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潼关捷报 下(2 / 2)

随即第二门黄金炮也推了出来,黑洞洞里炮口瞄准了当面的官兵。

“怎么回事?沟内道路难行,贼人如何携带如此大炮!”官兵不由心里一寒,有几分不好的预感。

狭路相逢勇者胜,狭路相逢火力强势者亦胜!

“开炮!”

“开炮!”

随着李友一声令下,两门黄金炮吐出了火舌,两颗圆滚滚的炮弹飞入官兵阵中,然后炸出一团白雾来。

“啊,我的眼睛!”

“疼疼疼!”

“我什么都看不见了!”

原来,当初义军进攻金陡关的时候,就吃过官兵生石灰的亏。张顺急中生智,就让士卒在开花弹中装入研碎的生石灰,以增强开花弹的威力。

彼时开花弹引线质量无法保证,按照平时需要燃烧需要的时间进行计算,根本无法保证开花弹在距离地面适当的距离爆炸。

即便是常年施放的炮手,也多有失手之时,以至于丢了性命。

所以明军发射的开花弹多装填松香、豆末、干漆等易发烟之物,扰乱敌人的阵型。比如常见的毒火飞炮、飞礞炮、轰天霹雳炮等火炮的炮弹,都是类似产物。

等到石灰弹打过之后,飞彪铳亦开始发威,向官兵阵中抛射明军常用的毒烟弹。一时间硝烟、毒烟和生石灰弥漫山谷。

官兵哪里还待得住?便主动向义军发起进攻,以试图摆脱被动挨打的形势。

李友便一边指挥义军士卒苦战,一边用黄金炮发射霰弹反击。

由于山谷地形狭窄,双方都无法侧击,只得“当面锣对面鼓”硬碰硬死磕到底。

义军仗着火炮犀利,官兵仗着以逸待劳。双方一时间打的难舍难分,从天明一直打到天黑,不分胜负。

此时此刻,义军也差不多到了极限了!李友瘫坐在地上,气喘吁吁的看着发烫的炮管,心想:幸好此炮乃锻造而成,要不然早炸膛了,义军也撑不到今日。

只是人力有穷时,天道有自定,恐怕今日今时,吾即葬身此地矣!

李友还待催促众人死战,结果许多人倒在那里苦笑道:“我等竟是半点力气也无,哪里还能再战?”

“若舜王自有天命,自当降下神迹助我等逃出生天;若是舜王无有天命,我等合当死于此地也!”

开什么玩笑?你们难道还指望天降陨石,砸死官兵不成!

伴随着“咚咚”的鼓声,官兵再度冲杀了上来。

五十步、四十步、三十步……

义军的火炮有气无力的发出最后的反抗,然而霰弹也只能横扫二三十人,根本无法吓阻官兵。

眼看义军就要是全军覆没于此之时,不意当前官兵一个踉跄,不少人当场仆倒在地。

其他未倒地之人,要顿觉吸气艰难,如同被人扼住喉咙一般。

“有……有妖法?”

“鬼……鬼啊!”

眼看着胜了就在眼前了,官兵根本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不由惊恐万分,连忙丢弃了武器,转身而逃

然而,在逃跑的过程中又不知有多少士卒仆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

义军不由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半晌不知谁大声呼道:“此乃天意,为了眷顾舜王,固降下天罚,以惩不臣之徒!”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纷纷挣扎起来,向天地叩谢道:“苍天在上,后土在下,我等情愿忠于舜王,至死方休,不敢有悔也!”

“请漫天诸神佑护,天地鉴证,违者永世不得超生!”

你道怎地?原来这山谷封闭,烟雾难散。

义军火炮不停的射击,慢慢让毒烟充彻了山谷,久而久之到达了某个临界点,或中毒而死,或窒息而亡,理所当然!

时人愚昧,不知其中关窍,还道是上天显灵。

李友等人又歇息半个时辰,这才强忍着虚弱,沿着禁沟渡过了石门关。

借着星光一看,却只见一龙正卧在山岗,仰头口吐匹练,发出隆隆的吼叫声。

众人这才“明白”原来是龙神相助,又纷纷跪拜,感谢龙神救命之恩。

等众人起身,再往那里看去,哪里有什么龙神、匹练?

那分明是山间一处龙湫,湍流直下,落入碧潭,发出隆隆的水激之声。

上有瀑布,下有深潭,谓之龙湫。

原来此地是潼水和禁沟的交汇之处,那从秦岭蒿岔峪流出来的清澈溪水与禁沟中的泉水汇集一处,水势骤大,刚巧过了石门关之后,河床陡跌,便形成了“禁沟龙湫”这潼关八景之一。

时有不知生卒年月诗人林云翰曾歌之曰:

禁沟山下有灵源,一脉渊深透海门。

龙仰镜天嘘雾气,鱼穿石甃动苔痕。

四时霖雨资农望,千里风云斡化云。

乘兴登临怀胜迹,载将春酒醉芳尊。

只因这首诗和这场战争搭上了关系,亦被人认为是“谄媚太祖之作”。

更是在后世数百年之后,大多数历史学家谈起这段历史,皆持“此乃太祖假借神迹之事伪造天命,以愚昧百姓,当不得真”之论。

但是仍有不少民科坚持认为,“太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不可以普通人视之,亦不可以唯物主义解释,其中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总之这一战,义军前后苦战三四个月,终于绕到潼关之后,前后夹击陕西总兵左光先。

那潼关之内官兵本就因为连战连败,士气低落,又面临义军红夷大炮日夜不停的轰击,早就成了惊弓之鸟。

等到李友奇出禁沟,左光先不能制,遂趁着义军还未合围的机会,退出潼关,退往华阴、华州监视义军动静。

千年雄关,一朝得破,关中地区遂向义军敞开了大门。,请访问手机请访问:推荐:reenda{font-size:15pxlor:396dd4paddg:01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