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怡置系(1 / 2)

热血燃烧大时代 天子 3725 字 2019-08-12

 “未有香港,先有怡和。”怡和洋行1832年在广州成立,成立人是大鸦片商渣甸与马地臣。香港开埠后的1841年,怡和将总部迁往香港,是19世纪香港四大洋行之一。1855年,渣甸的侄女婿威廉·西泽克来华为怡和工作,渐爬上怡和大班之位。百余年来,西泽克家族共有5人任怡和大班。该家族控有怡和10%15%股权,为第一大股东,怡和也由此被认为是西泽克家族的基业。

新中国成立后,怡和在华资产损失在1000万英镑以上,这在当时是一笔浩大的数目。怡和高层一直对此保持戒心,奉行“获利在香港,发展在海外”的方针。海外分据点达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20世纪70年代,怡和对香港信心渺茫,大力拓展海外业务,收购英国怡仁置业、夏威夷及菲律宾糖厂、中东ttl石油和南非雷民斯公司。由于战线拉得太长。加之回报率低,资金陷于枯竭。因此又不得不将这些产业出售。

怡和系包括怡和、置地、牛奶国际、文华东方等一批大型公司,拥有香港中区黄金地段大厦物业、国际一流酒店、百余间超级市场及精品零售连锁店等。全系论控股地位,怡和最显;若论资产,置地坐大。故而怡和系又称怡置系。

20世纪80年代初,置地将触须由海外缩回香港,参与白笔山豪华住宅区建设、美丽华酒店旧翼重建,收购香港电话及港灯集团近3成半股权。更令人瞩目的1982年,破纪录以四十七亿多港元巨资投得中区地王。兴建交易广场。置地债台高筑。负债达100亿的天文数字。

1982年秋,撒切尔夫人访华,香港爆发信心危机。地产市道凄云笼罩。偿债本不成问题的置地如今大成问题,银行紧逼,偿债无力。怡置大班纽壁坚颓然下台,亨利·西泽克走马上任。不幸,面对当时凄迷地市场。西泽克也无回天之力,置地不件不把所持港灯及电话公司地股份先后出售给长实系和黄和英国大东电报局。

此时,九龙仓、和记黄埔、会德丰、港灯集团等大型英资企业。先后落入华人财团之手。由于华人财团几乎是清一色的地产建筑商,因此都开始垂涎置地在中区的豪楼名厦。

早在包玉刚收购怡和系地九龙仓,怡和高层对华资的觊觎已有防备。纽璧坚在财务顾问的协助下,重整全系控股结构,核心是怡和与置地互控,即怡和控股和怡和证券控制置地4成股权,置地反过来控制怡和控股地4成股权。证券分析家将此称为“连环船结构”。怡和置地互控。大大强化抵御外敌的能力。

不过。连环船结构也有颇大破绽。敌手若控得一船,就可与另一只连锁的船展开贴身肉搏战了。一损俱损,后果更可怕。

从去年开始,怡和、置地双双进入维谷,累累债务使投资者信心大降。股价滑落。其中怡和最惨,市值才30亿左右;置地情况稍好,仍有100亿港元。

亨利·西泽克上台后不久,就请来英国拯救破产公司而闻名地戴维斯主理置地的业务。到今年,他又从美国请来投资银行家包韦士,重组怡置系结构——亨利·西泽克已经清楚地看到互控结构的破绽。

包韦士登场后,设计了怡置脱钩地计划。今年3月,怡和的重组计划出台,置地宣布将全资附属公司牛奶国际分拆上市,尔后又宣布将另一间全资附属公司文华东方分拆上市。到6月,怡和控股宣布成立怡和策略。

改组后的怡和系控股结构为:怡和控股与怡和策略互控,怡控占有怡策19%股权,怡策控26%怡控。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分别控置地11%和15%股权;分别控牛奶国际9%和27%股权。怡和策略控35%文华东方。西泽克家族控有怡和控股的股权。据传在10%15%之间。

这样,西泽克家族的大本营怡和如铜墙铁壁;同时又击碎了觊觎者欲借收购怡和而达到控制置地的企图。西泽克家族的主要利益在怡和,因此有意识地削弱了对置地地控制,外敌入侵置地的可能性也就相应增大。

李嘉诚一直对置地拥有的中区豪楼名厦情有独钟。经过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的系列收购,长实系实力大增。现在,置地被置于怡和核心结构的外围,他又岂有不购之理?

同期。众多财大气粗的华商翘楚,均被传言欲染指置地,如环球集团的包玉刚,新世界发展的郑裕彤,新鸿基地产的郭得胜。恒基兆业的李兆基,信和置业的黄延芳。香格里拉的郭鹤年等等,皆在此列。另外,尚有股市狙击手刘銮雄兄弟,亦有意乘虚而入,狙击这个庞然大物。

刘銮雄登门拜访怡置大班。提出以每股10元的价格收购怡和控有的四分之一的置地股权。亨利·西泽克拒绝,一则嫌刘氏心欲太贪,出价如此之低;二则刘氏在股币名声欠佳,置地毕竟是怡和的爱女,乃父总想为爱女找一个殷实厚道的婆家。头脑甚为精明的刘氏顿时无辙,悻悻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