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慈善金融机构(2 / 2)

李龟年点了点头道,“是这么个意思,一旦慈善署在天下州县建立了钱庄柜坊,那么,它将是一个大唐现金流最充裕的地方,并且,也是钱款操作最快,最方便的地方,您想过没有,当慈善署只需要行一封公文,当地百姓就能立即得到钱财救助的时候,一旦出现什么灾害,朝廷什么部门能够有慈善署的效力高?”

高力士还有点想不透,问道,“钱不能吃,不能穿,对大多数灾难,可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李龟年闻言笑了笑道,“钱虽然不能吃不能喝,但它最大的作用,却是能驱使人。我给您打个比喻吧!

如果河南道沿海诸州发了水灾,缺衣少粮,依现在的制度,是由朝廷从各地征集上来,再运送过去对吧!”

高力士点了点头道,“近几年水灾倒是发的少,不过前几年,河南道以东沿海发水灾的时候,大多数都是这么赈济,朝廷征集钱粮衣物,走运河到那几州,一般两月可至。”

李龟年又道,“这整个征集的过程,上下官吏,贪墨了几何?往返运输消耗了几何?您计算过么?”

高力士摇了摇头道,“但凡朝廷有征集,地方小吏出现一定的贪墨,是必然的,这种账根本查不清,但是朝廷的运输消耗,户部大致还是有个数的,粮食征调,一个月大致消耗三成,两个月能控制在五成多点,衣物或者其它物资,消耗少些。”

李龟年笑了笑道,“也就是说,等朝廷征集到钱粮物资,发到灾区的时候,一万石粮食,也就只剩下个四五千石了。而且,灾民还得苦挨两个月,才能等到朝廷的赈济,饿死冻死无数。”

高力士有些郁闷的点了点头没有出声,这还是朝廷征集顺利的情况下,要是灾区多,百姓收成不好,情况可能更复杂。

而李龟年却是道,“这样的事情,如果慈善署的钱庄柜坊铺设下去之后,就能轻松的解决了。”

“如何解决?”高力士问道。

“直接向附近各道行文,高价在灾区收购粮食,朝廷,甚至都不需要运送一文钱到灾区,去一些人分发物资就好。比如,山南道,江南道,淮南道等粮食,布料产出较多的地方,一石米市价才一百二十文,朝廷只需要在行文的时候,说在:受灾州县,以两百文一石的价格收购粮食,您猜,有多少家中有粮食的人,会坐视这个赚取四成利润的机会在自己眼前溜走?”

闻言,高力士一愣道,“直接以高于市价好几成的价格收购粮食,那么,只怕天下米商都会行动起来,到时候灾区的粮食,甚至可能多到吃不完的地步。”

李龟年笑了笑道,“多了,咱们就把价格压一压嘛!只要让那些运米过去的人小有赚头就行了。

这样不仅杜绝了地方官员小吏贪污,朝廷集中运输的损耗,让粮食就近直接去到了灾区,还能避免商人和一些囤米的大户的运输成本。

比如,他们把粮食运到灾区之后,直接可以用piào ju,在本土的钱庄柜坊划账,提钱,这样,就降低了他们的交易风险,而且还节省了他们一笔押运钱财的开支,有更多人手力量,从灾区收集一些东西卖出来。”

高力士连连点头道,“此法倒是绝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