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美玉仙葩(1 / 2)

 端午龙舟之事后,这原本平静如湖的东京城就开始余波不断了,对于民间来说或许还能称上几番热闹,但对于身在朝堂中的那些元祐党人来说,这就像是在走绳索一般拘谨,他们越来越摸不透现在这位官家了,再加上宫闱里传出来太后再次病重的风讯,他们内心的忐忑就愈发严重了。可就这个敏感时期,一品斋新出的《保和殿曲燕集》又是给这些旧党火上浇了把油。</p>

引起旧党反感的原因就在于书籍署名者乃是谪臣蔡京,蔡京年前被曾布台谏等一众弹劾去了杭州,原以为三五年内必当无所作为,可没想到新年过后,徽宗就矫旨要“持平用中”,所以元祐、绍圣俩朝一些旧官就被招使回京,这话虽好听,但事实却未必真是如此,蔡京之前就与徽宗走得近,而且又与帘中关系密切,他的征回显然不会是这么简单,所以现在整个朝廷都观望这ri后的风头究竟会往哪里吹。以前旧党还可倚仗向氏给皇帝施压,借此将绍圣一众彻底清干净,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向氏在这最关键的时候病了,这即将完备的元祐更化就这么不尴不尬的卡在了节骨眼上,使得新旧之争无法盖棺定论,这几乎是整场政治更化的拐点,虽说向氏之前又有好转的迹象,但随着徽宗对于朝事接洽的ri益熟稔,她对朝政的参与也ri渐式微起来,最明显的就是在上回青唐问题上,明显就是徽宗的一言堂。这就让旧党不得不考虑接下来的发展问题。所以他们开始把目光描向作为首相的韩忠彦,这个太后一手扶持起来的宰执无疑是目前旧党的领袖,在如今朝政走向晦暗的时期。他们必须要相信他能拨乱反正。</p>

……</p>

此时,尚书省议大堂内,一顶顶硬裹直脚官帽左右两列而下,这些大员们神情肃穆,任由手边的茶变凉。上头主持会议的是尚书左仆shè韩忠彦,右丞范纯礼位列其下,余下是六部尚书及侍郎。</p>

“这都看过了?”</p>

韩忠彦铁着脸。手上拿着的正是一品斋近来新出的《保和殿曲燕集》,里面所记的是神宗、哲宗朝里几次皇帝在保和殿举办宴飨的记录,乍一听名目。还以为散文记事,但放在有心人眼里,就完全是别样的味道了。</p>

韩忠彦冷哼了一声,“听说官家对此颇为满意。还专让礼部造册发遣各路州学。”他语气沉郁。最后一字落下时,这本薄薄的书籍也摔在了案子上。</p>

“啪——”一声响,梨花案子咽鸣不已。</p>

两列的尚书大员眉心一颤,这本曲燕集他们自然是看过,只是不好拿捏官家所思,就暂时按了下来,不想还是让韩忠彦知道了。而此时堂上韩忠彦所摊开的那页上,正载着最让人头疼的内容。或者说整本曲燕集其实就是为了这页而造。</p>

“……先皇帝哲宗疑虑,莫若有思。问官家‘大臣以谓不当有绍述,朕深疑之。’官家奏曰‘臣闻子绍父业,不当问人,何疑之有?’先皇帝大骇,‘是儿当有大志如此!’……”</p>

徽宗继位无哲宗遗命,所以说这曲燕集可以说正中了徽宗心病,如何不讨徽宗欢心,至于是否当真有此事,又有何人敢去较真?现在就是这么一个结果:蔡京很聪明的给皇帝拍了个马屁,其他人都没想到。这固然让这些资历极老的尚书大员们不屑,但真让他们在意却不是这个,而是徽宗居然对绍述表示默许!</p>

可以说,这是徽宗执政以来放出的第一个明显的政治讯号,对于旧党而言完全等同于一把铡刀在眼前晃,这真的是糟糕至极的事,也无怪乎韩忠彦会亲临尚书省了。</p>

“蔡京这宵小之徒,也就懂得这投机钻营之术,我等明ri便上书奏请,此等贻害社稷之人决不能久滞于京!”下面吏部尚书何执中最先表态,他虽然不是坚定的元祐党,但浮躁的新政更不能得到他认同,所以对于蔡京这新党人物自然是全力打击。</p>

他一表态,余下人也大多附和,元祐更化持续了一年多了,如今朝廷诸多事宜已经调整完毕,他们更愿意相信朝政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只有少数几人在此时表示缄默,就像陪于末座的礼部侍郎赵挺之,他此时的神sè就有些异样。</p>

</p>

这尚书省隔壁可就是那一品斋啊。</p>

……</p>

……</p>

对于朝堂而言,早就因为徽宗这不经意的表态而变得风声鹤唳,一些投机倒把的开始往势微的新党靠,或许可以把他们称作是有眼力的人,尤其是就在徽宗身边做事的,对于圣意的揣度就比常人要敏感的多。</p>

邓洵武,邓绾之子,提举官兼修史检讨,后升秘书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在徽宗继位后再升起居郎留身边用,能到如今职位自然是个聪明人,他早就从徽宗的ri常言举中揣测到圣意,在蔡京出了那妙到极点的曲燕集后,就更是笃定了要往新党靠,所以早于前几ri就亲自拜访了蔡府,有意思的是居然见到近来风头极大的一品斋商户苏进,这人说来也奇怪,昨儿他书铺贴出告示来说要给那李家千金“兑现三约”,以补生辰为名,那如今该是为那三约忙的焦头烂额,可瞧他现在在蔡京堂下品茶闲聊的神sè,可一点也不像是个带任务的人,还是他已经放弃了那苛刻的条件?</p>

当然,这些他并不关心,要不是知道这书生就是那苏美芹,他可不会和一弱冠之年的小子这么多废话,今ri之事达成,就收工回去。</p>

……</p>

蔡府门口,待邓洵武的马车远去之后,蔡京转头问身边的苏进。</p>

“此人如何?”</p>

“蔡老该是心有计较,又何必问于小辈。”</p>

蔡京笑了笑。也就不作试探了,“说来你的私事处理如何了,可需要老夫赚你个人情?”他微微笑吟。知道苏进并不会承他人情,只是好奇他怎么处理这些红粉俗事。而对方的回答,也完全在他意料之中,笑话他两声作茧自缚,也就随他去了。</p>

“对了,你那石头记的下册何时售卖,我那夫人可是对你颇有嘉许。”</p>

“呵。六月六。”</p>

……</p>

……</p>

对于民间而言,一品斋的石头记的才是现下整个汴京城的主旋律,至于那枯燥无味的曲燕集。早不知道被丢哪个案脚垫脚了。借着近来与李家才女的绯闻,一品斋的新书的销售也一如既往的火热,汴京百姓早已习惯看一品斋的小言充实生活闲暇,在这没有电视网络的时代。最好的休闲品自然就是这些了。而这回的新书也没有让人失望,或者说有些超出预期了,之前被文化人诟病的俚语文字这次完全改头换面,旖旎细腻的笔触就像是水一般柔和舒适,虽说有些脱离劳苦大众,但对于女子而言,无疑是像中蛊一般的痴迷,情爱绵长的豪门生活就是一些官家千金也都有艳羡之感。很快。这书就传遍了京师女儿家的闺房,不过可惜的是只有上册。这可真像是被心头挠痒般的难受,所以这两天就有不少官家千金让家奴来堵一品斋的店门了。</p>

“苏先生!您就不要为难我们这些下人了,我家小娘子可是说了,如果今天再拿不到下册,就只能卷铺盖走人了……”哇哇的几个家奴把脑袋上的毡帽都哭歪了,旁边行人指点偷笑。</p>

这还算是好的,那些青楼的女子才是真个酸楚,学林妹妹的憔悴状不成,反到真是把自己整病了,再加上近来酒楼里每ri每夜的嘌唱那石头记的开篇词,就更是把消极的情绪拉长了两分。</p>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啊,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p>

愁绪满腔的曲调,配合着如泣如诉的古筝声,那份哀怨当真如蝉丝剥茧般一寸寸的断人心肠。就连台下聆听的男儿也不免叹气哀伤。</p>

这阙枉凝眉原本是从矾楼传出来的,一经嘌唱,立刻便在京师所有的酒楼里飘红,哪怕是街头茶馆抱着琵琶的艺伶也以唱此词为美。</p>

一颦一蹙,皆是入了女儿心。</p>

……</p>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chun流到夏~~~”</p>

哀怨的歌声几乎传尽了京师的坊肆间,虽然词工并不华美,但幽肠的意境配上书的内容,就很能催人泪水了。由于石头记辞藻华丽,极尽鬼斧之工,对于普罗大众就显得不是那么亲近了,不过好在说书艺人将这文辞转化成了俚俗来说,所以还是能吸引到些民人,不过终归是女儿家的东西,所以爱听的不是很多,不过对于这阙枉凝眉无疑是喜欢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