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利令智昏(2 / 2)

再说岭南道一带的粮食产量远远比不上淮南道。

因为这样的原因,黄巢暂时在淮南道安顿下来,时时刻刻注意着山南东道的局势。

光州的王绪造反,这令黄巢吃惊,他占据了光州很多的地方,考虑到难以维持城池的开销,才没有攻打光州州城的,故而在王绪造反之后,黄巢派出了使者去联系。

结果令黄巢愤怒和气愤。

但黄巢没有攻打光州,他很清楚,这个时候攻打光州,肯定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自己可不想遭受这样的损失,再说正是秋收季节,他的大军需要在这个时候囤积大量的粮草,等到秋收结束之后,才能够开始快速的移动。

但黄巢也不会放过王绪,其实他拉拢王绪,也需要让王绪试着去劫掠随州等地。

在手下的建议之下,黄巢想到了绝妙的办法,那就是牢牢控制光州的其他地方,让王绪麾下的军士蜷缩在光州城附近,这样王绪就难以长时间的维持,必然要想办法突破。

突破的地方就是山南东道。

黄巢会放开一条大路,让王绪朝着山南东道而去,让王绪的大军进入随州等地劫掠,让王绪的大军直接遭遇铁血军。

征伐这么多年,已经到了花甲之年的黄巢,肯定是明白很多事情了,这样的计谋,他是能够想出来的,而且这样做对于他来说,有着莫大的好处,要说他不觊觎随州等地的粮食,那是假的,若是王绪真的能够和铁血军对抗,那么他就有机会劫掠郢州和复州等地,反正这次劫掠之后,他也准备离开淮南道,前去岭南而去了。

黄巢的计划很是准确。

到了八月份,王绪果然遇见困难了。

王绪根本没有任何管理的经验,麾下的一万军士,每日里都是大吃大喝,借着保卫光州的名义,王绪也不在乎,以麾下有一万大军为荣,可惜因为黄巢的封锁,王绪大军的来源有限,老本吃不到多长的时间,随着军需官的禀报,王绪明白,他需要找钱粮和粮草了。

斥候很快派出去了。

侦查回来的情报是明确的,光州、黄州、申州、安州、蕲州和寿州等地,粮食全部收割完毕,不可能在这些地方筹集到粮草了,而且紧靠着光州的寿州、黄州和申州等地,根本就没有大军的出路,至于说都畿道等地,王绪可不敢去冒险,唯一能够前往的就是山南东道所属的唐州和随州等地了。

山南东道属于铁血军统辖,以前是屠户的王绪,根本不知道这些地方的情况,也不是很清楚铁血军的情况,但有一点他是知道的,若是大军继续留在光州,不能够找寻到粮草,那就是死路一条了,就算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去闯一闯。

王绪原来打算偷袭黄巢,若是取得了成功,能够直接向朝廷邀功,可惜黄巢麾下的大军严阵以待,人家的力量异常强大,绝非如今的王绪可以比拟的。

再三思索之后,王绪决定亲自带着八千军士,前往唐州。

做出了这个决定之后,斥候马上开始侦查路线,令王绪高兴的是,黄巢的大军开始朝着安州和沔州等地集结,申州几乎没有部署什么军队了,这就预示着王绪能够率领大军经过申州,直接抵达唐州。

斥候侦查结束,王绪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安排了,光州城内仅仅留下两千余人,这两千余人只要不主动出击,守住城池问题还是不大的,再说这些军士轻易也是不会出城去的。

八月初十,王绪带领大军离开光州城,朝着唐州的方向而去了。

王绪的所有行动,黄巢不仅仅知道,而且还了如指掌,当初黄巢招募人马的时候,黄巢就安排了心腹混进去了,而且到了王绪的身边,甚至能够影响到王绪做出来诸多的决定,要不然王绪也不会轻易决定去唐州劫掠的。

得知了王绪已经开始行动之后,黄巢异常高兴,他也开始部署了,若是驻扎在随州的铁血军到了唐州去剿灭王绪,他就会趁着这个机会进入到随州,大肆劫掠一番,等到剿灭王绪的铁血军发现了,一切都晚了。

当然黄巢还是很注意的,他知道驻扎在随州的铁血军军官是黄彪和朱温等人,特别是那个朱温,黄巢还是有些了解的。(最新更快,搜索小説网W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