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七 山之上 国有殇(七)(2 / 2)

重塑国魂 世纪红爵 3997 字 2019-08-14

“第三。何绍明治理关东那一套跟咱们压根就不一样,别看现下不少人跟何绍明眉来眼去,可何绍明南下不出一年,这些人就得群起攻之。.”

盛宣怀所说三条,归结起来无外乎一个词汇可以形容,根基浅薄!十几万关东军,又要驻防朝鲜,又要巡逻边境,真正南下的有一半就不错了。打下来大片疆土,又要驻防又要治理,何绍明这些年积累的那么点儿人才铺出去,根本就不够用。

而且,与历史上的王朝更迭不同,何绍明掀起的绝对是一场革命性质的南征。这内里文化、经济、政策等等无一不与现有的体制背离。这种新兴的势力取代旧有势力的过程,每一步都充满了斗争。旧有的不像失去固有利益,新生的急切想要取而代之。南征伊始,还可以说成是顺应天下大势,可真正取了江山,治理起来,这些纷纷攘攘的矛盾必然一股脑的袭来。.毕竟,何绍明在关东所培养的新生民族资本力量,在惶惶几千年的封建体制下,显得还是那么弱小。想要取而代之,绝对是个缓慢而充满危机的过程。

这还只是内忧,外患恐怕比内忧还要让人头疼。日俄二虎相争,早晚有分出胜负的一天。说白了,俄国人与日本人打的这一仗,其终极目的就是要图谋亚洲的霸权。俄国人赢了,不用说,趁势南下,依照北极熊一贯的贪婪劲头,不吞下大半个中国绝对不会满足。日本人若是赢了,只怕会得到英国人加倍的赞助,仇恨加上利益驱使,日本人一准儿趁着何绍明立足未稳发起战争。无论怎么看,日俄战后,胜者必定与何绍明一决雌雄。俄国人、日本人,乃至于所有的列强,都不希望中国出现一个强势的统一的,有望振兴的新政府。.一旦有人在何绍明与日俄之间胜者进行殊死搏斗之时,挑动南方,突然在何绍明背后插上一刀……后果不堪设想!

何绍明现如今表面风光,其实内里就如同走钢丝一般,稍有不慎,不但之前种种化为灰烬,很可能还会落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盛宣怀只是浅浅一点即止,以李鸿章的聪明,如何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少见的,李鸿章双眼精光一闪,一动不动地盯着盛宣怀询问道:“杏荪,你此番究竟是替谁做的说客?”到了这会儿,李鸿章已经开始怀疑,盛宣怀很可能是被洋鬼子买通来做说客的。背后的主子可能是英国人,俄国人,更大的可能是日本人!

盛宣怀面不改色,只是叹道:“中堂?莫非您当杏荪是被洋鬼子买通了?嘿,我盛宣怀不才,尽管瞧不上何绍明,可也不屑做汉奸!”

说着,从袖口抽出一封折子,递到李鸿章面前。.

李鸿章眯着眼一瞧,愕然道:“东南自保?”

“没错!”盛宣怀继续道:“老中堂,杏荪只不过是图谋自保罢了。何绍明三路大军齐出,大清国覆灭在即。此前杏荪已经联络张骞等人,游说湖广张之洞、两江刘坤一,只要中堂您点头,同意这东南自保,以您三位的名义,南方督抚必然群起响应。到时候收山海关、北洋之溃兵,横亘长江,与何绍明形成对峙之局不成问题!”

“东南自保!好一个东南自保啊!”李鸿章重复着。他何尝不知道盛宣怀的小算盘?说到底,这些年盛宣怀依托着各种关系,买卖兴隆,绝对是个纯粹的官僚资本。何绍明南下,一旦改天换日,他们这些占了便宜的官僚资本者肯定没好日子过。自己加上刘坤一、张之洞,声望、财力、物力,除了兵力不如何绍明之外,其他各个方面犹有过之。他算定了何绍明不敢轻易南下,又有内忧外困,这个时候东南各省督抚联起手来,未尝没有与之分庭抗礼的力量。就算他日何绍明彻底平定北方,也解决了外忧,南方之地抱成一团,也有与何绍明讨价还价的资本!这一旦谈判,作为东南自保的发起者,他盛宣怀绝对有机会参与讨价还价,从而为自己谋取身后之路。不管怎么说,盛宣怀这一手稳赚不赔!精明啊!

盛宣怀见李鸿章陷入沉思,觉着今儿也差不多了,索性起身拱手告辞。也不急着等李鸿章当即就答复。

望着盛宣怀的背影,玉敏老大的不高兴道:“大人,这种势力小人您理他作甚?我看他这回肯定没安什么好心眼。”

李鸿章回过神,叹道:“盛宣怀此人,虽有官身,行事却偏向于商贾逐利之法,什么事儿都算计在明处,可谓真小人也!”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六九中文地址:www.69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