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40)回燕山(下)(2 / 2)

陌上行 习惯呕吐 5238 字 2019-08-07

这反而让陈璞怔忪了半天。她急忙间根本反应过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本来还以为南阳会再说些风言风语,谁知道南阳却突然变得一反常态的沉默和顺从。这简直就让她无法适应。

难道说她了一通火,让南阳转性子了?

她立刻就否定了自己的异想天开。真要是那样就好了。可她根本就不相信自己有这份能耐,更不相信南阳纵情张狂恣意妄为的性格会有什么改变!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不然南阳就还是南阳!

她暂时忽略了一件事:商成写给她的那封书信,现在居然不见了。等她再想起来时,已经是那一天的傍晚。在询问过几个能出入内书房的侍卫和丫鬟都没结果之后,她索性就放弃了。可这并没什么。一封既没提到什么隐秘事也没什么机密公务的私信并不重要,所以她也没认真去找寻。而且,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都没把丢失的书信和南阳联系到一起。南阳虽然举止放肆无状,却不是个搬弄是非的人,她会当面挖苦自己,却不可能在背地里散布什么捕风捉影的谣言来诋毁自己。她也想不出南阳拿走那封信到底有什么意思,所以就更不可能把两者放在一起考虑。那只是一个将军写给战友的私信而已,除了一笔工工整整的楷书比较耐看一点,其他的什么都谈不上,就算是南阳拿去了,又有什么用?总不能是商子达的字被她看上了吧?这话说出去怕是要笑掉所有人的大牙。要知道,南阳在书法上的造诣在一干皇子皇女中是最最拔尖的,就是不待见她的父皇也不会否认这一条……

……商成的书信就是南阳“偷”走的。

她自幼就酷爱书法,因为身份尊贵,所以她不仅从小就得到过几位名家的指点,也有无数的机会揣摩大内收藏的大家真迹,不论笔法笔锋笔力还是书法一途上的眼光和眼界,她都远在6寄之上,可算是当世的书法鉴赏大家。商成的书信在别人眼里不过是字体好看耐看,在她眼里却是截然不同的一番景象和境界,就算商成书写时用的是最平常的楷体字,依然被她从字体字型笔画结构还有笔锋起止笔力顿挫中瞧出了端倪一一这书信上的字绝不是常见的楷书,而是和《六三贴》书体一脉相传!

《六三贴》是她最喜爱的书贴,就算她手里的仅仅是《六三贴》的摹本,她还是喜欢得不得了。最近两年里她几近疯狂地寻找和打听攸缺先生的下落,可得到的消息总是令人遗憾和难过。不管在京师还是在地方,从来就没人见过这位大师,也没人听说过这位大师,几乎所有人甚至都不知道她为什么要寻找这么一个人。有一段时间,她已经放弃了寻找攸缺先生的想法。也许先生早就仙逝了。她大概永远无法向攸缺先生当面请教了……

就在希望完全被放弃的时候,她竟然在胭脂奴的书房里遇见了先生一一至少是先生的传人!

令她无比自责的是,她第一眼居然没有认出那些字的来历。她还以为它们是楷书。可书写在信笺上的是楷体,骨架间的神采却绝对不是从行书演变而来的楷书!

出于某种无法解释清楚的念头,她从胭脂奴的书房里偷走了那封书信。

现在,坐在络车里,她都还在为自己卑鄙可耻的偷窃行为感到脸红。连她自己都想不到,她竟然会做出这种事!但是她一点都不感到后悔。而且她还为可能遇见的麻烦找好了借口一一就算天塌下来,她也绝对不会承认是她拿走了信!不,她绝对没有拿这封信!

她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把书信掏出来,贪婪得就象一头饿了无数天的小牛犊一样,美滋滋地再一次欣赏起自己的“战利品”。

她看了一遍又一遍……

她的眉头也越皱越紧,最后在眉心处团成了个结。她终于从书信中看出来了问题一一这绝不是先生的传人所写;这就是先生的真迹!那古拙的架构、雄浑的气魄、苍虬的劲道还有悠扬的神采,和《六三贴》如出一辙,这要不是先生的真迹,还能是谁?!

她立刻就被自己的现惊呆了。天!先生竟然就在商瞎子身边!

她疯狂地敲打着车壁,命令车夫立刻把络车转向,去汉槐街的驿馆。谢天谢地,她为了寻商瞎子的不是,还打听过他在京城里的落脚点;只是后来听了别人的劝告才没去找商瞎子的晦气。她再一次感谢天上的佛菩萨和各路神仙一一幸好没去找商瞎子的晦气……

……可她在驿馆扑了个空。驿馆里的人赔着无数小心告诉她,燕山来的军士们在两个时辰前就已经离开了。

先生走了?这消息差不多就是晴天霹雳了。她失神了好半天才问驿丞:“先生……攸缺先生,也和他们一道走了?”

“谁?”驿丞完全不明白她在说什么。他几乎以为南阳公主找错了地方。那拨燕山来的全是军官,就没一个能被称为“先生”的读书人,虽然那位将军也经常写写画画,可他的模样看上去最是丑陋狰狞,和“先生”的称谓更是不沾边!

南阳这才听明白,原来商瞎子就是,他就是……

这太离奇了,比她听说的所有鬼怪神仙故事拢在一起都还要离奇。她万万想不到,原来商瞎子就是……她简直不敢继续想下去了。

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她反而变得更加痛苦。很明显,她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已经把先生得罪了。她以为,就算她不顾朝廷制度律法追赶到燕山,先生大概不会再收她这个弟子,也不可能给她什么指点……

她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到络车里,也不记得自己又是如何回到私邸的,等她清醒的时候,她就只看见双手捧着的一堆碎纸片。这是驿丁预备拿去灶房生火用的东西,也是商成留下来的不多的几篇练笔中的一部分。最后,她从这些碎纸片中挑拣拼合出五十七个比较完整的字,请了京城里最好的两位装裱匠人把它们合作成一本书贴。她给它起了个名字一一

《拾遗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