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回到大梁(八)(1 / 2)

 侯大勇带着四个亲卫穿过了数条街道来到了王朴的府上。</p>

王朴府弟不大一溜灰色的院墙和大梁城内中等之家相差无几远远逊色于大梁侯府大门口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站着迎客门外已停了五六辆马车。</p>

王朴是柴荣称帝前的旧部广顺元年柴荣任澶州节度使王朴是柴荣帐下的掌书记柴荣任开封府尹后王朴就跟着任了推官。显德云年太祖郭威死后柴荣继位王朴为比部郎中。</p>

王朴就在比部郎中任上和侯大勇相识于郑州当日王朴侯大勇和杨徽之三人酒后畅论天下大势力惺惺相吸谈得极为痛快王朴回京后总结了三人的谈话的要点撰写了平边策提出了先取江淮再逐一消灭南方割据势力最后平定北汉的国策受到了柴荣的高度赞扬显德三年初柴荣亲征淮南之时以宣徽南院使向训为权东京留守以端明殿学士王朴为东京副留守这种安排足以显示柴荣对王朴的信任。</p>

王府管家就似他的主人一样并不张扬听到侯大勇报上姓名后态度极为恭敬领着侯大勇进了大门。</p>

大厅里坐着六个人侯大勇一个也不认识只觉其中两人似乎有些面熟但想不起在那里见过面侯大勇觉得面熟的两人眼中闪现出一丝惊奇相互对视一眼其他四人并不认识侯大勇仍旧三三两两各自聊天。</p>

一个文质彬彬的中年人站了起来对着侯大勇作了一个长揖道:没有想到在文伯府上能见到威名赫赫的雄胜军节度使真是荣幸。</p>

侯大勇知道王朴风骨甚硬眼界甚高。能受邀到府上之人定然不是凡品他不敢怠慢回了一揖道:恕在下眼拙只觉先生面熟。却实在想不起在那里见过。</p>

中年文士哈哈笑了起来道:我们可是打过好几次交道在下司徒诩。</p>

侯大勇听罢也笑道:在下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司徒兄站在面前却不相识。</p>

侯大勇到了大梁之后曾参加过一次朝会司徒诩在朝会上见过侯大勇而侯大勇在一次朝会上根本无法认清楚为数众多的官员。所以看到司徒诩只觉面熟却想不起到底是谁。司徒诩是吏部侍郎早年在魏王符彦卿帐下供职侯大勇想调郑州的梁守恒和霍知行到凤州。曾通过岳父走过吏部侍郎司徒诩的路子梁守恒和霍知行这种级别的官员调动对于吏部侍郎是小事一件。魏王符彦卿出面后他痛快地做了一个顺水人情。</p>

另一位宽裕大袖风度翩翩的中年人跟着过来自我介绍道:下官薛居正见过节度使。说完一双神采奕奕地眼睛饶有兴趣地打量着侯大勇。</p>

侯大勇呆了一下薛居正。好熟悉的名字。他心中想着一会这个名字却没能想起什么他回礼道:久仰久仰。</p>

司徒诩看侯大勇神态知他并不认识薛居正介绍道:薛兄是前都官郎中知制诰。现在为左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p>

司徒诩提到昭文馆学士侯大勇猛地想起这个薛居正似乎就是旧五代史的作者。可是侯大勇也不能十分肯定不过光听昭文馆学士的招牌就知道薛居正定是饱学之士于是道:在下才疏学浅还望薛兄多多指点。</p>

司徒诩然后把另外座在椅子上没有起身神色有些傲然的四人一一介绍给侯大勇。这四人均不是官府中人而是大周有名的文人他们站起身极有风度地对侯大勇拱拱手。</p>

侯大勇落坐后见主人王朴并没有在院中正有些惊奇王朴和一名中年太监从内屋走了出来。这名太监态度倨傲地走过大厅并没有向大厅中地众人望上一眼只是间或扭头和王朴说上一两句。中年太监一现身侯大勇就认出了他这名太监是侯大勇在宫中见过的那名太监总管那日地安阳宫就是他在宫门迎接他们一家。</p>

太监总管是奉柴荣之命给王朴送来了一幅画。总管太监经过侯大勇身边之时他眼睛余光忽然见到了坐在大厅的侯大勇顿时满脸堆笑快步走到侯大勇身边。恭敬地作了一个长揖尖声细气地道:节度使也在这啊刘三有礼了。</p>

侯大勇知道柴荣对太监极为严格甚至有时近于严酷太监的权力和晚唐时相比一个天下一个地下但是宫中太监总管是一个不容小视的人物侯大勇站起来回礼道:刘公公客气了那日在宫中有劳刘公公亲自来接在下十分感谢。</p>

刘公公脸上越绽开了花朵他笑眯眯地道:符娘子每次进宫皇后娘娘都欢喜得紧饭也要多吃一碗老奴愿意天天在宫节度使和符娘子只要皇后娘娘高兴就是我们最大的福气。说完眼中竟隐有泪光。</p>

侯大勇暗自佩服总管太监的演技这眼泪水说来也真就来了侯大勇也是无比真诚地说:刘公公的一片诚挚之心让侯某好生感动。</p>

两人你来我往把废话说得异常真挚王朴站在一旁插不上嘴只是似笑非笑地看着侯大勇。</p>

侯大勇王朴回到大厅之时司徒诩和薛居正知道侯大勇和皇室地关系见他和太监总管相熟也不太在意而四个文化人却明显带着一些不以为然之色。</p>

王朴对众人道:在下请柬的时候没有给大家说明白其实今天是的生日在下想借这个因由请各位好朋友在一起聚聚。又道:陛下日理万机却记得臣下的生日派宫中刘公公给臣送来一幅画。让臣惶恐不安。</p>

文人中年级稍长的一位见到太监之时神色间很有些厌恶听了解释后脸色稍缓。</p>

王朴微微一笑道:浩然兄陛下送来地画。想来不是凡品现在还在书房里我们一起去看看如何</p>

这位年龄稍长的中年人姓荆名浩字浩然隐居于太行山的洪谷自号洪谷子他是一个画痴。王朴地这一番话恰好挠到了他的痒处他也笑道:文伯老弟你这一说倒把我的胃口吊起来了。</p>

王朴对众人道:大家一起去书房看看这幅画如何</p>

大厅八人。除了侯大勇之外七人都是琴棋书画皆通的读书人听到对答。心早被吊了起来纷纷脸露喜色地站了起来。侯大勇也跟着站了起来不过他心里对名画确实没有多大的兴趣。</p>

八人进了书房仆人赶紧把窗户打开让光线透了进来王朴从书架上。捧出一个小匣子小匣子上系着一根黄色的绸带王朴解开绸带打开匣子取出一轴画卷小心翼翼铺开在书桌上。</p>

八个脑袋一齐凑了过去。</p>

在侯大勇眼里。这就是一幅普通地山水画有树有山在太阳及倒影还有江水和小舟颜色有绿有红除了古色古香以外并无什么奇特之处看了几眼后他第一个从画卷上抬起头。</p>

王朴地藏书相当丰富除了常见的孔孟之书外还兵书历数及一些音律方面的书籍一个人的书架能反映他的学识及品性看了王朴地书架侯大勇有些惭愧自己的书架和王朴地相比实在显得很没有文化。</p>

这是李思训的真迹啊。司徒诩轻声说了一句。</p>

薛居正点点头道他的历史底子极为厚实接着司徒诩道:确实是李思训的真迹李思训是唐宗室孝斌之子以战功闻名于时曾任过武卫大将军世称大李将军其子李昭道称为小李将军李思训画风精丽严整以金碧青绿的浓重颜色作山水细入毫独树一帜法度谨严意境高。</p>

荆浩如好酒之人饮了百年沉酿一般看得极为舒畅他十分爱惜书画并不用手去触摸只是盯着画轴一寸一寸地看他赞许地对着薛居正说道:李思训地画多见于宫庭民间流传甚少我这是见到他的第三幅画了另外两幅是春山图和海天落照图你们看这幅画辽阔的水面波光泠泠几只帆船飘浮在江面水畔地山石间树林繁茂树林下有静静在有几个院落几个农家之人在江边眺望好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