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集体农庄(2 / 2)

民众在劳动中没有越来越穷困,而是越来越富足。所以他们现在才愿意这么辛苦。要是清廷搞这些工程,肯定是强征劳役。

百姓们不仅仅要付出劳动,家庭会面临没有收入的窘境。因为被征去服劳役的都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在古代,每个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就是家中的顶梁柱,很可能要负责一个家庭的生计。

……

董书恒来到礼堂的地方,已经有一群人等在那里了,为首的一人正是冯道利冯老先生。

对于冯老先生,董书恒向来是非常的敬重,这是一位对国家民族有着浓厚感情的老人,也是一位有着无私奉献精神的老人。

“老师好,董书恒大跨步走上前去,向冯老先生行了一个学生礼。”

“你这个总统当的,天天都看不到人,把我们这些老家伙当牲口使,怎么现在有空了?”冯道利假装责怪地说道。

一旁的人都跟着偷笑。在他的身旁是他的几个得力的学生,靠的最近的正是杜辉。

“老师瞧您说的,您要是累了就回书院去休息,可没人拦着您,您不要忘了自己还是水利学院的院长,可不仅仅就这几个学生。”董书恒向他的身边指了指,也跟自己的冯老师打趣道。

跟魏源相近的几个老家伙,董书恒都是以老师相称。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你魏源有什么好东西都得拿出来共享,现在得了个好徒弟,自然也的大家一起共享。

“哼,你就想把老夫困在在那个象牙塔里,是想将老夫憋得生锈吗?”

“老师,您看看,还是您自己愿意在外面吃苦,可不能怨学生。您老以后想干嘛就干嘛。反正学生就负责帮您赚钱,帮您找人手。”

“好了,不为难你了,带你去看看我们的成果吧。”

说着,迈开老腿在前面带路。董书恒带着一大票人,紧紧地跟在冯道利的身后。不过董书恒明显感觉到老人自从上次生病之后身子佝偻了很多。

众人来到一个小厅内,这个厅有一个大窗户,光线透进来,通过刷的雪白的墙面反射,照得厅内敞亮通透。

厅的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沙盘。沙盘做的很逼真。

董书恒一看就知道这是苏北地区的沙盘,沙盘上面用蓝色的细沙清晰地标出了湖泊、河流、大海,用褐色的泥土做成陆地,连地形都呈现得很清楚。

董书恒一眼就看到一条从洪泽湖东面连接大海的笔直河流。

“总统,你来看,这条就是灌溉总渠,说是渠,实际上可以算是一条大河,他的潜在径流量不低于淮河。”现在开始谈正事,冯道利也不再跟董书恒倚老卖老了,连称呼都改过来了。

“它分成了内外两层堤坝,平时的时候,河水通过内堤坝内的河道流淌。遇到洪水的时候就会启用外堤坝与内堤坝之间的河道进行泄洪。”冯道利继续说道。

“老师,这样内外堤坝之间的土地不就浪费掉了吗?”董书恒疑惑道。

“一看你就是把最近的政务都给荒废了,我们已经提交了报告给军政府。这些夹堤内的土地是可以耕种的,而且经过洪水之后,这些土地都非常的肥沃。”

“洪水周期是可以预测的,而且每年那个时间会有洪水过境是有一个大概的时间。只要种植的作物提前收割就可以了。”

董书恒听了之后恍然大悟,这种模式跟尼罗河两岸的种植模式很相近。洪水并不都是坏的,尼罗河两岸发达的种植业就非常依赖尼罗河的洪水。

后来尼罗河上游修建了著名的阿斯旺水坝,洪水被控制住了,埃及的粮食产量却在急剧减少。

董书恒之前只是看过这几个工程的报告,但是这一年来他一直在东奔西走,根本就没有时间具体过问这件事情。

这件事请一直是冯道利老人家在亲自抓,董书恒只关注了两件事情,一件是工程款的事情,他让财政部要全力保障工程用款;另一件事情就是流民的事情,这件事情前期是他部署的,涉及到淮海军军政多个部门协同完成的。

至于后来的工程情况、工程进度,他基本上没有过问。

为什么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几位老先生帮他守着家,确实让董书恒省心了很多,正因为如此,董书恒才能够放心地到处跑,完成他的布局。

今天两个拖油瓶跟在后面,难得的很安静,可能看到有一位总统都非常敬重的老人家在,有些拘谨吧。

笃姬和尚泰王还没有从那么大的工程中醒过神来呢。刚开始跟董书恒出来视察工程,只是走走看看,感觉还没有那么深刻。

现在看了这个沙盘,终于对这个大工程有了直观的了解。结合他们实地看到的情况,如何能让这俩个小国出来的孩子不震惊呢!

了解情况只是一个前奏。接下来,董书恒要在这个礼堂表彰了在这个工程中表现优秀的淮海军军政人员以及流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