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节 贺礼(1 / 2)

中华异史 呱呱叫 6027 字 2019-09-29

 夏日的太阳早早的就爬上了半空,用它那无情的烈焰烘烤着大地。

虽然还没到辰时,但是天气已经热的让人有些难受了,街道上的行人纷纷躲避在街道边的屋檐下,不紧不慢的走着。

沿街的店铺已经开张了,但不知是否由于天气太热,或者是时间还早的缘故,店铺里并没有什么客人,所以那些已经忙完了开张事宜的店伙计显得有些无事可做,他们趁着掌柜不在的时候偶尔也会放松一下,或者俯身与柜台之上,嘴里哼着小曲,或者懒洋洋的走到店门口,倚在门边,看着街道上那三三两两的人群。

一名伙计站在一家布匹店的门口,背靠门框,手中挥舞着一把巨大的蒲扇,一边善着扇子,一边向着街道上漫无目的的望着。忽然,他那不停挥动的手停了下来,目光紧紧的盯着不远处的一处街道拐角。

伙计回头向着店里望了一眼,对柜台里的另一名伙计说道:“你看着,我去去就来!”说完这句话,他将蒲扇扔给那名伙计,转身奔出店,向着那名刚刚在街道拐角出现的人奔去。

伙计迎上前去,对着那人点头哈腰的说道:“哎呀,莫先生,您可真是准时啊!每天这个时候一定能在这里看见您老人家。”

这人就是林清华的亲信幕僚莫不计了,他正低头走着,忽然听见有人跟他说话,遂抬头笑了笑,说道:“黑子,你可不也准时的很吗?每日我从这里走,你总要出来迎接一番。”

伙计呵呵一笑,说道:“那是,您是贵人,走到哪里都有人巴结您,小人一个小小的伙计,能每日给你打招呼,给您跑腿,这可是小人无上的荣耀啊!”

莫不计微笑着,伸手从身上斜背着的书袋中取出两块银圆,交给伙计,并说道:“还是老规矩,若是我进了店,你还没给我订好早饭的话,余下的银子我如数收回。”

伙计脸上顿时乐开了花,一边转身跑开,一边说道:“您放心吧!小人保证让您满意!”

莫不计看着那伙计越跑越远的背影,略微一笑,随即又低下头去,想着自己的事情。虽然林清华已经顺利的成为两位相当于宰相的首辅大学士之一,但是,作为他的亲信幕僚,莫不计并未得到什么官职,相比于那些朝廷中的官员,如侯方域之流,莫不计好象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他现在的头衔不过只是一名小小的“东帅府咨议”,既无官服,也无品级,好象只是师爷一类的人物。但是,莫不计自己心里非常清楚,虽然自己没有官职,但是自己却有实权,不仅可以用自己的言论左右林清华的决策,而且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对那些看似风光的朝廷官职指手画脚,俨然自己已成那些官员的监临官。

莫不计对于自己现在的这个身份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说出来自己仍是一介布衣白身,但是毕竟已使自己多年的夙愿实现了一部分。现在的他正在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因为他准备为一名青楼中的清倌人赎身,而且还准备将其正式迎娶过门。但是,由于那青楼的老鸨子要价太高,所以此事至今仍是悬而未决,这让莫不计有些烦恼。

莫不计边走边想,不觉已经来到了一座酒楼边,正当他准备越过这座酒楼的时候,身边忽然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莫先生,您怎么走过了?”

莫不计扭头一看,不禁哑然,于是将腿一迈,转身走进了酒楼里。

那布匹店的伙计引着莫不计来到二楼的一间雅间,笑道:“莫先生,你请看!一切都是按照您以前喜欢的口味点的,还剩下两钱碎银,小人就不客气了!”伙计边说,边用手抛着一块小小的银块儿。

莫不计笑骂道:“你个机灵鬼!算你厉害。”

伙计笑着将莫不计迎到桌子边,随后便说道:“莫先生请慢用,小人先回去了,若是让掌柜的知道小人又在捞浮财的话,定是又一顿好打。”

待伙计离开雅间之后,莫不计便从书袋中取出一摞奏章,一边吃着自己的早饭,一边翻看那些奏章。

“哎哟!莫先生大驾光临,小人真是颜面有光,方才小人去后面照应伙计烫猪,一时招呼不周,您千万别往心里去。”一个看起来吃得好睡得香的中年人走进了雅间,手中端着一个木盘,上面放着一壶酒,一个酒杯。

莫不计合上奏章,对那人说道:“朱掌柜客气了,每日我到这里来吃饭,你都是这样亲自来招呼,实在让莫某有些不好意思。”

朱掌柜将酒壶放在桌子上,谄媚的笑道:“你这就见外了不是?您是谁呀?您可是当今朝廷的重臣楚国公手下第一号人物,您只要跺一跺脚,恐怕整个南京城都要抖上一抖。”他亲手替莫不计斟上酒,并说道:“这是昨个儿刚刚从绍兴弄来的,是您最爱喝的陈年九里香,是小人特意孝敬您的。”

莫不计推辞道:“这个恐怕不妥吧?我可没有定这个玩意儿。要不我再补上些银子。”说着,便伸手向书袋中摸去。

朱掌柜赶紧伸手阻止,并说道:“这完全是小人一片心意,您千万别客气!”

莫不计犹豫了一下,随即收回了伸进书袋中的手,望着面前的酒杯,皱眉说道:“我只是个小小的东帅府咨议,值得朱掌柜这么看重吗?”

朱掌柜笑着从一张椅子上拿起一个蒲扇,一边替莫不计扇风,一边说道:“谁不知道你名义上只是个咨议,可是实际上呢?您实在是楚国公最亲信的人,您的一句话,顶得上顺天府大老爷的一百句话,象小人这样的百姓,既无权,也无势,以后若遇上了什么为难的事情,还不是指望着您指点迷津吗?”

朱掌柜的话让莫不计心中非常的受用,他歉然道:“哪里的话,如今楚国公一心扶持你们这样的商贾之人,只要你们好好的经商,怎会遇上麻烦?”

朱掌柜叹了口气,苦着脸说道:“莫先生是不知道小人的难处啊!前几日,从福建来了一伙闽商,他们仗着是靖海公的行商,在南京城里兴风作浪,横行霸道。您是知道的,小人并非只做酒楼买卖,小人祖上就是靠着贩卖茶叶、瓷器起家的,传到小人手上,虽然这家道有些衰落了,可是小人一直不敢将祖宗的买卖丢下,于是便专门派了大儿去料理这些买卖。本来做的好好的,但这伙闽商一来,就把小人的买卖给搞砸了!”

莫不计有些惊讶,他忙追问道:“这是何故?”

朱掌柜哀叹道:“您是知道的,自从楚国公拿下了江西等地,这些地方的茶叶、瓷器就在这南京城里行销,小人就靠着这个方便,将这些东西买进来,然后再运往江浙、福建一带销售。可是,这伙闽商一到南京城,他们就联合起来,以高价收购那些茶叶、瓷器,虽然小人做买卖一向讲信用,但是,这些人这么一来,就使得那些小商贩转而将茶叶、瓷器卖给闽商,害得小人买不到货。万般无奈之下,小人也只好跟着抬价,虽然这样一来赚得少了些,但总比什么都赚不到要强吧?本来小人以为这样没有事的,但却万万没有想到,那些闽商还留了一手更厉害的。”

听到这里,莫不计已经有些明白过来了,他说道:“你的瓷器店是在东城一带吧?前几日我听说东城一带有些无赖青皮砸了些瓷器店,莫非他们就是这些闽商派来的?不过后来我又听说,那些无赖青皮已经被顺天府给抓了,此事应该已经了解了呀?”

朱掌柜苦着脸,说道:“小人说得不是此事,那些青皮虽然厉害,但毕竟这里不是那些闽商的地头,在这南京城里说得上话的除了那原来的‘狐狸球儿’之外,就只剩下那西关码头的掌柜谢铁刚谢掌柜了。以前桂王得势时,谢掌柜被迫逃匿,等楚国公光复了南京城,谢掌柜才又重新回到码头上。前些日子来捣乱的那些青皮全都是那‘狐狸球儿’的人,他们因为‘狐狸球儿’失势,日子没有了着落,那些闽商只出了每人二十两银子,就把他们给买了,于是便来小人的店里捣乱,幸亏谢铁刚谢掌柜得知了消息,带领手下来救,否则的话,小人的店恐怕都要被他们砸完了!”说到这里,朱掌柜已经泣不成声。

莫不计安慰道:“既然事情已经了解,那么朱掌柜就不必这么伤心了,等过几天,顺天府的判决一下来,以后就没人敢来跟你捣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