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1 / 2)

 也许当年孔丘也是无意之举,但是他小觑了他自身的影响力,作为儒家的圣人,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天下士子。

他虽然嫌弃秦国穷以及危险,但是他的一句话,让天下士子不愿意入秦,从而天下诸侯卑秦。

大秦之所以这么惨,孔夫子也有一定的责任。

作为嬴姓一脉的人,自然是对于儒家以及曲阜没有好感了,让之所以让孟子等人入北凉,却没有要孔氏一族的人。

凡是生而为人,都是记仇的。

嬴季昌清楚地知道当初的秦国到底有多么的艰难,这些年有了他的庇护,有了商鞅变法,秦国方才走上了正轨。

更何况,历史上的孔氏,被华夏族人抬得高高在上,却烂的一塌糊涂。

嬴季昌心里清楚,在华夏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家族能够经久不衰。就算是建造大唐盛世的李家也不过辉煌了三百余年。

而在华夏的历史上却有一个家族却兴盛了两千多年,一直到后世都极为的兴盛。在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任何一个家族地位都不能比拟这个家族。

这就是孔子的家族。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王朝正统思想,既然尊崇儒家思想,就一定要厚待孔子的后人。

汉朝皇帝封赏,孔家后人为奉祀君掌管国家礼仪祭祀。在宋仁宗时期,孔子后人为衍圣公,并引得此后历代封建王朝仿效衍圣公因此流传,数代而不衰。

虽然孔子是至圣先贤,为华夏的思想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他的后人们却都是一帮贰臣、卖国贼。

有人曾给这一群衍圣公起了一个新名字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