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峥嵘岁月 第九章 逐鹿中原(23)(2 / 2)

天烽 碧海情深 5912 字 2019-08-28

“怒火准备完毕!”

娄兆笑了笑,指了指城外奔至三百丈内的匈奴骑兵,“老弟,看焰火了!”

“竖盾防御!床弩射,怒火烧!”

砰几乎齐刷刷一声响,上百部床弩动齐射,轮胳膊粗细地巨箭斜斜射向天空,它的任务最简单,一是杀伤敌人,而是落地后可以成为迟滞敌人撤退的屏障。

床弩之后,头顶再次腾空一批炮弩箭,高高的飞入天空。而在城上,火绳燃尽地怒火连珠炮终于在匈奴骑兵冒死冲杀到城下时威了!

一道道烟雾、一道道火光、一道道死亡催命符!如此景象,早把匈奴骑兵吓得半死,即使不信鬼神,也知道自己小命行将不保!

怒火乱射,没有固定的目标,没有固定地轨迹,射哪算哪,落哪算哪,砸到谁算谁倒霉。如此一来,倒把习惯于躲避箭矢的匈奴骑兵彻底摆平了!

有规律可怕,没有规律更加可怕!

连绵不绝的爆炸声好似新年的爆竹,眨眼间硝烟弥漫战场,床弩仍在泄,炮弩亦在遮断,城上弩兵纷纷上前,举起狙击弩将幸存下来的敌人挨个点名……

有条不紊、从容不迫,能将战争打到这种地步,堪称艺术!

眼见于此,别说匈奴,就算应)也心中狂震。异地处之,他也不敢打包票能攻得下如此坚城!机步师有炮弩不假,可这里还有神武将军呢,挨个点名就够自己喝一壶的,更何况怒火、床弩无一不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除非拿人命填,否则……想到这些,应晟真替匈奴感到可悲。

一番蹂躏,匈奴兵终于崩溃了,不知何人怪嚎一声,引得整个前锋疯疯癫癫地向后跑去……此刻,匈奴中军处才传来姗姗来迟撤退号角。

“轰!”

神武将军的点名仍在继续,每一下都让胡掖狼骨心头振颤,尽管退到千丈开外,仍会举目前往,直到确认弹丸落在前方才长出口气。

前后仅一个时辰,声势浩大地进攻戛然而止,匈奴狼狈退回,远远的在三十里开外扎营。收拢族兵后胡掖狼骨立即清点,方才悲哀地现,一次连城墙都没摸到的进攻竟然伤亡五千余人!

一段插曲就此结束,可带来地影响却极为深远。

是日,按照部落大小划分进攻地域的匈奴兵马陆续抵达。除马邑外,其余城池未生激战,倒是斥候之间交战数百次。

最倒霉的还是左谷蠡王大且渠,因被张辽阻击,足足比别人晚了一整日,算是成为此次最大的笑柄,搞笑指数大大盖过胡掖狼骨。张辽及其指挥的第六龙骑军,也由此在匈奴部落之间传开:宁惹草原狼,莫碰粘张辽!可惜,这句短语即将在一个多月后应验,那时的匈奴人方才真切感受到这句话的威力!

十一月三十日,匈奴各部兵马基本就位,最慢的大且渠也抵达弹汗山附近。此时的弹汗山早已在高勇军的经营下修筑成了碉堡要塞群,从半山腰往上可见大小堡寨十余个,地势上遥相呼应,内里地道连接,运兵快捷。为对付匈奴,又临时布置无数陷阱。山顶已然被掏空,改建成巨大的仓库,皆砖石水泥结构,抗打击、防火、防水,储备有足够五万人吃喝一年的粮草。仓库以精钢大门封堵,内嵌六把铁锁。即使某一天弹汗山丢了,敌人也取不走一粒粮食。

大且渠抵达当日,驻守此地的管亥便接到消息,当即亲率师属骁骑、旗卫两营动突袭,借助张辽的东风,又灭掉大且渠一个百人队,来去如风,杀得匈奴无人敢追!返回山上,管亥即令封山,各部进入战斗岗位,大小堡寨严阵以待,只等匈奴主动送死。

大且渠好不容易压下的怒火再次被管亥撩拨起来,不顾属下劝阻,准备点兵一万佯攻弹汗山!

可就在此时,数声炮响如惊雷滚过天空,随后五个大坑出现在匈奴营寨之内,其中之一距离大且渠的寝帐不足十丈,飞溅的砂石将毡帐刮出数道口子,凛冽的北风呼呼灌入。大且渠缩了缩脖,面带惊恐的向山顶望了望,旋即默不作声的将毡帐向后挪了挪。

因为这五个深坑,匈奴营寨被迫后撤三四里,可怜倒毙在大坑旁的匈奴人竟无人问津!

马邑、弹汗山两次炮击,彻底让匈奴人知道了神武将军炮的威力。不少人苦思对策,想要找出克敌制胜的办法。当然,忽略它也不是不可以,毕竟这家伙的威力虽大却终究有限,且汉军拥有的数量也不是很多。但是,这家伙的点射能力太强,天知道会不会砸到某个大人物脑袋顶上。于是,有趣的一幕出现了,从今以后,每逢匈奴出战,凡万夫长以上及至各部落领,都离得部落大旗远远。

时间在悄无声息中走过兴平元年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匈奴、汉军都在摩拳擦掌,等待翌日黎明的到来,既然谈判无法解决问题,那么只好用拳头证明正义的存在。因为无论匈奴人还是高勇都坚信一点:用拳头比用嘴更有效果,更能让对手臣服;而神武将军炮的参战,则开始在高勇军中播下“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