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不列颠之虎(2 / 2)

帝国雄心 天空之承 0 字 2021-07-21

德军当初未携席卷不列颠之威攻取苏格兰高地,担心伤亡过大是最关键的因素当时将领们普遍估计伤亡在20万人以上,这是已经决意在东线投入重兵的德国高层不愿意接受的。如今这10万之数虽然已经减少了一半,但在东线之敌元气犹在国内形势尚待稳固的形势下依然是决策者们不能承受的。勃劳希奇总统在军事会议上明确要求,此次战役的伤亡必须尽可能减小,以免出现官兵厌战东线乏力的糟糕状况</p>

身为战役的总指挥官,这些同样是罗根非常揪心的问题。由空军将领出任大战役的总指挥官,这在德军历史上还是头一次,而另一个历史时空虽然有凯塞林这个特殊例子,但南线战事最终还是陷入了绝境。正因如此,罗根一直以来都将这次机会视为命运的一搏。</p>

迪特尔将军说得对,伤亡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对我们是极为不利的我绝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罗根沉稳自若地对年龄比自己大得多的将领们说。</p>

没有坦克并不是最糟糕的,关键是敌人不会集结起来和我们展开对决,而是在这遍布沟壑水泊的地方和我们周旋,仅凭22个师的兵力</p>

这话从恩斯特.布施口中说出来,多少有些令人沮丧。罗根转头看着这位当年意气风发的陆军战将,难道一年的蹉跎已经磨去了他的雄心让他疲态尽显</p>

诚然,以15个一线师和7个预备师不足30万人的兵力,占领苏格兰高地主要城镇尚可,但要彻底清理这面积达到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谈何容易。在这之前,罗根考虑过各种手段,心理宣传战特种部队斩首甚至是残酷的扫荡,但没有一样是能够在短期内结束战事的东线留给自己的时间,着实不多</p>

一阵山风吹过,几棵老松无力地摇摆着。</p>

诸位,如果要彻底占领并统治这片荒凉崎岖的土地,我们就算投入50万人也不够,但不要忘了我们此行的真正意义罗根顿了顿,要消除北线的隐患,并不一定要将抵抗者悉数消灭。我们只要占领并巩固这里的每一座港口和城镇,尽可能找到并销毁英国抵抗政府的弹药物资,并在今后的时间里继续加以封锁,使敌人无法将其作为战略踏板威胁我们的腹背这就足够了</p>

将领们沉默不语,看起来都在揣摩这番话的深意。</p>

战斗才刚刚开始,若是指挥官们首先丢掉了自信,那士兵们还如何取得胜利怀着这样的心思,罗根敞开了喉咙:</p>

在东线,我们与苏联军队旗鼓相当,最后的决战尚未到来,但我们应该看到,终有一天我们会深入到苏联广袤的土地上。那里有平原有湖泊有丘陵有沼泽,当然也有地势险要的山区。我们必须在各种地形条件下保持充沛的战斗力,经验技巧和信心对于基层部队的官兵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看看这里,作战难度或许不逊于高加索山区,也许不久之后,我们就能够带着在苏格兰高地赢得胜利的经验前往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地之一</p>

从远处传来的枪炮声已经明显稀疏了,看来德军已经顺利攻占了城镇。熟悉地形的守军很可能在最后关头保全实力而逃,这将使双方的战损比看起来对进攻方极为不利,然而更多的时候,信心和经验这两样无形的资本是无价之宝。</p>

在气势上占得主动,罗根进一步对周围的每一名德人灌输自己的想法:诸位,与其皱着眉头,不如抛开心中的顾虑,在这里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能让苏格兰成为我们检验新战术新武器的试验场,让苏格兰成为淬炼军队意志的训练场,让苏格兰成为我们扬名立万的舞台。用不了多久,我们将以真正的猛虎之势回到东线,让敌人在我们的咆哮面前颤抖吧</p>

远处,一朵形体颇为怪异的云朵正逆风飘动,若是人们拿起高倍望远镜,便会发现那是在上一场战争时期称霸一时的天空战舰这些身躯庞大的飞艇出现在战场绝非回光返照,在1937年兴登堡号飞艇遇难前,德国已经重新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飞艇编队。尽管飞艇计划在战争爆发前就被终结,但这些使用氢气的远古巨兽有相当一部分还是被保留下来。在性能方面,这些载重量超过百吨的飞行器已经较一战时期的齐柏林硬式飞艇有了较大的提升,它们结构坚固,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进行跨洋飞行。在彻底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它们重返战场显然不是为了观光旅行。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