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是,有些人让他们不安分了。
因此,舆论界隐隐有几张嘴在哪里瞎嚷嚷说什么‘先太妃(粟氏)诞陛下及淮南(刘荣)、江都(刘阏)有功社稷,宜当追封为太后,以太后之制,起陵邑,以合汉家祖制’。
说真的,他们也没嚷嚷错。
讲道理的话,粟氏确实可以追封为太后。
但问题是,现在薄太后还活着呢!
追封了粟氏,你让薄太后如何自处?
没看到太宗的生母,故太皇太后薄氏薨后,只能去南陵,跟太祖高皇帝隔河相望?
而且,便宜老妈死的不明不白。
她要是追封为太后,那这史书就要问了“孝x皇帝粟太后死因到底是什么啊?”
然后皇帝老爹恐怕要被后人非议一千年。
作为儿子跟继承人,刘彻这个皇帝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还有个关键问题是——粟氏跟薄氏,到底谁去阳陵与先帝作伴啊?
这些问题,哪一个是好对付的?
所以,刘彻索性也就丢到一边了,懒得去搭理这些家伙了。
反正,他们也就是跳一跳,等跳够了,发现皇帝没有搭理,也就会自动消停。
但刘彻不搭理,不代表东宫不搭理啊。
东宫的薄太后是个要面子,同时性格柔弱,很顾忌舆论的人。
听说了这些议论后,就跟刘彻提出,想要迁出东宫,去阳陵守着先帝陵墓的意思。
这怎么能行?
传出去,刘彻马上就要被人按上一个‘忘恩负义’‘刻薄寡恩’的名头。
更何况,薄太后在东宫,多少能制衡窦氏,也能在朝堂上让窦氏外戚安分一些。
不然窦太后不处罚,还有个薄太后能关他们小黑屋。
所以,刘彻费了好大力气,才安抚下薄太后。
假如这个事情,只是让刘彻心里不舒服的话。
那么另外一个事情,就让刘彻感觉很生气了。
在匈奴发生的事情,在数日前,通过云中郡,来到了长安。
刘彻看了报告后,起先笑得差点肚子疼。
军臣居然学起他来,玩起了山寨?
这让刘彻真是嘀笑皆非。
神棍可不是好装的!
这可是一把双刃剑,装的成功的话,像刘彻这样,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自然是能凝聚人心,团结国内派系和各个利益集团,同时强化中央集权。
但,假如遇到了挫折,譬如说严重的军事失败。
那么,皇帝的新衣就要被所有人看破。
同时,因为‘受到上苍与先祖庇佑的单于or皇帝也败了,那这是不是证明了我们的文化、制度、宗教甚至人种有问题啊?’
而一旦产生这样的怀疑,那么,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也就要完蛋了。
自我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去,必然产生名为‘自卑’的果实。
而刘彻毫不怀疑,几年后,当汉军出塞,匈奴人必然要碰个头破血流的这个事实。
但是……
虽然刘彻是这么看的。
但朝臣们跟舆论界却不这么看。
这些家伙一听匈奴单于也得到了神明的加持,顿时慌了神。
对匈奴战争的必胜信心也因此下滑,有些家伙干脆就又跳回去当主和派了。
这让刘彻真是郁闷无比,真有种把这些家伙抓起来,好好教育教育的冲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