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黄巾初定(2 / 2)

天烽 碧海情深 16920 字 2019-08-28

李政一马当先就与董方成战在一处,仅仅两个回合董方成就心念不好:“这人怎么如此厉害?”于是趁换招的间歇问道:“你们是哪里的官军?为什么我从来都没有见过!”李政闻言从容一笑回答道:“幽州玄菟郡郡兵!”说话间一刀砍在董方成的胸口留下了一个两寸长的口子。“不可能!那玄菟我曾去过!决没有你等这样的郡兵!”说完一刀砍向李政的右肩,被李政架开。“可能吧!这都要拜我们的高太守所赐!”话音刚落又将董方成的左臂砍伤。“你们的那个高太守来了吗?”董方成仅剩招架之力。“当然,我们的太守大人从来都是与士兵同甘共苦!你看太守大人正在向这边杀来!”随后“噗”的一刀砍在了董方成的左肩,董方成借机扭头向东边望去他看到了那个少年!那个曾经在玄菟有过一面之缘的少年!

这吃惊的一望让董方成在一瞬间失去了戒备——“噗”——李政的刀已经将董方成的后辈刺穿,穿过胸膛的刀尖还在滴着鲜血……董方成被这穿身之痛惊醒,他猛力一甩摆脱了李政的刀后,靠着最后的一点气力拨马奔向张角。在另一边战斗的张角看到自己的爱徒胸前满是鲜血不由得大呼一声:“方成!你……你这是怎么了?”随后也夹马奔向董方成……扑通一声董方成倒在了张角的怀里,张角含着泪说道:“方成!你这是怎么了?”

“师傅,方成再也不能跟您……跟您……救世了!您的……养育……之恩……之恩……来生在……报了!”

“方成!不要再说了,我马上做法……”

“来不及了……师傅!”说着说着董方成的嘴角吐出了鲜血。“我……跟您说……说过的……那个人……他……他……来了!”说完这句话董方成呕出了一大口血,立时决气身亡。

张角对着天空大吼道:“方成啊!”

此刻张角已经被骑兵围了起来,并且同时被近百支强弩指着。董卓的步兵已经在张角和黄巾军大部之间形成了一道隔断带。那张角也是一条汉子,看到逃生无望,遂勒马回头,对着张飞叫道:“叫你的长官过来!我有话说!”那张飞被张角那种气质所震慑,不知该如何处理,只能在其对面停马,怒目而视。

这时高勇已经赶了过来。那张角看到高勇,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只见这少年天庭饱满,双眼炯炯有神,有着囊括天地的英气。许久方才回过神,说道:“难道你就是方成说起的那个人?可否报上姓名?”高勇也打量了张角,果然是:朴素衣着貌不平,一生坎坷心难驯。兄弟三人同举事,天地人公大将军!

遂开口道:“我乃幽州玄菟郡守,高勇!”张角微微一惊,说道:“我曾听人说起,那玄菟郡守到任一年就使治下百姓安居乐业,仅用三千铁骑就大破鲜卑一万骑兵,善待俘虏,不嗜杀伐。如今一见却是如此年轻,当年我徒方成曾在玄菟见过一个相貌奇特之人,之后便久久不能忘怀。想不到如今已是一郡之长!我曾习相面之术,今日观你容貌便知数年之后,你必将天下无敌!也许到那个时候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我的理想也许……”

高勇看着张角,淡淡说道:“你的道路也未尝不可,只是你的第一步便已经走错!所谓一步错步步错,假使你能够成功也只能够暂时减轻官吏贪污、农民无地的状况。看看你们的所作所为:杀官吏、烧官府、破坏土地田庄!这些与强盗有何区别!”张角略微思索,昂然道:“说的不错,可惜我不能够早一步遇到你,也许就不会枉死这么多人!我知道今日我已必死无疑,但是我有一个请求,希望高郡守能够答应。”高勇看到张角那英雄末路、视死如归的气势,也是豪气顿生,说道:“我能做到的,一定办到!”张角看到高勇眼里得真诚,高声道:“好!是你的话,我放心。我只是希望你能够给我手下的这些人一个活路,他们都是贫苦无依、饱受压迫之人!”高勇大声道:“好,我答应你,只要他们放下武器,投降于我,我会给他们土地、房屋、还有幸福的生活!”张角看了看高勇,又看了看手下众人,大声说道:“弟兄们都听到了吗!大家跟着高太守,没有错的!这是我最后的命令,放下武器,向高勇军投降!”说着伸手抽出宝剑,仰天长笑:“我这一生命运坎坷、时运不济!悔不该不听仙人的指点,才至有此下场!”(PS:授予张角奇书的是南华老仙,并且曾经警告过他此书仅能够用来济世救人,不准心生邪念!否则必将惹来杀身之祸。)

高勇看到眼前这个一手挑起农民起义让东汉政权名存实亡的人不由得心生感慨,朗声道:“人生匆匆数十年,风雨潇潇落胸前。手提神兵匡社稷,纵马扬帆战四边。待得天下黎民富,携美隐居群山间。生时当为众人杰,死后仍争群鬼先!”

张角听完不由得高声赞道:“好!不愧是敢与天地争锋之人!生时当为众人杰,死后仍争群鬼先!哈哈哈!死后仍争群鬼先!”说完挥剑自刎。那些还在不断向这边涌来的黄巾民众见到他们的大贤良师自杀而死!顿时痛哭流涕!哀号遍野。

张角的亲兵见状,哭叫着:“天公将军,我们马上就来!”纷纷拔刀自刎。高勇默默地看着,回身说道:“他们都是勇士!厚葬!”

受降黄巾余众非常的顺利,由于有张角的命令,从广宗突围出来的大部分黄巾军都对高勇军投降,只有一支追到并州的黄巾军没有接受投降,而是进入并州。他们的首领是褚飞燕,后改名为张燕,也就是后来黑山军的首领。

那些逃跑的也纷纷回来。这一次初步统计俘虏十二万有余,加上妇孺差不多有十五万。至此冀州、幽州的黄巾军已经基本被肃清。当张角战败自杀的消息传到张梁张宝那里时,二人大哭,张梁哭至吐血,张宝哭至晕厥。

高勇命人将黄巾俘虏编号入队后,先饱餐一顿,第二日押往三郡。同时将张角的首级快马送给朝廷,当然也不忘将功劳让予董卓。只是在黄巾俘虏上含糊其辞,董卓既然凭空拿了功劳,也就不好再说些什么。

这一夜,高勇为董卓设宴,打算会会这个把汉室江山彻底葬送的人。

“这一次真的是多亏了贤弟,我董某人一定不会忘记救命之恩的。”这董卓一进帐就开始说话了,还叫高勇为贤弟,其实他的心里还是瞧不起比他官小的人,不过能叫贤弟在董卓看来已经是很给面子了,记得他会刘备时,听到刘备还是白身,马上就变了脸,差点被张飞教训。

高勇观察董卓:油面红光心体胖,堆堆赘肉缠腰间。若问此人何功绩?葬送大汉手里边!看到满面红光的董卓,心理暗暗发笑,知道要想天下大乱还真得靠着这个打仗不行逃命一流的人,而且现在势力弱小也不好得罪。于是也笑了笑,说道:“董大人折杀我了,我只不过是来的凑巧而已,这消灭黄巾的大功还是董大人的,相信不久朝廷的嘉奖令就会下来,这里我先恭祝董大人高升了!”那董卓一听哈哈大笑,脸上春光灿烂,说道:“这功劳也有贤第的一份。哈哈哈!”这董卓笑得肆无忌惮。高勇无奈,只得赔笑道:“他日董大人高官得做,骏马得骑,可不要忘了我这个玄菟小吏啊!”

“不会不会,我董卓岂是那等忘恩负义之人!他日我董某若是高升一定不会忘记贤弟的。”高勇趁机问道:“董大人,你看着黄巾俘虏的事?”董卓还能不明白,哈哈一笑,说道:“全由贤弟做主!全由贤弟做主!朝廷那边老哥自会替贤弟说话的。”高勇一看目的达到,也就高兴的陪着董卓喝酒。

第二日,在黄巾俘虏的面前,高勇为那些勇士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一千名骑兵在两边排成了整齐的方阵,所有人都将战刀握紧摆于胸前。在这些骑兵之间是那些抬着棺椁的俘虏,高勇命令号手吹响了号角,这一切显得是那样的悲痛!看着那些忠勇的壮士棺椁,高勇高声喊道:“送勇士上路!”随后一千骑兵同时高喊:“送勇士上路!”

这些举动深深地感动了那些俘虏,就算是有天大的仇恨也会在这样壮举面前冰消瓦解。

黄巾军中有人为张角刻了一个木头缝在尸身上,混在那些勇士中一同下葬,高勇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些黄巾俘虏也明白高勇能够做到这个份上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也是杀头的罪啊!所以那些俘虏在葬礼之后也就安心的跟着高勇了。

刚刚将俘虏送走,皇甫嵩便引兵前来。高勇与董卓急忙出帐相迎。皇甫嵩果如高勇所想,威严肃穆,面容俊朗,却包含有那么一点点迂腐。高勇正在暗自摇头,突见皇甫嵩身后闪出一人,此人身长七尺,细眼长髯,俨然有王者之度,他身后一杆大旗,上书:都骑尉*曹!

高勇啧啧称奇,以前心中的半个枭雄竟然就在眼前。再次仔细打量,这曹操果然不同凡响:戎马一生安邦智,雄踞北方展翅鹏。三分天下开乱世,才略无人敢争锋!(PS:最后一句说明曹操的心胸比较小。)其双目精光四射,身上铠甲明亮、衣饰鲜明,气度非凡,显示出超越常人的精明。高勇一边打量一边微微点头,心道:“这曹操很有可能是我统一天下最大的障碍!我得找个机会除了他!”此刻杀心已定。

这时那曹操也在向这个方向看来,初见董卓,看到那一脸的谄媚就有些恶心,不由得转眼望向董卓身后,突然见到一个少年也在偷偷打量自己,不由得大奇,便也打量这个少年。这少年浓眉阔目,天庭饱满,双眼有神,气宇轩昂,隐有王者之风,帝王之气。曹操看的心惊!暗道:“哪里来的这样人物?如此气魄,当真英雄!”见过了礼,便来到了中军大帐。

入帐落座,皇甫嵩首先开口:“董大人,听闻你已经将黄巾贼首张角杀死,那定然有大量的黄巾俘虏,怎我进得营寨却不见一人?”董卓有些心虚,想不到这皇甫嵩如此眼尖,不由得心下发慌看向高勇。高勇也是微有惊诧,但却面不改色,回答道:“皇甫大人,这黄巾贼匪多达数十万,而我们只有不到一万人,仅凭这区区万人能够击溃黄巾杀掉匪首已实属不易,如何能够俘虏他们?还望大人能够体谅下官的难处。”

那皇甫嵩似有不信,说道:“既然如此为何不速速剿清余匪?还要在此耽搁多久?”高勇实在是有些生气,这个老家伙明明就是鸡蛋里面挑骨头,便也没有好气的回答道:“大人明鉴,我等苦战数日,人困马乏,正需修养,如若一味蛮战,当死无葬身之地!”那曹操见到气氛越来越紧,两方面都有了火药味,而且心里明白高勇说的不错,就急忙打圆场道:“皇甫大人,我也觉得剿灭黄巾并非一日两日之功,我看董大人这里也休息了几日,不如我们明天就开始讨伐黄巾余孽!”那董卓感激地看了看曹操,也附和着道:“我也正有此意!皇甫大人我们明日一同讨伐黄巾余孽,我当为先锋!”

散会后,高勇回到自己的营帐,对戏志才说道:“这里我们已经无法继续待下去了,那皇甫嵩并非善类,我等还是早早离去为好。另外我还要到南方去一趟,希望戏先生能够与我一同前往。”戏志才感激地看着高勇,心中明白,高勇已经将自己看作心腹,遂开口道:“主公,我有一计可以从容脱身,只需如此如此!”高勇听完说道:“妙计,有先生相助,我无忧矣!”

突然卫兵来报:“大人,都骑尉曹大人求见!”

“好快啊!”高勇轻声说道,“戏先生我们一起去会会这个曹操!”

“哎呀!原来是曹大人,在下有失远迎,恕罪恕罪!来里面请!”高勇有些调皮的说道。那曹操也是经验老道,不紧不慢的拱手说道:“岂敢岂敢,冒昧前来该受叨扰之罪。请!”二人进入营帐,曹操刚一入帐就注意到了高勇身边的戏志才,不由得惊讶起来:“高大人,这位是?”

“此人乃是我的五官掾署戏志才!”高勇介绍到,戏志才也立刻上前见礼:“见过曹大人!”落座之后,高勇首先问道:“曹大人此来所谓何事?”曹操大有深意的望了高勇一眼说道:“一直以来我都听说那玄菟、辽东苦寒之地,人烟稀少匪寇横行,还有乌丸的时常劫掠。如今看到高太守带来的这三千骑兵各个身经百战,把如此劲旅带出玄菟……万一那乌丸来袭,而这边又远在千里之外,恐怕……”

高勇听到曹操如此大有文章的话,心里更加佩服。这番话明着是在为高勇担心,暗着则是在刺探高勇的军情!于是稍加思索回答道:“多谢曹大人为我玄菟担忧,不过现在正直播种时节,那乌丸如果在这个时候前来劫掠,恐怕等到秋冬之时它们就要被活活饿死了……哈哈!”曹操听到此言有些尴尬,继续说道:“我今天此来还有一事不明请高太守指点!我观太守大人的军兵个个强如虎、猛似狼!不知是如何训练出来?能够透露一二?”

“哈哈!曹大人说笑了,他们不过是打的仗多了些,吃得苦多了些。同样的受的罪也多了些,要知道在苦寒之地没有过硬的本领是活不下去的。”

“想不到这边远之地还有如此多的好处!以后有机会我一定前去看看!”

“求之不得!”……

曹操离去之后,戏志才小声地说道:“不愧是主公重视的人,这个曹操却是一个身藏不露的人。言谈之间尽显聪睿之智!主公将来不可不防!”高勇伸手摸摸鼻子说道:“戏先生知道曹操的评语吗?——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黎明时分,曹操早早睡醒,却听到帐外已有马嘶之声,略感奇怪,便起身到帐外看看究竟。那马嘶之声是高勇军营寨发出的,曹操沿路走了过去。但见这些士兵身穿奇怪铠甲(锁子甲),里面再用皮甲衬底,最外面是一种奇怪板甲,此甲通体漆黑,不只是何物所铸。其实这种也是板甲,本来轻骑兵在外边是皮甲,但是后来经过实战,发现这种皮甲防护力太弱。于是高勇就与郑浑商量了一下,便用制造重骑兵的重装板甲的工艺,生产了这种轻装板甲,其重量略重于皮甲,但是防护力却提高了近一倍。只是由于板甲的厚度大大缩小,导致这种轻装板甲的成品率过低。重板甲的成品率较高大概每十件成七到八件,可是这轻装板甲只有三到四件,其单件成本反而高于重装板甲。

曹操大奇,心中暗道:“他的军兵装束怎的如此奇怪!昨日没有留意,今日一见这铠甲就算洛阳禁军也不见得有,他们是怎么弄到的呢?”曹操走的靠近了些,又发现了一件怪事。这些士兵肩头、臂侧都有饰物,正待细细观察,忽见营中有人走了出来,定睛一看原来是高勇,曹操走了过去,笑着说道:“高郡守,操不请自来,请恕冒昧之罪!”高勇一笑,说道:“岂敢,岂敢!可是因为我军的嘈杂打扰了曹大人的休息,如此该是我请罪啊!”那曹操也不理,马上转移了话题,“高郡守,我见你麾下士卒装束怪异,这甲胄甚是奇怪,不知是如何得来?”高勇看到曹操的眼神就知道他来的目的,便微笑着回答道:“这些都是打败乌丸蛮夷的战利品,一般甲胄而以。呵呵!”曹操可不傻,一见这甲胄就知这甲对于箭矢有非常好的防护力,而且活动轻便十分利于骑兵机动,又有相当的防护兵刃砍刺的能力,但见高勇不大愿说,也就不在追问。只是下定决心:“既然他能够从乌丸手中抢来,那我便能够买来。”

“高郡守,操还有一事不明,这肩上、臂侧的是什么物事?”高勇听完乐了,说道:“曹大人,这是我为了方便管理而发明的,你看这肩章代表他们的军衔等级,这臂侧章代表他们所属部队。”曹操一听,立刻就知道这是管理军队的好方法。

要知道当时的军队基层管理十分的混乱,普遍采用部曲制。一般小的战事倒也没有什么,可是一旦发生了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的大战那就很容易混乱。所以部曲一般只听一个将领的命令,即战斗时能够列出阵势就可。在部曲之中还有伍长什长等等,不过在没有很好的训练得情况下,基本上一个冲击就会变得混乱不堪。如果能够将下边的兵卒组织起来,就能够如臂使指,部队的战斗力也会得到大幅提升。

曹操马上接着问道:“可否详细说明?”说完曹操就有些后悔,毕竟这属于机密。可是高勇却毫不在意,淡淡的说道:“这肩章都采用红底黑条,其中只有一个细黑条的是新兵,二条的是下士,三条的是中士,三条一个横杠的是上士,宽布条并且上面只绣有剑和盾是士官长,如果其上是一个横杠,那就是少尉。至于臂章吗,你看这上面绣的是人的上身与马的下身的合体(PS:人马座),而且此人拉弓准备放箭,代表这是轻骑兵,而且随时准备战斗!向那个臂章绣着帐篷的就是勤务兵,绣着鹰是侦察兵。”曹操大悟,心中惊讶更甚,现在他明白为什么这几千人马能够击溃那数十万黄巾军。

天大亮后,各营已经整备完毕,开始出发。曹操看到高勇军军容整齐,五马一行,齐步迈进,就知这骑兵战斗力非同小可,正在打算一会开战时仔细观察。突然一骑奔入高勇军中,不久,高勇来见皇甫嵩,说有乌丸骑兵犯境,需要马上回援。那皇甫嵩正看高勇不顺眼,巴不得他走,这样正好,也不挽留。高勇向董卓、曹操告辞后,领兵往北而去。曹操心中有些惋惜。

不久,刘备到达朱隽处,受到朱隽的欢迎。次日,以刘备军为先锋,进攻张梁张宝,大破之。其后张梁张宝退入阳城。张梁利用妖术击退刘备军,险些突围成功。朱隽与刘备用猪血、狗血等破掉张梁的妖术,将其彻底困于城中。不久张角兵败身死的消息传来,张梁张宝两人大哭,并在城中为张角发丧。朱隽继续攻城,不久张梁手下叛变将张梁杀死后开城投降,张宝死于乱军之中。

到十月,三股黄巾主力尽数被消灭,仅余几股还在活动。至此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告一段落,而另一个乱世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