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这是有些想当然了,历朝历代以来,苛捐劳役皆是大难题,至我大明朝吏治还算清廉,不强迫纳捐,只剩下劳役苦民,这又如何能够避免呢?”
“夏老说的极是。”
“皇上初历朝政,英明神武,只要碰碰壁自然就明白了。”
“治国如同烹小鲜,这个火候要恰到好处才行。”
说千里之外的祁三,处理完了教坊司的事情之后,才与郑和密谈。
“郑大人,来时皇上说了,让你于今年顺风时择机从海上出兵安南,一千万不够,两千万,必须要把安南拿下!粮草,钱币优先使用,先打了再说,这是皇上给你的信。”
郑和拆开信封,取了信仔细阅读起来。
“皇上想的真远,想法真多啊!”
“好,你回皇上,一切遵照皇上的旨意。”
“郑大人,如果想要了解安南的一些情报,可以让在下去获取。”
“好,有了你们的帮助,我的信心更足了。”
午后休息一番,喝了几口茶,又来到内阁。
“我意废除锦衣卫,于年底由海上向交趾进兵,夏老,你有什么看法?”
“皇上你已经决定了,可是你也知道今年的夏粮都还没有收取呢,哪里来的粮食呢?”
“这个先交由南京郑和负责,就是今年少吃几口粮也要打了交趾这一仗!”
“还有,以后军政分离,户部要准备好军队所需的粮草,并多备出打一仗所需的粮食。前天朕已经跟于兵部商量决定派三万精兵进入大宁,设为承德府。
夏老今年的茶税和酒税收上来多少?”
“有九百多万贯。”
“暂时没有粮食可以用钱去换,只要撑过这两三年就好了,辽宁有大量的土地,有大量的资源,只要移民到位,还用着急粮食的问题吗”
“那锦衣卫和东厂那么多人如何安置?”
“精锐人员并入情报处,其余逐步向承德和辽宁转移,以后都察院,兵部,鸿胪寺,吏部皆由我直管,内阁不得干涉。
京城都察院有审问三品以上官员的资格,由三司会审,当然行动之前先要向我这里报备,省级按察使有提审府级及其以下官员的资格,确认有犯罪的,再交由刑部相关部门审判,没有则无罪释放。
都察院没有审核军队的资格,另外设立巡查司,秘密在各地巡查,发现问题于朝廷通报。”
“那都察院也要配备缉拿人员和牢房?”
“不用,只是暂时隔离和审问,获取证据,不能用刑和长期关押。”
“那官员之间受贿形成了官官相卫如何处理呢?”
“到时候再说,先把框架搭起来,试试效果,不行的话以后再改,这些都不是问题,就怕明明发现了问题而不去变革,不去改良。
户部就没有不良的坏毛病吗?我看有很多,最为典型的就是‘空印案’了吧?户部财政短缺,就要想方设法开源节流,京城粮食短缺,也要想多种办法从根本上来解决,我觉得迁都并不是唯一的办法,偏安一偶只能坐视北方蛮夷强大,难道就永远只能守着边墙过活,就不能主动把威胁消灭在萌芽状态呢?
你们想问题要考虑长远,将来子民繁衍,土地却只有这么多,粮食会更加紧张,那又该如何呢?
我们官员只知道完成了朝廷的任务就完事大吉,民心,民生,吏治这三样关系朝廷的兴衰,永远也不能不抓紧,医疗水平如何,教育有没有跟上来,有没有人才涌出,道路、桥梁可否畅通,河道堤坝安全是否?这些就当是视而不见吗?”
朱瞻基飙车了,内阁们还有点不适应,不知道皇帝要将他们带向何方。
晚饭的时候,朱瞻基问太后到底是谁乱嚼舌头的,搞得他下不了台。
“是我说的,你也要长点教训了,这点可一点不像你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