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成就金丹(2 / 2)

正训了几句,就觉得脚下震动的越来越厉害。那父亲心叫一声不好,抓住自己的儿子冲天跳起,只见地面翻裂,轰隆隆的周边的建筑全都下陷。一直巨大的比山还要大的蜈蚣露出了半截身子。</p>

眼看到太和居也要受到影响,一直大马金刀坐在太和居门口护法的岳山秋,忽然大喝一声,一掌拍在地上,叫道:“给我定住!”</p>

整个太和居连着四周几十丈的距离内,好像变成了一个孤岛。出了这个范围,那蜈蚣在地下到处乱钻,到处都是地震地陷,却影响不到太和居半点。彷佛这几十丈之内,成了一个**的空间。</p>

“是普渡慈航的真身!”庆安皇帝又惊又怒,他身为帝王,有着天柱影响,修行受到限制,所以努力了几十年,功力还是一般般的很。这时候站都站不稳了,被燕赤霞抓着,扔进了太和居之中。</p>

外面打的天昏地暗,太和居之中却不受半点影响。庆安皇帝被扔进太和居里面,刚刚想要站起来,就看见五颜六色的光带漂浮在空气之中,如梦似幻。</p>

太和居精舍并不怎么大,也只有三间屋子而已。但是所用的材料无一不是时间最好,就连不起眼的所铺的木质地板,都是用岳拓国进供的紫金檀木,据说对于修炼的时候克制外魔,有着绝大的好处。是当年大广朝真正的两位国师所居住的地方!</p>

而如今,傅说就在其中的一间主屋里面盘坐着,身上飘出一道道的彩色光带,宛如宇宙之中的星云一般。</p>

庆安皇帝看的目瞪口呆,却不敢打扰了傅说的修行。傅说在定坐之中,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候,体内已经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也就是说精气神三宝,金木水火土五气,都已经达到了身体所能容纳的极致。</p>

这已经是危险之极的事情了,若是走丹,一条小命怎么也就保不住了。胸中五气沸腾如火,原本结成的五颗宝珠,也承受不住这等汹涌的五气,简直要化为五帝魔神。在这没用气运天柱镇压的地方,一旦出了五气化形为五帝大魔神,马上就会被那神庭五帝所感知到。那下场就只能用悲剧来形容了!</p>

饶是如此,傅说依旧本心不乱。他心中有着一个坚定的近乎信仰的念头,我穿越到这个世界,绝对不是偶然。我来到这个世界,背后肯定是有着大能。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就是开创出仙家道脉!凡背负着大责任者,必然有着大气运。吾为气运所宗,吾侪关天命!</p>

有着这么一个念头在,傅说内心之中,一尘不起,万念不动。周遭的各种元气都受了傅说体内气机的影响,变得狂乱了起来。庆安皇帝看到的各色乱飘的光带,也就是这么来的。</p>

他本心不乱,慢慢的五气朝元,一尘不染,肝为东魂之木,肺为西魄之金,心乃南神之火,肾是北精之水,脾至中宫之土。是以圣人眼不视而魂归于肝,耳不闻精在于肾,舌不味而神在于心,鼻不香而魄在于肺,四肢不动而意在于脾。故曰攒簇五行!</p>

五气朝元,尽在于中央脾土,合为精气神三宝充溢,就叫做三花聚顶。心性圆明,念中无念,且并此幻质而一返置于无何有之乡,照之顾之,虚之寂之,烹之炼之,此形神妙之道也。如鸡抱卵,内外充和,始终不忘所守耳!</p>

这般不知道过了多久,身中忽然一震。杳冥中有信,浩浩如潮,一半水气,濛濛如雾,一半云气,由丹田分下涌泉,霎时而合到尾闾,调停真息,鼓之舞之,乃能滔滔逆上,至于天谷;涓涓咽下,落于黄庭。如此则朝朝灌溉,心地清凉。血化为膏,意凝为土,土中生汞。汞性圆明,遇物不迁,灵剑在手。孟子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仙家名为阴丹、内丹,此炼心明性之功也。傅说直觉得顶门猛然一震,如被天雷劈中,泥丸宫之中那盏心灯忽然下降,落入丹田之中,和三百六十次采药采的真元混合为一。</p>

浑身精气神抱在一处,那盏心灯似乎带着无匹的热量,一下子将所有的真元烧化为蒸汽。顺着督脉逆升,直入泥丸宫中。如果是追求神通之辈,这时候就有秘法借着丹行之功,开启人身之中的各种神通大能,如佛家五眼六通的神通,都能趁此机会开启。</p>

</p>

只是这般就要消耗金丹能量了,根本就是舍本逐末。所有的精气神能量,在这一刻,都凝聚为一,肉身之中,便连一点点的生机也都断绝。</p>

这是一个小死大活的过程,金丹在泥丸宫冷却为液体,顺着任脉洒下,有着一个名目叫做玉液还丹。滋润着身体的各处,就好像甘霖洒在了枯死的老树上面。</p>

原本那一刻处于生机断绝状态的肉身,被这玉液一洒,滋润各处生机,慢慢的呼吸心跳重新又恢复过来,变得更加强壮有力。(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