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皇帝(2 / 2)

铁血大秦 风华爵士 5407 字 2019-08-12

如今奏国版图东至海及朝鲜,西到临洮,羌中,南抵南荒野蛮之地,北据德水为塞,以阴山和辽东为界,所以皇帝治国要能如手之使臂,臂之使指,必需有完美的行政组织。

中央行政组织以皇帝为首,不受法令限制,可随时交议立法或自行立法。

中央政府首脑分为三公及诸卿,三公为——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总领百官奏事,统理地方上计考课,任免中低级官吏,主持朝议。

御史大夫:掌理监察,辅助丞相,又称为副丞相,秦王政为加强对众臣的监管,着重提升了御史大夫的地位和权力,而廷尉则由原本公降为九卿之一!这一点扶苏倒也没有反对!

太尉:主管军政,在军令方面为皇帝兼统帅的参谋长,发兵与将军任命,由皇帝亲自以符节行之。

诸卿为——

奉常: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掌宫殿门禁,并统领在殿中侍卫的诸郎官。

卫尉:掌宫门屯卫兵及宫殿安全。

廷尉:掌刑法,并统率金国郡县亭里尉,形成严密的司法网。

治粟内史:掌国家粮谷财货。

典客:掌安抚及处理归顺蛮夷事务。

宗正:掌皇家宗室事务。

太仆:掌皇室舆马。

少府:掌皇家私有的山海池泽税收,以供奉皇室。

并权设——

将军:征伐时任命,平时则镇抚新占领地,不需要时召回归府。

博士官七十人:掌管图书文籍,并备皇帝顾问及参与朝议。

太史:掌史实记载,天文地理报告及其他有关国运吉凶的预测。

地方行政组织方面,共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颖川、场郡、泗水、薛郡、东郡、琅琊、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钜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与内史(秦国关中本部)。

地方政府则有

郡:

郡守:最高首长,掌一郡政事。

郡尉:掌兵役,军训及刑法缉盗。

监御史:由皇帝直接派遣至各郡,监察郡守及郡政。

2县:万户以上设县令,不满万户设县长,为县最高首长,综理政务。

县丞:主管司法。

县尉:主管军事及缉盗。

3乡:

三老:掌教化。

啬夫:司狱讼及征收赋税。

游彻:巡禁盗贼。

4亭(每乡辖十亭)设亭长。

5里(一亭十里)设里长,辖百家。

并行互相纠举连坐之法。

划一度量衡,一切以秦制为准。

统一币制:金国通用两种货币,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

统一文字:命李斯主持这项工作,依据秦文大篆理归纳成更为简便的‘隶书’,通用于狱政通信和私人民间。

三、为维持永久和平,应采取的重要措施:

销毁兵器:没收全天下民间兵器,聚集在咸阳,铸成钟等实用器具,并铸成十二个各重二十四万斤的大‘金’人,放置咸阳宫廷内,作为这项行动的象征。

毁弃国内原诸侯所建长城及军事要塞,只留燕,赵为防御胡人入侵的长城,以防止乱民据用造反,同时铲除交通障碍。

掘通各国为军事需要所筑的川防,疏浚以后作为水路交通及农田濯溉水利之用。

迁移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至咸阳,一方面加以监视,使他们不再在本土产生分化作用,另一方面也可充实首都的财富及繁荣。

以上议决,始皇交丞相,督导百官一一执行。

至此,巍巍大秦,一个华夏大地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正式诞生,然而,它会否如历史上一样灿烂而短命呢,这不禁成为压在扶苏心头一块沉甸甸的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