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淡定是真(2 / 2)

南方的人口开始大幅度增加,商贸的发展降低了物价,食盐不再是高昂的商品,走进了寻常百姓的家中,这一切都预示着,大唐繁荣的基础,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征服吐蕃和收复陇右道的战争,取得节节胜利,这让很多人涌入到南方,襄阳聚集的人最多,早就超过了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北方大量的读书人聚集在襄阳,各种各样的赛诗会纷纷出现,读书人看到的现实情况,以及战争取得的胜利,让他们忍不住要大声赞誉。

各种各样赞誉的声音,充斥在襄阳、梁州、苏州、扬州、成都甚至广州等地。

崔安潜和郑从谠等人,面对这样的局面,由衷的高兴,可李儒沛非常的淡定。

高驰邦、朱温和秦二黑彻底完成对逻些包围的情报抵达襄阳之后,崔安潜等人来到了王府,给李儒沛报喜,他们知道,面对吐蕃的决战马上就要开始了,只要这一战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大唐将彻底打败吐蕃,将吐蕃纳入大唐的版图。

看着兴高采烈的崔安潜等人,李儒沛脸上依旧是淡淡的笑容。

等到众人关完毕之后,李儒沛慢慢开口了。

“外面出现了很多赞誉的声音,铁血军的征伐也将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如此的情况之下,诸位高兴也是很正常的,不过某要提醒诸位的是,越是面对有利之局面,越是需要淡定,如此才能够知道,还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好。”

“某常常想,百姓是非常淳朴的,要求也不是很高的,给与他们安宁和富足,本就是官府应该做的事情,如今官府不过是朝着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应该说做的完全不够,可老百姓已经很满足了,有这样的老百姓,某应该感觉到庆幸。”

“扪心自问,南方很多的地方,只是做到了平定,百姓并非富足,也就是能够不饿肚子,故而官府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如何的让老百姓富足起来,恐怕是官府下一步即将面临的巨大挑战,若是不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稳定的局面,难以长久维持。”

“大唐面临的问题依旧不少,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宦官把持朝政,想到的就是自身之利益,全然不顾百姓之死活,至于说皇上,某就不想做什么评价了,北方的藩镇,实力更加的雄厚,隐隐有对抗朝廷的迹象,诸位可不要忘记安史之‘乱’,那是让大唐衰败的导火索。”

“很多人将大唐的衰败,归咎安史之‘乱’,归咎安禄山的身上,某却不是这样看的,为什么无比强盛的大唐,会遭受到安史之‘乱’,难道说天降横祸吗,显然不可能,近些时间,某仔细看了记载安史之‘乱’的史迹,有些评价勉强中肯,更多的评价是胡说八道。”

“玄宗皇帝的堕落,才是安史之‘乱’的根源,可没有谁做出这样的评价。”

李儒沛说到这里的时候,屋里瞬间安静下来,身为李唐皇室子弟,这样去评价祖先,那是惊世骇俗的事情。

“你们不用奇怪,李唐皇室遭受太多的‘波’折了,若是不能够彻底反思,不能够吸取过往的教训,覆灭是迟早的事情,玄宗皇帝的贪图享乐导致了盛唐的衰败,安史之‘乱’直接出现的毒瘤就是藩镇割据,宪宗皇帝曾经做过一些努力,打击藩镇割据的情况,期盼能够振兴大唐,可惜宪宗皇帝自身的缺陷,包括能力之不足,导致他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之后的宦官‘乱’政,更是令振兴大唐成为南柯一梦。”

“诸位在某的身边,应该清楚某的想法,不能够彻底振兴大唐,不能够建立起来一个统一强盛的大唐,某不会特别的高兴,该做的事情很多,诸位一定要和某一起努力,完成这个目标,到时候,某把酒言欢,和诸位一同大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