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和琳(2 / 2)

发迹 古龙岗 3567 字 2019-08-13

“纪昀?纪晓岚?”

“是啊。当日阿桂中堂向皇上禀报你所说的避雷针一事,正好纪晓岚也在向皇上禀报《四库全书》的编纂进度,听到此事,突然就讲起他在山西的一次见闻!”和琳说到这里,略有些感叹地看了何贵一眼,“人都说否极泰来,何大人想来也是如此。纪晓岚曾经发配新疆,后被赦还京,途经山西应县,听闻那里有座佛宫寺,寺内释迦塔内供奉有佛祖释迦牟尼的两颗灵牙舍利,便前往一观。说来也巧,那座释迦塔全为木制,高大无比,自辽清宁年间建成,历数百年,多次遭受雷击,却从未出事。本来,纪晓岚也并未想过什么,结果,那天阿桂一讲,他才记起来,释迦塔顶有一数丈高地铁刹,下连八条铁链,自塔顶垂于地下,与你所献这避雷针实有异曲同工之妙……结果,皇上听闻此事,又派人多多查询了一些此类建筑,发现,自古时起,便有不少屋宇的屋脊两头铸有龙头,龙口吐出龙舌,伸向天空,舌根连接着一根根细地铁丝,直通地下……凡有此类设置,都罕有被雷击而起火的!”

“真有此事?”听到和琳的讲述,何贵倒是真吃了一惊。没想到,中国古代居然就有了避雷针,而且还这么早。他还以为避雷针是那个富兰克林首创的呢!可现在看来,这玩意儿还是首先出自中国。

“当然如此。”和琳答道。

“这……这据在下所知,大内似乎许多宫殿的屋脊好像都有龙头……又怎么会?”何贵又有些疑惑地问道。

“是有龙头,可是,却没有连下去的铁丝啊!”和琳苦笑了一声,“何大人,你可知道,你这一献计,可是让内务府又要破费多少?这宫中的许多宫殿,可都要重新修缮了!家兄可是被你害苦了!”

“这……和大人恕罪,恕罪!”害苦了?你们家该又要大赚了才对吧?何贵虽然嘴里谢罪,心里却是门清儿。这年头,凡是宫里头的修缮事务,都是要花大钱的。门上的一根铜钉说不定都敢要皇帝几百两,和珅那么贪的人,在这方面,才不会少赚!

“呵呵,开个玩笑,何大人不必如此。”和琳自然也知道自己的话没人会信,也不矫情,笑道。

“不敢……和大人,既然此事是由纪晓岚纪大人提及,皇上下令细查,在下似乎又没有了什么功劳,朝廷怎么还会给我官职呢?”何贵又问道。

“何大人怎么会没有功劳?没有你开的这个头儿,别人也想不到啊。而且,皇上觉得你这个人知恩图报,忠孝之心可嘉,所以,最后决定封你为主事!”和琳答道。

“皇上恩典!”何贵朝上方作揖道。

“是啊,皇上恩典!”和琳也顺着应了两声,又作势打量了一下四周,便站起身来,说道:“也罢,衙门还有不少事情,和某还得赶回去,就不打扰了!”

“既如此,何某也不就不留大人了。您请!”何贵也站起来,伸手给和琳引路。

……

“何大人不送!”走到小屋门口,和琳转过身来止住了要接着把他送到前门的何贵,笑了一下,又道:“日后到了户部,何大人可要好生‘协助’家兄啊,那样,才不枉家兄向皇上把你从工部要过来的情份啊!”

“这个是应该的,应该的……”何贵连连答道。他本以为,自己献上去的东西跟建筑有关,乾隆要封自己官职的话,应该是到工部才对,可没想到,最后却到了户部,而且,听和琳的意思,还是和珅开口向乾隆要的自己,这么看来,可能会有些麻烦,不过,大体上应该没什么。本来,对他来说,在工部或者户部都是一样,而且,在户部,有和珅这么一个人物在,一开始的时候,他说不定还能过得好一些。

“那就好!”和琳转身,刚迈了两步,却又停下,转过头来,“对了,何大人,在下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噢,您请讲!”何贵连忙答道。

“何大人跟我和府,按理说也应该算是有点儿交情,怎么这避雷针之法,你却交给了阿桂中堂呢?”和琳笑呵呵的,让人一点儿也看不出其内心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