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奇袭洛阳(上)(2 / 2)

天烽 碧海情深 7792 字 2019-08-28

吕布心叫不好,果见大腿甲胄被割断,离面是一条两寸长的剑口,血肉外翻!他心急之下用戟尾狠砸赤兔马,赤兔马吃痛一溜烟跑回了虎牢关内。

吕布刚离开,刘备就听到张飞的大嗓门:“兴元、仲康真是晦气,又让这个三姓家奴跑了!”随后高勇笑道:“三位别懊恼了!这也是没办法啊!那个吕布气势汹汹的杀来!看到你们后不知怎么便落荒狼狈的逃走……唉!”

刘备急忙上前抱拳相谢道:“多谢贤弟相救!为兄……都不知说什么好了!”

高勇伸手制止道:“我们都是盟友,没有什么谢不谢的!倒是没有公孙别驾的率先进攻让西凉铁骑无法排成阵型,我的骑兵还真无法完成战果如此辉煌的突击!”

刘备待要细问此话何意时,却见高勇催马奔向关前。

公孙瓒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不仅没有占领关门,还被吕布杀了十余个人后安全返回了关内。

很快其余几路诸侯兵马也全部赶到,趁着刚刚取胜的高昂气势,王匡、乔瑁、鲍信、袁遗、孙融、张杨、陶谦七人各自指挥本部兵马开始向虎牢关发起了正面进攻。

鼓声隆隆中,联军步兵顶着矢石举着大盾抬着云梯跑向墙下。因为虎牢关城墙高大,进攻时普通的弓箭根本派不上用场。一时间,关墙前喊杀冲天,滚木擂石、热油箭矢源源不断的扔下,联军伤亡迅速增加,却没有多大进展。

很快,袁遗发现公孙瓒回来后便忙着收集残部,而高勇仅仅是让骑兵进行了一次冲锋之后就在一旁观看,他根本就没有将步兵带来。自以为聪明的袁遗立刻明白了什么,急忙下令让自己的部曲缓慢的退回来。

不久,其他的几个人也发现了这情况。于是刚刚还气势如虹的齐心进攻转眼便化成了争相撤退!直看得关上董军莫名其妙!各路诸侯也是心怀鬼胎各自引兵回营,只有孔融颠颠跑到高勇面前质问:“大家同为盟友,高太守缘何不发兵进攻?”

高勇却是神秘的一笑,安慰道:“孔太守放心,我自有妙计攻下此关!那有何必让我们的士兵无辜送命呢!”

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再加上今日龙骑兵的冲锋严重的打击了董卓军的士气。董卓回到营帐后便闷闷不乐,不停的唉声叹气。

李儒见状,劝道:“丞相,我看今日关东诸人只有高勇最强,不如我们将他拉拢过来,这样丞相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董卓痴痴的望着手中的宝剑,颇无奈地说道:“难矣!我很了解高勇的为人,既然他肯来,就表示他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们这一次凶多吉少啊!”

帐内众将均默不作声,不久张济建议道:“丞相,我们手握雄兵二十万,等明日我们就率大军主动进攻他们的营寨!或者趁夜偷袭……”

“匹夫之勇!”董卓大骂道,“你问问李肃是怎么败的!华雄是怎么被捉的!还敢出战?我看你是活腻了!”

一边的李儒急忙插嘴道:“丞相,温候新败,兵无士气。不如我们赶紧回到洛阳,将皇帝迁往长安。现在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认为这里‘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丞相迁回长安,方可无虞。”

董卓大喜,说道:“亏得这番话,否则我真不知该怎么做!”然后连夜带领吕布回到洛阳,后找齐朝廷百官,董卓便说出了迁都的打算。

司徒杨彪当即出来反对道:“长安残破,况且朝廷丢下祖宗陵墓而迁于别处,这会让天下百姓不知所措,导致天下大乱,再要平定可就难了!”

董卓怒道:“你要阻挠国家大计?”

太尉黄琬也出来谏道:“迁都万万不可。当年王莽篡汉,更始之时长安就被破坏殆尽,房屋残破,百姓稀少。如今要舍弃这宫殿而去荒城,这万万不可!”

司徒荀爽也说道:“丞相迁都,定会搅的百姓不安!”

董卓大怒,当庭就将三人贬为庶民。有了前车之鉴,其他的官员也就不再多说话了,毕竟现在在洛阳董卓是一手遮天的。

退朝后,李儒对董卓说道:“丞相,迁都的事情务必尽快,现在虎牢关战况紧迫,关外叛逆越聚越多,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如今我们缺少钱粮,不如就地取之。现今这洛阳的富户极多,不如我们找个借口统统没收!这样也好去长安享乐。”董卓听其言,一边派遣张济领兵五万镇守虎牢关,一边开始准备迁都事宜。

董卓首先就是将那些大臣统统的看管起来,然后与献帝及其后妃一并在自己的监督下压往长安。留下李肃、樊稠带领三万军兵处理洛阳百姓迁徙的事情。

初平元年二月上旬,汉献帝被迫与董卓一道迁往长安,在看了最后一眼洛阳后,汉献帝沮丧地坐进了车里,眼泪缓缓地流了下来。那些朝廷百官就要倒霉的多,不但没有车坐,还要在凶恶的军兵的鞭笞下踉踉跄跄的走向长安。特别是司徒王允,极其的后悔没有听鲍信的话除掉董卓,才导致现在这种寄人篱下的窘境。

虎牢关外,八路诸侯连续几日佯攻虎牢关。何谓‘佯攻’?乃是众人为了保存实力而为之!可是当传来皇帝被迫迁都长安之后,曹操再也坐不住了,他不断地催促袁绍速速进兵,同时派人让这边进攻虎牢的九路诸侯加快速度。

孔融自上次被高勇劝慰之后,凭借对高勇一直的信任便没有多说什么。只不过他每日面对各路诸侯应付检查般的无力进攻而越来越痛心。当收到曹操的书信后,他连夜来找高勇述说忧国之事。

“高太守,我十分相信你的为人!现在董贼已然逼迫皇上迁都,如果我等再不拿下虎牢,只怕……高太守我知你的步兵异常强悍,还请……”孔融苦闷地劝说道。

高勇看着忧国忧民而面容憔悴的孔融说道:“孔太守,你也不是不清楚联军众人均各怀鬼胎,每每作战只顾保存自己实力,不顾国家大义!我并不是不想进攻,而是我手下这五千步兵乃是我的全部战力,必须要将他们用到关键之处!而且紧靠这些人马还不足以攻下虎牢关!”

孔融奇道:“是不是就是那日高太守所说的妙计?”

高勇点头承认,说道:“我需要的东西经过这几昼夜的加工,今晚已经完成,明日便可以让孔太守看到!放心,不出十日,定可以拿下虎牢关!”

孔融半信半疑地点点头,又遥遥头,大有深意地叹了口气,无奈道:“联军?……讨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