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惊讶的病人家属(2 / 2)

“你的孝顺,让你得到了及时的诊治,这是对你的孝顺的最好回报。”对于这样的病人的儿女,施远腾总是十分欣赏并时常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施远腾继续不停地看着看似没有尽头的病人,一直到中午十一点多,傅一灯带着一位病人走了进来。这是傅一灯的惯例,遇到不懂的病人,一定要带给老师看看。

这是一位八十岁的老人,曾经有过多次脑梗塞,由于治疗及时,老人一直保持着生活基本自理的能力。一周前的一天早上,他起床后,家人发现他的右手总是不自主地舞动,嘴角也做着怪异的动作。

因为施远腾没有坐诊,他们带来给傅一灯看,傅一灯让他在仙游镇第一人民医院做了头部CT检查,报告是“基底节区脑梗塞”。傅一灯以CT结果为据,按照脑梗塞给予治疗。一周后,病人的症状并没有改善。这次,病人的家属本来是想带病人给施远腾看的,因为预约不到号,只好再来找傅一灯。

问明因由,施远腾接过傅一灯递给他的、病人的头部CT检查照片。施远腾将照片放在读片灯上细细看了起来,这一看

,还真看出点名堂来。

报告虽然说是“基底节区脑梗塞”,但却没有说出明确的部位。按照施远腾的理解,这是不少放射科医生发报告的习惯模式。

说是基底节区,但该区域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内囊、丘脑、豆状核和尾状核都在其中,当他们没有把握的时候,这样的报告是最为“无懈可击”的。

问题是,如果接诊医生不会看片,全盘接收这样报告。在临床经验不丰富的情况下,误诊和误治便在所难免。

这个病人的准确损害部位在大脑基底节区,尾状核头部。尾状核头部在内囊的顶端,十分细小,稍不留意,就会疏忽。

不得不说,仙游镇第一人民医院CT机的分辨率还是不错的,使施远腾能看到这个细小的结构,并从中发现其密度的改变。从密度改变的程度看,施远腾感觉,与病人发病的时间是相符的。

尾状核头部的损害,大多会出现舞蹈样的症状,必须用特殊的药物才能将症状控制。施远腾在了解傅一灯开的、治疗脑梗塞的药物后,在傅一灯的用药基础上,专门开了治疗这种症状的药物。傅一灯接过施远腾递给他的处方,带着病人和他的家属去取药。

傅一灯刚离开,施远腾便接着看下一位病人。他必须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否则,今天可能要看到晚上十点以后。

令施远腾稍感意外的是,接下来的病人才看一会,刚才舞蹈症的病人的儿子走了进来,对施远腾说:“教授,您是不是开错药了?”

“怎么了?”

“这药怎么这么便宜,一周的药,才4块多。”

“你家里不是还要很多治疗脑梗塞的药物吗?这些药物,是专门治疗他的舞蹈样动作的,就是这个价钱。”

“噢,实在是太便宜了,你们诊所,真是良心诊所,现在哪有医生开足够服用一周的时间,却只需要4块多钱的药物?哎,教授,您说我爸的这症状什么时候能好?看他的样子挺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