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刀兵入“库”(2 / 2)

帝国雄心 天空之承 0 字 2021-07-21

罗根的话说到这里便停住了,初冬的寒风吹过,xiong膛里却涌动着踌躇满志的暖流。</p>

老上校依然不语,须臾,他叹道:也许您说得对,我们的眼界和思维都还拘泥于过去我们已经站在了欧洲之巅,就应该把眼光放在更遥远的未来</p>

</p>

未来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飞机退出现役停放到这里,我想这里或许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停机坪罗根目光扫过这方才完成了第一期工程的飞机储备基地,按照周围可使用的土地面积,最终完全可以建成规模极其惊人的飞机坟场。纵然有工程机械的运作,如此浩大的工程仍需要相当规模的劳动力,来自东线的战俘俄国人bo兰人以及其他为苏军效力的人员,将成为最主要的劳动力来源</p>

临行之前,罗根提醒道:战俘虽然是很好的劳动力,但千万不要把他们想得太过单纯上校</p>

好的,长官弗舍尔上校仍以长官称呼罗根,毕竟在获任内阁总理之后,罗根只是脱去了军服而未脱离军职,这固然让一小部分好事者找到了话柄,但主流舆论在这方面显得漫不经心,也许在内心底,他们宁愿相信正统军人出身的总理能够给这个刚刚赢得战争的国家带来更为积极向上的变化,而非谨慎地守着老家底。</p>

类似于卡德拉空军储备基地的超级兵器库或者说是兵器墓地,在德国并不只有一处。在距离bo西米亚之都布拉格约70公里的莫希克山谷中,人们能够看到同样壮观的景象2840辆经过清洗和粉刷的坦克装甲车辆整齐地存列于此,恍惚之间,宛到了埋伏在这里并且随时准备奔赴前线的强大装甲集群</p>

战争的旁观者多羡慕德军坦克的犀利,并为它们集群冲锋时的场面所震撼,但细细辨认,就会发现停放在这里的鲜有超过15吨的中型坦克。毫无疑问,这里的轻型坦克绝大多数都在德军的一线部队服役过,昔日里,它们在bo兰和法国的田野中纵横驰骋,叫敌军官兵心惊胆寒,但当交战对手换成重工业强国苏联时,这些为胜利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坦克难有作为,很快便黯然退居二线,只有一部分特殊用途的衍生型号仍然活跃在战场上。尽管如此,纵览近四年战争史,一些德事评论家分析认为,在战场上威风凌凌的四号和五号坦克并不是战争胜利的最大功臣,那些在战争初期作为德军装甲部队绝对主力东征西战,并且作为绝大多数德军坦克兵训练装备的i号坦克才是真正的胜利基石现如今,共有317辆i号坦克停放在了卡德拉山谷中欧洲局势未必会始终如一,但等待它们重出江湖的机会恐怕很难再出现,它们或许都将在寂寞的等待中了却不平凡的一生,又或是在若干年后作为博物馆展品接受人们的瞻仰</p>

同样退出德军一线装甲部队战斗序列的还有462辆早期型号的ii号坦克,装甲板上的斑驳弹痕正是它们作为战场急先锋留下的深刻纪念。鉴于当前世界军火市场格局重组,且相当一部分有坦克购买意向的国家势力财力并不雄厚,低能低价的旧式坦克反而可能成为抢手货,加之德军几乎不可能重新启用这些退役的ii号坦克,它们完全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重出江湖,继续在20世纪的战争舞台上发光发热</p>

在莫希克山谷,标准灰sè涂装的pzkpfo着石头过河的试验品,如在一号坦克地盘上安装47毫米炮的一号自行反坦克炮安装150毫米榴弹炮的一号自行步兵炮,利用法军履带式补给品输送车改装的黄鼠狼i型自行反坦克炮。这些衍生型号的车辆在特定时期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有的性能上已经完全落后,有的设计上就存在致命的问题,因而当那些用相同底盘改造的架桥车弹药运输车和自行防空炮仍在德军一线服役时,它们只得黯然归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