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直接撞沉(2 / 2)

然后,13号,大船来了,午夜场直接干了1000万,首日开画,也就是4月14日,单撸了1.22亿元…</p>

超过《变形金刚》的1.15亿元,创造国内单片单天的票房纪录。</p>

15号,单日再收1.1亿!</p>

两天时间,票房2.4亿…</p>

关键排片只占了44%,票房占比88%以上!</p>

《无名之辈》立刻就蔫了,14号当天票房只有800万,15号,干脆只有700万出头…</p>

到了工作日,《泰坦尼克号》单日依然有6800万…</p>

《无名之辈》…580万,跌幅很小啊,但你看成绩,连人家零头都没到!</p>

服了!</p>

情怀加3D的力量无人能挡——《泰坦尼克号》是中国引进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特别宏大的好莱坞大片,当年的观众对电影有感情。</p>

宁昊+葛大爷,完全不够看的!</p>

此片全球范围内都没大爆,除了中国大陆。</p>

很多人不解,怀旧消费,国内电影不是没有,《东邪西毒》、《新龙门客栈》都修复上映过,但是没有一部有太好的成绩。</p>

其实,即便是沈林也不了解…</p>

宁昊郁闷坏了!</p>

《无名之辈》直接被大船撞沉,本来意气风华的,大船一上,排片虽然依然有30%,但票房直接断崖式下跌!</p>

关键,《无名之辈》口碑不错,很多媒体现在改口称宁昊孤胆英雄,死的光荣…</p>

就草了…</p>

截止20号,《无名之辈》上映16天,票房磕磕绊绊的到了4.3亿,现在别说十亿了,五亿都难!</p>

《泰坦尼克号3D版》上映六天,累计票房过了五亿…</p>

鬼知道怎么回事。</p>

……</p>

回到北京,宁昊接受记者采访,当然谈到了《泰坦尼克号》。</p>

“中国电影有不同于好莱坞电影本身的特质,这么多年,虽然我们在电影工业的制作水平上是有不足的地方,但是中国观众对于自己这方水土上的文化和生活的感受,不是一个《泰坦尼克号》就可以满足的。”</p>

“电影面前人人平等,观众宁肯选择外国导演拍的有诚意的旧片,也不愿意花钱去看国内导演为了圈钱拍的新片,我觉得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自己…”</p>

说的很对,很冠冕堂皇…</p>

宣传嘛,虽然媒体把你塑造成对抗好莱坞的勇士,但你自己不能这么自以为啊!</p>

而且…</p>

《无名之辈》就是输了…</p>

观众就是愿意看,你不能拿枪抵着人家,让人家买票:“傻逼,这才是好电影!”</p>

但当天晚上,他就找了沈林抱怨:“我托人搞来院线数据,然后发现看电影的大部分人不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基本都是二三十岁的看过原片的年轻观众,就你说,他们明明熟知剧情熟知故事,为什么还要买票?”</p>

肯定不服气嘛!</p>

沈林已经拍完《智取威虎山》,正在研究《勇往直前》的宣发,接到电话,愣了一下,然后道;“可能…可能是因为3D?”</p>

“你看了没?”</p>

“…没呢…”</p>

“别去看,就那3D效果,照着《阿凡达》差飞了!”</p>

《泰坦尼克号》虽然吹嘘2.9D,但效果确实很差劲,因为一开始是2D胶片拍的,根本就没想到过这么多年后会再用3D去表现,很多镜头都不是为了表现3D视觉效果而拍的。</p>

3D也没有必要。</p>

卡梅隆去年还说‘后期转制的3D不是真正的3D’,今年就拿了老电影转3D上映了…</p>

关键网上很多人说什么‘重温经典才是重点嘛…3D不3D的都不那么重要’、‘电影是好电影,所以,3D 效果也许不太重要’…</p>

那为什么国产电影这么在意3D效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