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万里歼敌 第二十五章 噩运战舰(第一更)(1 / 2)

巨浪 闪烁 3813 字 2019-10-06

 从指挥舰队作战方面讲,坎宁安确实算得上英国海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战斗打响之后,他就意识到过快的度,过远的交战距离严重影响到了炮击效果。另外,敌舰有先进的雷达,而且还有专门帮助主炮瞄准目标的火控雷达,在远距离炮战中,欧洲联合舰队里的战列舰根本就不是大明帝国战列舰的对手。

最重要的是,大明帝国海军已经在战场上用多次战例证明了其强大的远战能力。

当时,只有采用了更先进的雷达,改进了火控系统的美国快战列舰才能在远战中与大明帝国的快战列舰抗衡,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海军强国的战列舰都很难在过二万米的距离上战胜大明帝国的快战列舰。

可以说,日本联合舰队的最终结局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日本联合舰队与大明帝国海军舰队的数次交手中,只要是远战,联合舰队全部战败,没有获得一次胜利。而其仅有的两次胜利,一次是突袭,另外一次是突袭加近距离炮战。即便日本海军的战列舰一直被认为是防护弱,火力强的典型之作,可是其无一次远战获胜的结果就足以说明大明帝国海军在远战方面有多么厉害了。

如此一来,坎宁安先想到的就是缩短交战距离。只是,坎宁安在这个时候犯了一个经验主义错误。他并没有想到。战场上除了四艘“皇帝”级战列舰之外,还有另外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正在虎视眈眈地等待着欧洲联合舰队主动上门送死。

可以说,直到从“英宗”号上打来的炮弹落在“威尔士亲王”号附近海面上之前,坎宁安都不相信,大明帝国海军竟然一次出动了八艘快战列舰。也就是整个第一舰队来对付欧洲联合舰队!

先从后勤保障方面考虑。当时大明帝国仅仅只有四艘快综合补给舰可以为第一舰队提供后勤保障。按照标准配备,一支有四艘战列舰的舰队里面,至少得有四艘巡洋舰,以及八艘驱逐舰,这样才能保证舰队有完整的作战能力。四艘快综合补给舰最多也就为这样一支舰队提供后勤保障!

显然。坎宁安根本没有想到。帝国海军采用了“两级”补给的方法。

也就是说。用普通油船为快综合补给舰提供燃油,再又快综合补给舰为舰队里地战舰提供燃油。

另外,坎宁安也不会想到。甚至不会相信,此时与他交手地几艘战列舰都只有不到百分之十五的燃油。打完这场战斗之后。这些战列舰能否离开交战海域,能否返回帝国本土,还得看四艘快综合补给舰能否尽快赶来。

可以说,第一舰队的这次作战行动本来就是“孤注一掷”。

其次就是战术安排上的问题。

按照坎宁安的理解,敌人不可能是“凑巧”在这个时候赶到巴拿马运河,然后又碰巧遇到了欧洲联合舰队,再打了一场遭遇战。显然,这肯定是一场预谋已久地伏击战,敌人是有备而来地。

如此一来,敌人肯定在这边等了好几天了。

那么,敌人为什么不袭击前两天刚过去地,实力相对较弱的美国海军第41舰队,而是又等了两天,再出手对付实力相对强大的欧洲联合舰队?

除了美国与大明帝国暗中媾和这个不可能成立地理由之外,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

敌舰队只有四艘战列舰,如果先对付美国舰队,欧洲联合舰队必然加赶来,到时候即便大明帝国海军的快战列舰是世界上最好地快战列舰,也不可能战胜八艘同样是“快”的战列舰。因此,敌舰队只能放过美国舰队,集中力量对付欧洲联合舰队,并且争取战决。如此一来,即便美国舰队收到消息杀回来,敌舰队也可以选择继续迎战,或是撤出战场。敌舰队在二万多米外就开火,证明敌人确实想尽快获得胜利。

综合这两点,坎宁安根据“经验”判断,战场上只有这四艘战列舰,没有别的主要威胁了。随后,坎宁安就做出了缩短交战距离,并且尽量拖住敌人的决策,也就是将航向调整到一百六十度,航降低到十六节的那次战术决策。同时,坎宁安没有忘记另外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向美国舰队出求救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