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破镜难圆(2 / 2)

发迹 古龙岗 4280 字 2019-09-29

……

“你们觉得如何?老夫应当如何进兵?”

孙士毅没有真正的带过兵。自从上一次过于轻敌,同意赵连升主动出击,结果害得广东水师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之后,对于军事这一块儿,他一直就有些发怵。可谁叫他领了擒灭英军的军功来着?北京那边儿都以为他有点儿领兵的才能,所以。乾隆也没跟他客气。可孙士毅自己依然没底儿。所以。在接到圣旨之后,立即就派人把和琳跟何贵叫了来。至于那位陆路提督图萨布。则是压根儿没想起来。

“皇上有没有规定让大军什么时候进入安南?”何贵问道。

“当然没有!皇上精通军事,自然晓得行军打仗不能生搬硬套。哪会下这种命令?”孙士毅有些奇怪地看了何贵一眼。自从相识以来,何贵给他地印象一直是文武双通。除了文墨方面,其他各项都比他强的多。怎么会问这种连他这个外行都知道的问题。

“那就好。大帅,依我的建议。你应当将大军在广西集结,之后按兵不动。做出犹豫不决的态势,尔后派人暗暗与阮惠接触,佯装不愿与其交战!”何贵建议道。

“为什么?”孙士毅问道。

“因为阮惠的实力还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这家伙接连打了多场大胜仗,又压下了其兄阮岳,正是锋头正劲地时候,手下地又大都是百战之余的精兵,不好对付。如果我们在这时候强行进逼,恐怕就要面对他最强劲地攻势。就算能取得一定的胜利,也必定损失不小!不符合朝廷地利益!”何贵答道。

“正是。”和琳也点头说了起来:“《三国演义》有这么一段儿。袁绍死后,其子袁谭、袁熙、袁尚为了继承之权相互攻伐,曹操欲趁势而攻,反而把这三兄弟给逼的合兵反击。最后,曹操果断退兵,袁氏三兄弟外无强敌,又自相残杀起来,等他们地实力受到削弱以后,曹操复来,结果一鼓而胜!如今的安南也恰如这种情形。阮惠虽强,然阮岳也并非弱者,而且,还有一个阮侣按兵不动,我们要扶植黎氏,如果强行进军,只会让他们联合起来。可如果我们不进兵,反而做出与阮惠交好的态势,南方地阮岳恐惧我们与阮惠交联,十有会联合阮侣,到那时候,就算咱们不动手,阮氏兄弟也会再次内讧。”

“可这样的话,岂不是要等很久?朝廷就算没有给咱们限定时间,也绝不可能让咱们等到阮氏兄弟打完呀!”孙士毅愁道。他是真的不愿意带兵打仗。

“呵呵,大帅您是官场老将,难道还想不到什么办法推托点儿时间?”何贵笑嘻嘻地说道,“比如:西藏那边的事情还没有解决。万一廓尔喀再来,朝廷岂非要两面开战?巴忠等人虽然已被撤职,可咱们的军队还驻在那里呢,朝廷一向优待西藏,不向那里收税收饷,所以,在拉萨驻军,可是要耗费大笔军费的。”

“这是什么理由?安南跟廓尔喀隔着十万八千里呢!你小子想害我是不是?”孙士毅瞪了何贵一眼,骂道:“我真要敢按你说的这么上折子,用不了几天,皇上就得下旨治我一个‘畏战’之罪!”

“嘿嘿,我就是举个例子,可没真让您用这个理由!”何贵笑呵呵地说道,一脸的奸诈以及……得意。原来,清廷到现在还没有从西藏退兵就是他暗地里“使坏”的结果。因为,巴忠等人用钱贿赂廓尔喀人退兵的消息就是他偷偷匿名寄到北京交给刘墉的。这件事说起来也巧,还是他以前在网上偶尔看到的,本来,具体的时间跟人名他都没记清楚,只记得了一个“廓尔喀侵藏”,可没想到真就用上了。当然了,他跟巴忠并没有什么私怨,这家伙又是理藩院侍郎,在和珅手下,说不定还是一党,可谁叫这家伙以金银贿敌呢?这种丢国家脸面的事情,他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了,自然不能放过。不过,想想因为他那封匿名信中对巴忠贿赂敌人的金银数目描述的太过清楚,害得那些奉命查找匿名信来源的那些刑部与大理寺的官差们以为是巴忠周围的人放出的风声,在查到信件是由广东寄去的之后,却以为那是写信人混淆视听的手段,依然把重点查找区域放到了西藏的那些官兵身上,对广东只是发来一封公文要求协办的做法,还真是让人觉得有些好笑。当然,更好笑的就是那封公文现如今还偏偏落到了他的手上。

“算了。理由我自己想。”看着何贵又摆出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孙士毅也懒得再问,便自个儿揽下了这个“差事”,“可是,如果阮氏兄弟不内讧怎么办?”

“破镜难圆呐!何况,这镜子上本来就还有好几个眼儿……”和琳冷哼了两声,跟何贵互换了一个眼色,接着,两人又一起“嘿嘿”地干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