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抢劫倭国(2 / 2)

也让无数秦军士兵奇怪,这女王难道与传说的中的妖道一样,会使用法术?可惜他们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依然在坚定的攻城。对上那些疯狂了倭国士兵,秦军才发现,这些倭国士兵的战力似乎有所增加。难道这女王真的会什么法术不成?

秦军连续攻击了五天,博多被攻破了。\\\\秦军在攻陷了宫殿,俘虏了女王卑弥呼以及一众的弥马升、弥马获支(猥琐的日本官名啊……),而后便退出了博多城,这里将是仆从军发挥地舞台。以后几天的时候内,博多成了鬼域,财物被洗劫干净。人被抓成奴隶送走。

仆从军发挥着超乎想像的“战斗力”。抢劫起来十分的卖命。十多天的时间,除了房屋。他们硬生生的将博多一城搬空了…………一个月的时间,邪马台国便消失了。王被俘虏,财物被掠夺,人口被抓捕。仆从军的高效率,让清点战利品的甘宁直瞪眼:“奶奶地,这些人打劫真是好手。一个月的时间,居然抓了十万奴隶。就是十万只猴子,一个月也抓不到啊…………”

幸好邪马台的国库中有大量的粮食,要不然这么多俘虏,甘宁可没有多余的粮食养他们。而战争俘获的太多了,让补给船都装不下,甘宁也命令后方,上来更多的运输船,将这些财物奴隶运回国内去。

反正奴隶没有人权,拼命的向船舱离塞吧,塞满为止,至于死了的?直接丢到海里喂鱼去。

在这期间,有不少邪马台下属地诸侯国跑来救援,可惜他们不是被杀就是被俘,送回中原,成了奴隶。在解决了邪马台国之后,秦军开始了大扫荡,向南平定了乌奴国,都支国,巴利国,皆大肆打劫,让博多这边地成了一个巨大的中转站,九州岛犹如被梳子梳理过一编,干干净净,恢复了无人地宁静,成为野兽的乐园。

而后,甘宁派遣属下吕光坐镇博多,不断的将财富与奴隶运回帝国。而他自己,则带领大部分舰队运载着郝昭的军队出发,扑向了日本的本州地带。

长门港,这里本来就是秦国商人聚集的地方,当然有大量的捕奴商人。^^^而看到大秦的水师浩浩荡荡的到来,更为高声呼喊为自己的军队喝彩。长门这里本来是不呼国的地盘,但是这不呼国却没有能力取回长门港,只能任由秦国商人在此聚集。

而秦军的登陆,也敲响了他们的丧钟。这次入侵倭国,主要目地是打劫。其次就是占据长门和石见这两个地方,长门已经秦国商人的势力范围了,而石见这个地方有矿,尤其是银矿,可是不少。而银子现在在秦国已经展开了流通。

占据石见,以奴隶种田养兵,以奴隶开矿。秦军只要派遣一些军队驻守就好了,这实在是一本万利的事情。打劫。就要彻底的打劫。

在甘宁和郝昭两人如蝗虫一般席卷倭国的时候,三韩的国王与林邑国的国王都被押送到长安。嬴啸也举行了盛大的献俘太庙,祭祀先祖地仪式。

太祝令是专管祭祀的官员,这位嬴扈老头子也是激动。一次祭祀先祖,献俘仪式就献上了四位国王,这是何等的荣耀啊。虽然这四个国家都不怎么大,但好歹也是国王,这样献俘仪式让他很是激动。

不过以后当他将一位位或显赫,或著名的王。经手献俘太庙的时候,不知道他会不会为今日的激动感到了羞愧…………

祭祀与献俘都很麻烦,就说献俘。有礼迎使,负责接过对方的降表并递交陛下;就是耀武扬威滴;有安抚使,负责安抚被俘国王受到的惊吓;就是监视俘虏滴;有宣制使,负责教导对方汉人的文化与律法;就是洗脑教育滴;等等人员地参与,也让这一场祭祀显得盛大异常。

祭祀完成后,嬴啸也是心情大好,虽然是几个小国家的国王。可是有多少年没这么威风了?听说这几位国王被送往长安的路上,百姓们争相进行惨无人道滴围观……虽然国王都在车驾之中,百姓什么都看不到。但是总觉得看看这些被俘地国王自己心里就舒坦。

虽然他们没有参与战争与厮杀,但是看着被俘的国王出现。一种优越感油然而生,身为大秦国的子民,有这么荣耀的时刻,那自然是舒爽,国威大振啊。

老蒙捷却再次出现了:“少爷,冀州青州那边的人员都准备的差不多了,您可以巡视了。”

今年大灾,嬴啸想亲自去巡视一下。看看受灾之后的恢复情况,也顺便巡视一下黄河的河工情况。黄河,作为炎黄文明的母亲河,可在她发怒地时候也是非常之可怕。

一场洪水,让无数人家园毁灭,生离死别。而治理黄河,就成了问题,如何让黄河不在成为灾害,这是大事。黄河两岸。可是有无数的百姓生活。如何有效的治理黄河。还是有经验可依照的。东汉王景治理黄河,颇有效果。而后一百多年中黄河一直比较平稳。

《后汉书-王景传》的记载:永平十二年,“夏,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遗漏之患。”

可见其筑堤是“治河”,凿山破砥是“修渠”,立水门则是“控制水量”。堵、疏、控制结合的办法,让黄河稳定了一百好几十年,没有发生什么大的灾难。但是现在,是因为长时间没有清淤,黄河的水位更高了。而很多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黄河完成了一次洪水滔天的灾难。

安静了一百多年地黄河,终于也显示她强大的威力。本来嬴啸建国之后,已经对黄河已经了一定的治理。可黄河已经安宁了一百好几十年了,所以大家并没有太在意。却不想今年水量充沛,一下成灾,这才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治理黄河,也成了当务之急。

可黄河贯穿中原,这可是个巨大的工程。虽然巨大,但是却必然要治理。在和属下的大臣们商量了一下对策之后,各地征发民夫。开始清理淤积的泥沙,修缮大堤,休整设施。可归根结底一句话,堵不如疏。

而分洪线路,要开渠就是巨大的工程了。嬴啸并不想现在就启动,现在全国都在修建驰道,已经颇有规模,对于他治理帝国是很有好处的。干脆就在以往地基础上修缮一下,还是可以做到防范黄河水患地。

只要小心防范,将以往的设施加以修缮,这黄河就不会为患了。对于水利,嬴啸还是很重视地,这般灾难,谁也顶不住。

随着甘宁从倭国送回大量的财富和奴隶,现在嬴啸手上又有了一批很好的劳动力,这些奴隶,本就是做这个用的。而倭奴有个很好的优点,听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也是这些年倭奴受欢迎的原因。

在不动用国库一点钱,不让地方出多少民夫的情况,便展开了对黄河的治理。这样的好事可不常见。时间已经是冬天了,可黄河两岸各地,都有忙碌的身影,要敢在明年春天前将这黄河治理工作完成,帮助受灾的百姓重建家园。

“陛下,御史郎左阳有本奏。”

嬴啸拿来一看,又是一堆废话,其根本内容就是反对嬴啸捕奴以及打劫。这样的奏章不少,很多顽固的人总是说。天朝上国,应该恩惠周边的小国,而不应加以雷霆之威。对于这些奏章,嬴啸也就是看看而已,看完就忘记了。

不打劫?那里来的多余的钱财去为自己的子民服务?不捕奴?难道要朕扰民?让汉人百姓自己生活无着?奴隶好啊,只要一些粮食,就可以让他们卖命的干活,还不用管他们的生计问题,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财产。

一切以朕的子民之福祉出发,至于那些外夷,需要去管么?你们这些人,是汉人还是外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