意自己的观点,当然习惯了那种“唯我独尊”之后,不受制约的权力是很好,但是代价很大。
“天灾……”
顾炎武的心里略带着一丝苦楚,是天灾不假,可是……
“当初你们的苦心,朕又焉能不理解,今后,朕还要与你做一辈子的君臣,朕需要的是铮臣,而不是唯唯诺诺的奴才!好了……”
回头看着顾炎武,朱明忠神情严肃的说道。
“此事,今后切莫再提及,现在大明最需要就是救灾,毕竟现在灾区有数百万灾民嗷嗷待哺,等着朝廷的赈济,你是大明的首辅,这担子可全在你的身上啊!”
如此长叹一声后,朱明忠扭头回到了帐篷之中。即便是身为皇帝,对于灾民他能做的也不多,仅仅只是能让他们不至于挨饿,也就仅此而已了,上百万灾民的赈济,即便是对于现在的大明而言,也是不小的压力。
就在这时,地面又一次晃动起来,余震的又在提醒着朱明忠,地震带来的伤害,仍然在继续。
回到帐篷之中,看着散落在地上的书纸笔墨,朱明忠的神情中略带些许苦涩,然后他只能长叹一口气。
今年……运不在我啊!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