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两个有家国情怀的人(2 / 2)

“我猜的。从林科长的谈吐中,看得出来,林科长是一个很单纯的人,并没有经过社会的历练,并不知道或者不清楚底层百姓的痛苦。”

“教授和我不一样,我们十分清楚这一点。教授当初为什么放弃安逸,放弃‘躺赢’,放弃一切名和利。冒着极大的风险,辞职出来办医院。”

“更难得的是,医院开业典礼时,教授在领导和老百姓的面前,作出郑重的承诺,慈心医院绝不过度检查,绝不过度治疗。教授的这一原则,得到他的团队的彻底贯彻和执行。”

“林科长将来如果有兴趣,可以搞一个调查,就在医院周边的乡镇进行,看看有哪一个老百姓,不说慈心医院的好,不说教授的好。”何至忠的话,就像长辈对晚辈说话一样,可谓语重心长。

“谢谢何市长的直言不讳!看来,我真是从小安逸惯了,有时间,我一定按照何市长的建议,去搞一个这样的调查。不仅我自己搞,我还准备动员省医一些像我一样的医生们一起搞。让他们知道,在汉南之外,还有很多等待救治的贫困病人。”林秀红从他们的谈话中,能真切感受到,施远腾为什么作要出如此的承诺,这承诺为什么如此受到欢迎。

“哎,林科长这个想法好。你们什么时候过来,通知我一声,所有住宿,由我们全程接待。”何至忠对这样的做法,十分支持。他知道,必须通过这些有话语权的知识分子的传播,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南江省最偏远贫穷的地区的真实情况。

“教授,您觉得,李校长提出的方案,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哪怕只有一丝丝的希望,我也去努力试一下。努力过了,就不会为自己留下遗憾。”施远腾给出比较明确的答复。

“我就佩服教授这股劲。这事,我琢磨着,确实不容易。行自然好,不行,就维持原状吧。我们不是救世主,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做好。”何至忠看得恨透。

“哎,何市长这话很有哲理,凡事都不要强求,尽力即可。”施远腾十分赞同何至忠的说法。

这一顿饭,纯粹是何至忠与施远腾叙旧情,不涉及任何真正的公务。他们回忆过往,面对现在,展望未来。两个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聊天,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连在一旁听的林秀红,也被他们的谈话所感染。

“这两个人,是有浓烈的家国情怀的人,是有抱负的人,是很有责任心的人,是非常善良的人。腾哥与这样的人深交,难怪,腾哥身上的正能量如此强大。”林秀红深有感触。

吃完饭,施远腾与何至忠告辞:“谢谢何市长的招待,我知道,何市长的工作很忙,我们不能再打扰了。下次秀红如果真的回来搞调查,我可以当向导。”

“好,这样最好。林科长,感谢你到凤歇来,更希望看到你带领团队到凤歇进行调查研究。”何至忠握着林秀红的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