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慕尼黑分赃(上)(2 / 2)

而参加慕尼黑这个会议的另外两名成员是乘飞机前往的。张伯伦离开赫斯顿时,天下起了小雨。他对记者们说:“小时候,我常常说,‘第一次若不成功,那就努力,再努力!’这就是我现在的所为。待我回来时,我希望我能够说,正如霍斯帕在‘亨利四世’中说过的那样,‘冲破艰难险阻’我们摘下了这朵鲜花——安全!”

而法国的总理则在“达拉第万岁!”、“和平万岁!”的喊声中,在勒布盖机场登上了飞机。飞机是在浓雾中起飞的。上午11时15分,这架双引擎飞机在慕尼黑机场降落了。当达拉第走下飞机的。所有人都发现这个总理第双眉紧锁,眼角的皱纹既多又深。他离开时,城里既紧张又可怕。但是,令他惊奇的是,他发现德国人竟兴高采烈。他们用热情的欢呼声迎接他,好像他是个英雄似的。

张伯伦是在午前数分钟着陆的。在前往里奇纳宫旅馆途中,他也受到了盛大的欢迎。在旅馆里仅留数分钟后,他坐上敞篷汽车前往新近落成的元首大楼——会议将在那里举行。这座元首大楼系国家社会主义党围绕科尼希广场而建的大楼群之一,用巨石砌成,建筑紧凑,中央厅宽广异常,高65英尺,宽100尺。大厅里有两座壮观的石阶,通向会议室。

张伯伦及其两名随从,身穿黑色制服来到会议室的时候他发现意大利的独裁者墨索里尼已经到了。这个秃头胖子抬着头挺着胸,步履轻快,无拘无束,他的身后跟着自己的女婿意大利的外长齐亚诺。不过现在在张伯伦看来按照墨索里尼的表情好像他才是这里的主人似的。而最后抵达的是希特勒。他的目光严厉而奇特,使达拉第他们感受不浅,不过最让人感到压抑的是后面站着的那个年轻人,不用说也知道那就是现在在布拉格大出风头的德国武装党卫队副领袖威廉.鲁道夫.赫斯。不过一开始一行人并没有急着开会,由于时间已经是中午,所以德国方面率先举行了一个小型的餐会。会议参与者及其助手们座位设在小餐厅内的长台上,他们彼此互相打量,客气但冷冷地握着手。而希特勒极力装出和蔼可亲的样子,他在眉宇之间却现出关切,不过因为客人们大都不讲德语,而他根本不懂其他国家的语言。所以亚不能与其他人自由交谈。

拘谨地进完自助餐后,希特勒领着众人进了一间四方形的房子,那里可以鸟瞰科尼希广场。房子很是壮观,四周的墙壁用皮革覆盖,还有不少花草和各种画。墙上还有个大理石砌成的壁炉,壁炉上方悬挂着仑巴赫画的巨幅俾斯麦画像。不过由于时间的关系。所以这个会议的准备工作极差,导致其一开始便混乱不堪,而且越开越糊涂。首先大家在关于就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权究竟什么时候建立,以及向受到伤害的捷克平民提供战争赔偿的问题上,张伯伦表示关切而且喋喋不休。这令希特勒坐立不安。于是喊道:“我们的时间非常宝贵,不能消费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

于是坐在另外一边的墨索里尼就如何解决捷克斯洛伐克的问题提出了一份书面提案,使会议稍稍有了点儿程序(这份提案实际上是德国人起草的,但墨索里尼将它作为自己的提案提出来)。这份议案主要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权应该被重建,但是不是现在,主要是因为现在的政局并不是十分的稳定,此外苏台德地区必须给德国。至于其他的,德国不想要。也不会要。

针对墨索里尼的提案。英国终于也端出了一份提案。除苏台德公民投票以及要为捷克的新边境提供国际保证等条件外,其余全被接受。至于捷克现在的政府应该采取一种共管的措施。比如波兰和罗马尼亚等国家也可以派驻军队。

到了这里,希特勒已经不耐烦了。他站起来答应了对方的要求,同时建议休会,因为他认为这个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何况楼下已经准备好了酒席;而此时的饭菜已凉了。当然,英法两国代表以要向政府打电话为由婉言拒绝了他的邀请。但站在一旁的季明却觉得,他们无心思出席宴会。“和平是取得了,但名声却遭到重大损失。”英方代表匆匆返回“里吉纳”饭店,法国代表则赶回“四季”旅馆——回去后,他们让人将饭菜送至房间。与此同时,德国人与意大利人则在元首大楼用香槟酒和各种佳肴欢庆胜利。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是彻底的获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