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距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原本的用途是威慑。”
盯着影像记录术式一再反复播放的画面,罗兰欠缺起伏的声音想起。
正如人们持有武器的理由绝大多数是“保护自己”、“威慑不法之徒”。哪怕是将武器用于犯罪之人,除了嗜杀病态之人,基本上也会避免无畏的杀生,仅仅将武器当成一件逼迫别人就范的道具而已。
战略级攻击术式之类的大规模毁灭武器之于国家,也是同样的用途——或是告诫其他国家不要轻举妄动,或是命令别人乖乖就范。
然而李林却使用了这种本应用来威慑的武器,一共两次。
歼灭北方的远征军一次。
现在是第二次。
如果把毁灭恶魔岛那次也算进去的话,则可以算成三次,不过那次很大程度是实验,并不能算进正经的作战里去。再说事到如今,纠结三次还是两次,也已经毫无意义。
重要的是,亚尔夫海姆展露出的态度。那种彻底贯彻总体战,不把对手压倒决不罢休的姿态。
“不再有任何顾虑,力求在列强介入前结束战争,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用这种方式快速消耗查理曼的资源。”
正如无差别战略轰炸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民生和工业生产能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同样会带来巨大的伤亡,且成本更低,回报更高。
对包括一般民众在内的交通枢纽、工业中心进行毁灭性打击,不光可以消灭敌人的兵源,对工厂、交通设施和产业工人的杀伤可以直接打击对手在军事工业中的人力资源配置,家庭成员的伤亡也会导致劳动力无法专注投入生产,士气的降低也可能会导致生产产出的降低,最终导致整个工农业生产体系的混乱。最后,大规模的破坏还会迫使对手将宝贵的资源储备消耗在重建上。
连恶意都算不上,纯粹基于效率和算计所采取的“正确战术”,相较恶意,更叫人感到毛骨悚然。
“你是说,接下来还会继续发射?”
“……不会吗?”
面对罗兰平静的反问,法芙娜沉默了。
之前或许还存在“不会发射”的选项,但在圣米耶勒的惨剧之后,这种可能已经永远消失了。
只要查理曼没有向亚尔夫海姆无条件投降,为了威吓或是损耗对手的资源,那门超级大炮就一定还会发射。反过来,为了不至于亡国,查理曼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压倒亚尔夫海姆。
简直就像两条互相咬着尾巴吞噬的蛇,直到最后一方不支或是同归于尽,争斗绝不会停止。
“不过,现在亚尔夫海姆的优势可是压倒性的呢,不破坏那门大炮的话,查理曼还是会继续被按在地上磨蹭吧?那么问题来了,‘必须摧毁伊谢尔伦炮台’——听上去是很豪爽没错啦,具体要怎么做?这次可没办法指望阳电子狙击步枪了,上次连续粗暴使用后到现在都没修好,要不要打电话让那边送配件过来?”
“就算亲切到会受理这种请求,我们也不可能再显圣迪耶的胜利了,同样的招数对他们不会起作用。”
顺着法芙娜的冷笑话耸耸肩,现场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罗兰摆摆手,继续说到。
“齐格菲防线并不只是一条线,严格说来那是一个配备了多重火力和防护的筑垒地域,绵延数百公里,纵深近百公里,除了地面火力外还配置了浮空舰队和各种空中作战单位。不论是火力强度还是配置严密性,都丝毫不逊于要塞化的德基尔。不管是正面强攻还是隐秘突袭,都不可能撼动这条防线,更不会让外人摸到重中之重的伊谢尔伦炮台。就这一点来说,他们的宣传倒是说了大实话——通往伊谢尔伦的道路是用尸体铺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