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马格努舍夫登陆场的战斗(中)(1 / 2)

 苏军坦克旅的坦克驶近维斯瓦河边时,工程兵部队所架设的浮桥正好完工。于是坦克部队成一路纵队,依次从刚建好的浮桥上通过。

普罗什利亚科夫将军站在自己的指挥部里,看着正通过浮桥,朝对岸开进的坦克部队,长叹一口气,说道:“谢天谢地,终于把浮桥架好了,这样对岸登陆场的指战员们就不会缺重武器了。”

那名曾经劝普罗什利亚科夫转移的参谋,望着岸边等待渡河的坦克和卡车牵引的火炮,不禁感慨地说了一句:“幸好德国人的飞机,被我们的战机赶走了。否则这么多坦克和火炮集结在这里,不就成为了德国空军的靶子了嘛!”

他的话音刚落,外面忽然传来哨子声,然后便听到有人在大声地喊道:“警报,空袭警报,空袭警报!”

普罗什利亚科夫狠狠地瞪了一眼这个乌鸦嘴的参谋,拿起望远镜朝空中望去,想看清楚有多少敌机飞来了。

敌机采用四机编队,密密麻麻的敌机像乌云似的,从维斯瓦河的西岸飘过来。见到敌机居然有这么大的规模,普罗什利亚科夫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心里暗说:“见鬼,这么多敌机,波兰的高射炮兵能打退它们吗?”

而在维斯瓦河边布防的高射炮兵,也发现了飞过来的德军机群。普罗科波维奇上校站在自己的临时指挥部前,拿起话筒对手下的几名高炮团团长大声地说:“指挥员同志们,敌机是企图炸毁友军在维斯瓦河上架设的浮桥,你们立即开火,绝对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随着开火命令的下达,部署在维斯瓦河东岸的一百多门高炮同时开火,空中顿时绽放出无数黑色的烟团。虽然有几架倒霉的敌机被高炮弹片击中,要么凌空爆炸,要么拖着长长的黑色烟带,朝远处飞去。但更多的飞机,却进入了苏军架设浮桥的区域,开始俯冲投弹。水流湍急的维斯瓦河上,顿时激起了一根根冲天的水柱。

浮桥遭到轰炸的消息,崔可夫立即向罗科索夫斯基进行了汇报,他激动地说:“元帅同志,德军出动了大量的轰炸机,正在对我军刚刚完成的浮桥实施轰炸,我们请求空军支援,请求空军支援……”

“崔可夫将军,你不要着急。”见崔可夫如此着急,罗科索夫斯基连忙安慰他说:“我会立即命令波雷宁将军出动空军,前去支援你们的。”

“元帅同志,”崔可夫的心里着急,也顾不得礼貌,他大声地说:“一旦浮桥被德军的飞机炸断,那么我们坚守在对岸登陆场的部队,就会因为没有重武器,而被正面的德军赶进维斯瓦河。”

“我知道了,崔可夫将军。”罗科索夫斯基知道崔可夫着急的原因,因此没有计较他的态度,把自己刚刚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我会命令空军立即出击,去把敌机都赶走的。”

结束了和崔可夫的通话,罗科索夫斯基亲自给波雷宁打去了电话,开门见山地说:“将军同志,我军在维斯瓦河上架设的浮桥,正遭到德军的猛烈轰炸,我命令你,立即将能派的歼击机全部派出,去将维斯瓦河上空的敌机都赶走。”

“元帅同志,”波雷宁有些为难地说:“我们如今能起飞的歼击机,不超过二十架。”

“什么,只有二十架歼击机?”罗科索夫斯基听说空军能出动的歼击机数量如此之少,不禁大吃一惊,他连忙追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能出动的飞机这么少?”

“元帅同志,您应该知道。”波雷宁委屈的说,“需要我们集团军提供支援的部队,有三个集团军之多,所有的空中力量都分散了。因此现在能支援崔可夫将军的歼击机,就只有二十架了。”

罗科索夫斯基权衡了一下利害关系,随后对波雷宁说道:“波雷宁将军,立即命令所有的战机,都赶往崔可夫的地段。至于对其它地段的空中支援,就暂时停下。我们绝对不能让德国人的飞机,将我们好不容易架设的浮桥炸断。”

“明白了,元帅同志。”波雷宁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刻听说可以将所有的战机集中使用,他顿时来了精神,连忙说道:“我立即给各部队下命令,让他们赶往崔可夫集团军的地域,去赶走那些正在进行轰炸的敌机。”

正当德军的飞机在轰炸维斯瓦河上的浮桥时,德军的戈林是在一个叫霍德库夫的居民点发起了反击。由于守军缺乏足够的反坦克武器,经过一番激战后,居民点被戈林师占领了。

崔可夫得知霍德库夫居民点丢失后,立即冲着舒加耶夫大发雷霆:“上校同志,你怎么搞的,为什么把居民点丢给了德国人?”

“司令员同志,请您听我解释。”听到崔可夫大发雷霆,舒加耶夫连忙解释说:“我们坚守在居民点里的一个营,面对敌人的凶猛攻势,进行了顽强的战斗,最后只有不到一个连的战士撤了出来。不过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在居民点里,还有两个战斗小组,约有十几名战士,他们还在继续战斗,我相信他们一定能突破德国人的包围……”

“突破包围,上校同志,我问问你,你打算让他们向什么地方突破?”崔可夫不等舒加耶夫说完,便怒气冲冲地打断了他后面的话,问道:“准备让他们朝维斯瓦河方向突围吗?”

舒加耶夫还从来见过崔可夫发这么大的火,抱着话筒不敢说话。

崔可夫见对方不说话,更加怒火冲天,他对着话筒说:“舒加耶夫上校,我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你必须将霍德库夫居民点给我夺回来,假如完不成任务,你就等着上军事法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