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败退后的济南,就像是一座工地,作为一个工地的济南,凌乱而嘈杂,街道两边,到处都是忙活着的工人。这既是“以工代赈”的为了让百姓维持生计需要,同样也是战后重建的需要,
除了木材之外,像砖块之类的建筑材料都是现成的,毕竟大火只是烧毁了木材,并没有烧毁砖块,有了现成的砖块,建筑的速度自然快了许多,就像巡抚衙门,这样官厅建筑骨架已经有了一点模样,其实,第一批重建的,也就是官衙之类的“官厅”,毕竟,这些房子都是由官府支出,至于发放的工钱,本身也就是“以工代赈”所必须的。
工地上有建筑工人正在忙着,工地边沿处,一块木牌立着,不知是不是被什么撞了到了朝一旁歪着,上面写“巡抚衙门”四个大字。
就在工匠们忙活着的时候,一行人已经骑着马到了工地上,领头的正是朱国强,宋学朱等人也跟在他的身后。
下了马,宋学生就上前去把“巡抚衙门”的牌子重新扶正插好,然后,才瞧着工地上已经砌好的墙体说到。
“再有几天的功夫,这衙门差不多就修好了。”
“旭初,你这里建的挺快的啊!”
朱国强笑眯眯瞅着衙门说道。
“其实,盖房子最费工费实的就是打地基,那场大火虽说烧掉了房子,可是地基大都完好无损,只要把断墙推倒,然后在旧地基上重新翻盖就行了,几个人一天就能重新砌出一面墙来……”
“墙是好砌,就是屋架梁斗不好办,不单是木匠少的缘故,就是一时间制抬梁架斗的木头也不用,所以总归还是要耽误一些功夫。”
“抬梁架斗?”
疑惑中,朱国强看到墙内工匠们正在那里忙活着,他们将正往撑梁大柱上着屋架,跨度不过只有六七米的屋子,居然需要四根粗大木柱作为支柱,上面的屋架也需要大量的大腿粗细的木料,瞧着这些木料,朱国强疑惑道。
“怎么不用桁架?”
话音刚落,朱国强就恍然大悟——这个时代桁架还没有传入中国!
中国古代建筑并没有发展出桁架结构,近代以前也没有后来常见的木桁架屋架,和近代桁架结构相对应的是中国的抬梁式结构和穿斗式结构。不过即便是如此,无论是抬梁式或者穿斗式结构,都浪费了大量的木料。
“桁架?”
宋学朱疑惑道。
“世子爷,什么是桁架?”
“就是三角桁架。”
随手从地上折一截树枝,朱国强在地上画着它的结构说道。
“三角桁架形状与简支梁跨中受集中荷载的弯矩图一致,它比梁结构的效率更高,且不会像拱那样对支座产生推力……”
作为一个工科生,朱国强当然知道“三角桁架”的种种优点,中国古代房屋建筑的两大特点:使用土木材料和使用框架式结构。中国文明发源地黄河流域有着大面积的森林和厚厚的黄土,而裸露的石材倒是不多见。所以最常见的建筑材料是土和木,因地制宜地发展出夯土墙和木结构房屋。由于习惯的力量,即使是后来在桥梁和城墙上使用了砖石材料,房屋建筑也一直以木结构为主。宋代以后,又有如《营造法式》规范性的文件,规定了木结构建筑的形制和工艺,进一步限定了建筑形式的发展方向。
同时,中国古代建筑的框架式结构使得室内空间的限制比较少,除了那几根细细的柱子不可移动外,所有的隔墙都可以变化,也能够任意增加跨数。这样也能营造出中国特色的的大空间效果,这种带有柱子的大空间能够满足宫殿、庙宇等需求,所以没有特意追求大跨度。
但是,这种框架式结构并不适合民居,甚至太过浪费木料,而且费工费力。这正是近代时,在极短的时间里,三角桁架就在大江南北迅速取代传统框架梁斗的原因。
“你看,像这样的三角桁架,只需一根中间的立柱和两根隔撑,就能把屋顶给撑起来,甚至就是连接,也只需要几根铁抓钉固定就行,既省工,又省力,当然更省料……”
瞧着世子爷在地上随手勾勒出来的图样,宋学朱等人顿时看傻了眼,他们压根就没想到梁斗可以造的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