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议论(2 / 2)

发迹 古龙岗 4536 字 2019-09-29

“啊?!”

“何贵请辞?”

乾清宫。得到好消息的乾隆皇帝可没有外面那些不知底细地人那么兴奋。相反,这位已经八十一岁地老皇帝此刻却显得有些不郁。甚至还有几分恼怒。这让站在他面前的几位满汉大臣,包括刚刚赶回京城的阿桂跟福隆安两人忍不住一阵心虚。可是。皇帝问话总不能不答,所以阿桂只得小心地冒出头来:

“回皇上,何贵说他没本事,虽然表面上没丢朝廷的脸面,可最终还是不得不以通商之诺换取英人退兵。那些英国人狡诈似狐,凶狠如狼,这一次尝到了甜头,不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恐怕还会再来。万一真的来了,那肯定就是他的罪责,所以,他自觉愧对皇上厚恩,不敢再继续为官,偷偷写了这封请辞表章让李恒交给奴才,然后就挂冠而去,回陕西老家去了!”

“这么说,何贵是自觉有罪才走的了?”乾隆问道。

“奴才也不清楚,不过从表章上看,想必就是如此!”阿桂躬身答道。

“那你们说他到底有没有罪?”乾隆沉声问道。

“回皇上,何贵有功无过。”听到乾隆的问话,阿桂首先答道。

“奴才也这么认为!”福隆安也接着说道。

“既然你们都这么认定,想必康安那边儿也不会有异议,那他为什么还要走?难道以为朕是那种有功不赏的人吗?”乾隆突然大声问道。

“皇上,奴才敢保证何贵绝无此意!”阿桂急忙说道。

“那他是什么意思?立了功却自称有罪,他想干什么?还是想要什么?”乾隆接连问道。

“皇上,何贵让李恒带给奴才地除了那份儿请辞表章,还有几句话……”阿桂突然又道。

“什么话?说!”乾隆说道。

“他说:此次英夷之乱为鉴,海疆不可不防,水师不可不建,南洋不-可-不-占!”阿桂郑重地说道。

“老中堂,这前两句话我倒是懂,可是,这南洋不可不占是什么意思?南洋可是一片大海,区域广大无比,如何占据?”一直立在旁边的王杰突然插嘴问道。

“是啊,那么一大片海域,如果要出兵占据,需要耗费多少钱粮,又要出动多少兵马战船才够啊?”协办大学士彭元瑞也跟着问道。

“我大清历来最重弓马刀箭,这驾船航海之事向不擅长。如今英夷既退,其国又在万里之外,想必不会重来,又何必耗费那么大的精力去做那种吃力不讨好之事?这何贵是不是有些杞人忧天了?”同为协办大学士的庆桂也说道。

“那英夷如果真又来了呢?”福隆安突然反问道。

“这……”庆桂哑了。

“皇上,籍由此次谈判,奴才才知道,英夷早就已经征服了印度,也即古国天竺,其地就在西藏之南,濒临廓尔喀,随时可以那里征兵数万。”阿桂又向乾隆躬了躬身,接着暴出了另一个消息:“那英使马尔戛尼自称孟加拉总督,所辖之地正是印度一支,刚好也与缅甸接壤!”

“竟有此事?”王杰惊道。

“没错。在与英夷谈判之时,正是因为何贵提及要由西藏、缅甸出兵印度,那马尔戛尼才不得不屈服下来,要不然,他们才不会这么简单的就只是要求咱们通商了事儿。他们地那些条件……”福隆安顿了一下,依旧是一脸愤愤:“想起来就让人冒火!”

“这么说来,这南洋真地一定要占了?”王杰问道。

“可如果英夷不来,咱们不就白费力气了吗?依我看,还是加强沿海诸省海防为要,南洋之事还是暂时不要考虑的好。”庆桂想了想又道。

“阿桂,你觉得呢?”乾隆又向阿桂问道。

“皇上,奴才以为,此事您还是应当召和来问一问!”阿桂有些神神叨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