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燕国,灭!(2 / 2)

这也是因着这一时期,儒家还不是主流,更非治政之显学,文臣武将还没有被儒家玷污。

整什么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甚至泯灭人性的那一套。

还算尊者人的天性。

当然了,

此时的儒家跟后世的儒家也有很大区别就是,夫子本身就是一个尊重天性之人,并没有后世所谓大儒的腐朽、古板。

正因为战国的这种风气,招降变得相对容易。

乐毅战败之后,原本都做好了被杀的准备,不想,秦墨亲自去请,以礼相待,希望乐毅能继续为越国效力。

也就半推半就答应下来。

“王上,蓟城周边的饥荒还在继续,甚至可能大爆发,该如何处置?”

问话的是贾诩。

在攻灭燕国之后,贾诩就卸下军师之职,将军中事务悉数交给李牧、乐毅二将去处置,转而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燕地的接管、安抚中去。

随军出征的异人,已经悉数到岗。

秦墨道:“先从军粮中调拨一批粮食应急,在各地搭设粥棚施粥。后续,我会运来足够多的粮草,以解百姓之困。”

这可不正是收买人心的好机会。

“王上仁慈!”

贾诩深深行了一礼,对王上所处之世界又多了一分好奇,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么粮食好像吃不完一样?

源源不断。

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难道是传说中的仙界,吃穿不愁?”贾诩开始胡思乱想。

乐毅目光闪动。

在越军来袭时,乐毅就知道,他之前提出的“疲兵之计”彻底失败了,好像还落入越国故意设下的圈套之中。

越王也不知道施展了什么神通,竟能隔空运来海量粮食。

王上跟贾诩的对话,

无疑又印证了这一点。

输的不冤!

“赈灾是一码事,收复失地,也得加紧了。”秦墨突然说。

贾诩一下没明白,“王上的意思是?”

“赵地之云中、雁门、太原三郡,之前是燕国之地,被齐国巧取豪夺。眼下燕已归越,那这三郡,齐国是不是也该还回来了?”秦墨说。

“……”

贾诩愣了一下,王上这番说辞,属实有些无耻。

根本就像强词夺理嘛。

“王上是想借机跟齐国交恶?”贾诩隐隐猜到什么。

秦墨笑道,“灭了燕,下一个自然就该轮到齐国了,先借此事试探一下齐国的态度再说。”

“那,如果齐国同意了呢?”贾诩不解。

那样一来,

越国就又师出无名了。

“如果齐国同意,那就再索取赵地之邯郸郡、巨鹿郡等地。我没记错的话,这些地方原先是归秦国所有吧?也该一并还给越国。”秦墨说。

贾诩:“……”

李牧:“……”

乐毅:“……”

三人看向王上的目光,那叫一个高瞻远瞩啊。

照此逻辑,那被魏国占领的韩地,是否也该一并归还给越国?

无耻啊,

无耻~~~~

震惊归震惊,贾诩却是明了了王上之意,索取土地还在其次,主要是不断试探齐国之态度,挑起两国之争端。

温水煮青蛙,一步一步,将齐国逼到死胡同里去。

此计虽然无耻,但倘若越国没有绝对的实力,那也是用不了的。

所以说,

归根结底,还是实力为上。

想到这,秦墨就看向乐毅,道:“燕军三十余万战俘,要跟南越军混编之后,顺势整编为黑水军第六、第七、第八军团。”

补充各自的伤亡,越国又将新增三个军团。

如此,

越国仅在燕地就部署有九十万大军。

这也是秦墨敢于挑衅齐国的底气所在,否则,那便是自讨没趣了。

“定不负王上所托!”

因为是新投降之将,乐毅还有些放不开。

但能被王上这般信任,主导军队之整编,乐毅还是有些心存感激的,这至少表明,王上是真的要重用他。

“对了,”秦墨突然想起一事,“乐毅将军可知道,之前,燕王喜是用了什么手段,才请动鬼谷子前辈出手的?”

他还惦记着燕国王室之宝。

乐毅那时恰好在场,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抱拳说道:“是燕国镇国之宝——龙凤兽纹盾,至于到底有何神效,末将也不清楚。”

“这样……”

秦墨也不为难乐毅,顺势结束了这次议事。

看来,

此事注定要成为一个谜团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