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一 北风狂(一)(2 / 2)

重塑国魂 世纪红爵 4365 字 2019-08-14

“不止如此啊,老中堂!”荣禄抄起茶壶咕咚咚灌了半壶,皱着眉头叹道:“伊藤博文头些日子在天津遇刺之事,老中堂已经知道了,如今已经安抚了下去……可您不知道的,之前朝廷跟日本人谈好了条件,说是只要日本人增兵朝鲜,牵制住活曹操,到时候朝廷缓过来,两家合并一处,剿了何绍明,而后划朝鲜给日本……”

“竟有此事?”李鸿章一脸震怒!当初费劲心力,顶着重重压力,丢了几万人命才保下来半个朝鲜,如今竟然让朝廷拱手让人,他李鸿章纵使甲午之后心性淡薄了,依旧因此愤怒不已!

“老中堂,且听荣禄把话说完。.”荣禄尴尬之色一闪即逝,随即道:“您不在朝中,有些事儿您不知道……康有为那帮子书生逼上门了,老佛爷这才无奈动的手。难道真像外头说的那样,老佛爷见不得这大清江山好?加上前一次宫变,皇上这都两次了,也无怪老佛爷震怒。前脚收拾了康党份子,后脚老佛爷就怕上了,生怕活曹操找了由头南下。虽说山海关一线尚且有大军十万,可关东军能打仗是出了名的,为了稳妥,这才……”

“糊涂啊,糊涂!老夫跟日本人打了二十年交道,深知其言不可信,当日也曾嘱托过仲华,你怎会犯如此错误?”说话间,李鸿章已经是一脸的痛心疾首。

荣禄懊恼道:“我……我也是一时糊涂。.那日本人是出兵朝鲜,可谁曾想放着关东军生死大敌不打,偏偏去惹俄国人!中堂,如今说什么都晚了,大家伙都没了主意,生怕何绍明南下。您老久经风雨,还请拿个主意!”

李鸿章绕着桌子转了半晌,只是不住地叹息:“难,难,难啊!”骤然停足,肃容道:“那何绍明励精图治数年,在海外老头子就听闻何绍明经略有方,关东苦寒之地如今一派欣欣向荣。如今厉兵秣马两年,只怕再要阻拦……唯今之计,也只有奉劝老佛爷暂停废立的心思,抬了皇上出来,一面安抚洋人,一面安抚各地督抚。”

荣禄心知肚明,事到如今,也只有如此了。站起来,朝李鸿章一揖,“多亏老中堂点拨,荣禄心里有主意了!不过太后问起此事,还望老中堂将刚才所陈利害,一并说与太后听。.”

李鸿章一口答应:“这个自然。”

颐和园,看着前来陛辞的李鸿章,慈禧不禁感慨系之,“李中堂,也就一段日子不见,你的须发又白了许多。唉,偌大年纪,还要让你去两广总督任上辛苦,该不会对我有什么怨言吧?”

李鸿章忙道:“太后不嫌微臣老迈昏聩,将这么重大的责任交给微臣,恩宠之重,期许之深,微臣感激涕零,怎么会有怨言?”

慈禧挑了眉眼,低语道:“咱们君臣几十年,我是知道你的。朝廷几个疆臣领袖,直隶这块子有荣禄,湖广张之洞,两江刘坤一,如今两广有了你,外面的事,我都可以放心了。只是这朝廷内的事,倒让我烦心……”话说到这儿,她却停了下来,等待李鸿章问她什么事烦心。.烦心什么?一个是自己不争气的儿子光绪,另一个,就是虎视眈眈的何绍明。

慈禧等着老李追问,谁知李鸿章却低眉顺眼坐在那里,好像什么也没听到。

慈禧知道他在装聋作哑,便索性挑明了问道:“皇上病体羸弱,不宜久据大宝。又有忤逆不孝行为,大臣们纷纷上奏请求废黜他,李中堂怎么看?”

李鸿章还是一副浑然不觉的模样。李莲英在旁急了,“李中堂,老佛爷问你话哩?”

李鸿章连眼皮也未抬一下。

慈禧火了,大声喝问:“李鸿章你耳朵聋了?”

李鸿章这才叩头谢罪道:“臣的耳朵是聋了,因为这是太后和皇上的家事,做臣子的不愿与闻,所以臣的耳朵这时候是聋的,如果太后还要问,臣的耳朵也还会聋!”

慈禧冷笑道:“说是不愿与闻,只怕心里头还向着你的皇上吧?”

“微臣心里是向着皇上,还是向着太后,这一点太后心里清楚。”

慈禧赌气地道:“我不清楚!我今儿就问你一句话,废立之事,你李中堂到底是怎么个章程?”

老李沉思良久,这才说了一句话:“君臣之分已定,中外之口难防!北有苍狼,外有洋夷,太后说该当如何?”

一句话噎得慈禧说不出话来。当初思量得妥善,以为傍了跟何绍明有死仇的日本人,总会牵制一二。再加上直隶就布了十万大军,就算有事儿,一嗓子勤王喊出来,总会凑上二十万大军,不指望打败何绍明,暂时挡住总可以吧?可谁曾想,小日本背信弃义,拿大清当枪使,背地里却跟老毛子掐在一起去了。若非如此,一早就废了光绪,如今何尝还有此苦恼?

盯着李鸿章半天,慈禧叹了口气,心里已经拿定了主意:“你这样说,我也不好说你什么了,你跪安吧!”李鸿章叩个头,从地上爬起来,颤巍巍走了。瞧着远去的身影,慈禧满心的无奈。同样是当兵吃粮,饷银不差多少,军火器械也不逞多让,怎么大清的兵就怕关东军怕成那样?到底差哪儿了?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六九中文地址:www.69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