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固伦公主荣寿(2 / 2)

重塑国魂 世纪红爵 5530 字 2019-08-14

宗室的贝子?何绍明瞧瞧凯泰,果然,明晃晃的黄带子在那儿呢。

“不是,我说姑姑,您打算把这位爷送到我这儿来当祖宗还是怎么回事儿?”荣寿的直爽泼辣,让何绍明很有好感,语气自然带着几分真诚。。

荣寿闻言一笑:“你甭挤兑姑奶奶我。凯泰这小子,你瞧他那副怂样,是当祖宗的料儿么?实话告诉你,这小子在四九城混的不怎么样,挂个宗室的名头,就连红带子都能欺负到他头上来。人呢,你必须得领回去。至于你领回去怎么用,是当牛还是做马,姑奶奶管不着。但凡是这小子跑回来叫屈,姑奶奶打他个五彩铺子开。”

荣寿这一通说,何绍明听明白了。这位凯泰,他爷爷是肃顺,当初好像是让慈禧给灭了。所以,一直到今天,凯泰的日子过的还真不咋地。这小子穷则思变,就想着找个差事,逃出京城。正巧跟固伦公主荣寿关系不错,而刚好自己眼前有个练兵的差事,于是,顺理成章的,荣寿把凯泰送到自己这儿来了。

荣寿风风火火地说完,见何绍明还在沉思,又道:“不说话?不说话姑奶奶就当你应下来了。。得了,你们两个大侄子聊着吧,我得回去了。要不然你那不省心的姑父,指不定又要去逛胡同了。”说罢,荣寿一脸愤恨,急匆匆地走了。

荣寿一走,两人同时长出了口气。凯泰尤为夸张地擦了擦额头:“诶哟我的妈呀,这位姑奶奶可算是走了。别瞧着了,爷渴了,赶紧倒水啊?”

何绍明心说,嘿,这小子就是一孙子。在荣寿面前装孙子,跑自己面前当大爷来了。

“成,你候着。”何绍明皮笑肉不笑地倒了一杯茶,慢悠悠走过去。“张嘴,您别噎着。”说罢,一扬手,整杯茶扬在了凯泰的脸上。

“干嘛呢你?”凯泰摸了把脸,恼怒道。

“告诉你,这是谁的地盘儿。你还别不服气,不信你就试试看,回头儿老子告诉固伦公主,让她来收拾收拾你。”

固伦公主四个字一出,凯泰顿时如同霜打的茄子,垂头丧气。。

“服气了?嘿,公主刚才可说了,你到我这儿做牛做马都成,我也不难为你,去,给爷倒一杯茶去。”说罢,何绍明翘着脚,悠闲地坐在椅子上,看着凯泰发笑。

凯泰一脸恼怒,强忍着气性给何绍明倒了杯茶。“爷,您用茶。”

“恩。”何绍明满意地点了点头。

“嘿,黄带子给您当下人,有面子吧?您喝好了,千万别噎着。”

何绍明扑哧一口吐了出来,看着咬牙切齿的凯泰,心说,这小子还真就是一孙子。当下也不搭理他,站门口喊过来了秦俊生,对其吩咐道:“俊生,这小子交给你了,好好给我操练着,别心疼,使劲儿折腾,什么时候折腾出个亲兵样儿来,什么时候拉倒。”

秦俊生一脸戏谑地看着吊儿郎当的凯泰,回道:“得嘞,大人,您就瞧好吧。小子,过来过来,爷们儿打今儿起就要操练你,跟我来吧。。”

看着二人勾肩搭背远去的身影,何绍明摇了摇头,心说,这秦俊生鬼主意多着呢,不怕凯泰不服。只是,秦俊生这小子什么时候儿满嘴京片子了?别说,还真像那么回事儿。说不定是个语言天才。

当下,唤过来在院子内玩耍的小安妮,回到屋子里开始写练兵条陈。

翌日,红着眼睛的何绍明出了房间,找来裴纬让其重新抄一遍条陈。(何绍明不会毛笔字。)而后叫上了正在举石墩子的凯泰,着其送往翁同龢府邸。

玉澜堂。

光绪仔细地研读着手上的条陈,时不时地敲一下桌子。

“好!如此之法,大善。不出三年,此军一成,朕还有何惧?哈哈哈。”年轻的皇帝,本是蜡黄的脸色此刻涨红着,拿捏着条陈的左手,轻微地颤抖着。

坐在一旁的翁同龢急忙起身跪伏在地,仰起头面色喜色道:“老臣恭贺皇上了。此条陈老臣已着军机处研讨,还请了洋顾问商量,无不交口称赞啊。这条陈上,军服、器械、饷银、吃食,所列之数据详实。尤为称道的是,如今国库空虚,此法一出,一师新军,只需一近港口之地,出让一府的厘金,三年内便可成军。三年之后,皇上便坐拥一师精锐,内可振朝纲,外可抵洋夷,实为大善啊!”

光绪再也坐不住了,站起身,背着手走来走去,时不时地看看何绍明上的条陈。兴奋之色溢于言表。转而,似乎想到了什么,忧虑道:“只是,这练兵之所,选在哪儿呢?翁师傅,快快起身,起来说话。”

翁同龢谢恩,起身又坐下,思索了下,道:“皇上,如今各地督抚自重。直隶有天津港,但那是李鸿章的地盘,差何绍明去了,怕是李鸿章要找麻烦。两广、江浙,那里洋夷势力太强,况且离京师太远,怕是政令不通。其余各地还没有港口。想来想去,只有盛京可行了。”

“盛京?”

翁同龢点头道:“没错。皇上,且来看地图。”

君臣二人叫来小太监,摆开地图。翁同龢指着地图道:“皇上,您看。此地如何?”

“辽阳州?”

“正是,此地远离盛京。西南便是商埠牛庄,况此地盛产煤铁,正合需求。”

光绪皱着眉想了想,道:“翁师傅,可是此地乃祖宗龙兴之地……”

翁同龢笑道:“皇上,这有何妨?只需将辽阳归入何绍明管辖即可,又不是叫何绍明在辽阳城里练兵。况且,这祖宗龙兴之地,当年不也是个练兵场?前有太祖太宗在此地练兵,而后八旗定鼎中原;而今,皇上再在此练兵,可得大清之中兴。何乐而不为啊?想来就是太后她老人家明鉴万里,必定会同意的。”

光绪似下了决心,握了握拳头,脸色激动道:“好!翁师傅此言正合朕意!此事就不要劳烦太后了,明日请何绍明前来奏对。翁师傅再叫那些谏台上了折子,这事儿就作实了!”

翁同龢一揖到地:“皇上圣明!”

(光绪一脸兴奋,随即想起了 什么,颓然坐下道:“圣明个屁!这么点儿收藏,都不好意思跟列强提起!”)

<style>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