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漫漫西征路(四)(2 / 2)

几日后圣旨下,成立西北路,管辖漠北诸州,暂以镇州为路治,任命陈东为西北路制置使,加少保;以户部侍郎乔坤改任西北路转运使,加尚书衔;以河北州军总管岳飞为西北路安抚使兼兵马总管,统领二万兵马出塞。同时今年退役的禁军和州军官兵一律前往西北编入屯田军。同时将出塞官员、兵将薪俸提高两级发放,携带家眷者给予安家费,并妥善安置。</p>

两日后再下诏令,命户部招募百姓前往西北屯田,可资助路费、提供土地并发放农资,当然也号召商户巨贾前往西北经商、购置土地;责成刑部将刑期三年以上刑徒全部徙往西北屯垦;然后又从河东和夏州、灵州各部征召牧民三万帐迁往西北,以固边防。</p>

圣旨一下,各部都忙乎起来,而边情紧急时间不等人,于是陈东先行一步前往镇州传旨并连同赴任。他胆子也是大得很,为了赶时间只带了十几名亲卫和几个幕僚便自京城出发,到了大同后找了两名向导备了些物资便一头扎进了大漠。途中艰辛自不必言,幸运的是一路上居然没有遇到马匪和逃散的残兵顺利的到达了镇州,可食物、饮水几乎耗尽,若是在耽搁两天也就搁在茫茫沙海中了……</p>

…………</p>

高宠和赵礼接到圣旨后也不敢怠慢,立刻传令整军准备所需物资,同时和陈东进行交接工作。考虑到后续人马到来尚需时日,而大军一旦离开很可能会有人前来争夺。所以商议后西征军留下一旅辎重队在此,一来可以筹措和接受物资,二来也能担任守城之责。</p>

三日后西征军再次踏上西行的道路,他们翻越了杭爱山脉沿扎布伦河而行,虽然仍是在戈壁沙漠中穿行,但河流两岸有了诸多的绿洲和水泊,不用为水源发愁,可这时的西北已经是深秋的天气,错过了最佳的进军时间。如果是夏季行军途中的绿洲便可提供充足牧草供战马食用,减少后勤的供应的压力。可现在草木枯黄,一些季节河流已经干涸,使大军不得不额外携带些马料以备不时只需。</p>

由于是大队人马行军,又携大胜阻卜部胜利之威,那些马匪哪里敢靠前,而那些在此游牧的部落也早早避开,以免遭受兵灾。因此一路走来十分的顺利,无人敢上前来试试宋军的刀锋是否锋利。经过二十余日的急行军,大军进入蒙古高原的西部,阿尔泰山已经在望,只要再翻过眼前的这座山就进入了高昌地界,可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劫道的。</p>

而敢于挑战大宋西征军的便是生活在这里的乃蛮部,他们属于古代突厥部落,初居谦河地区,后始逐步南迁,散布于阿尔泰山一带。东邻克烈,西至也儿的石河,北抵吉利吉思,南界畏兀儿。信萨满教、景教与佛教,是当时蒙古草原上最文明的部落,有自己的文字,已脱离了原始的部落阶段﹐具有简单的国家机构,其国君专称为太阳汗。</p>

契丹灭亡,女真渐衰,乃蛮人成为蒙古高原诸部中国大民众、势力最强的大部落,拥有精良、庞大的军队,经常同周围克烈部发生战争,争夺土地和草场,也算是西域的一方霸主。当他们得知大宋的军队到来,马上调集了数万军队拦住了他们的去路。</p>

这次西征的主要对手是高昌人,也做好与漠北的游牧民族作战的准备,但是由于耽误了时间,高宠并不想与乃蛮人发生冲突,以免在此纠缠不清影响行军。由于乃蛮部和另外一个同属突厥部落的回鹘人关系密切,而回纥人的祖先卜古可汗也是汪古人的祖先,所以汪古部同乃蛮部有特殊的联盟关系。</p>

熟人好说话,高宠便遣军中的汪古人前去和其谈判,告诉他们宋军是去攻打高昌的,只是借路通过,无意抢夺他们的地盘,也不想和他们发生冲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