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上钩的鱼儿在哪边(2 / 2)

帝胄 知白 0 字 2021-08-04

刘凌笑着问花翎道。</p>

花翎有些担忧的说道:“虎亭侯有兵马三万,我和二郎领兵马三万五千,合计六万五千人马,留在冀州一万,以策应赵州。赵州有兵马四万,属下只带来了一万五千人马。”</p>

刘凌皱了下眉头说道:“多了。”</p>

他看着外面连绵不绝的契丹人营帐说道:“若是只带来三五千人马,契丹人是不会在意的。你带来一万五千,而杨业的人马还没有到,只怕契丹人不敢再等下去了。”</p>

刘凌忽然叹了口气道:“带了抛石车来?”</p>

“没有,军中的抛石车都留在了赵州,属下心急赶路,所以……”</p>

刘凌:“半路上没有契丹人拦截?”</p>

“没有!”</p>

刘凌的脸上浮现出一种深思的表情:“耶律极在干吗?”</p>

没人能回答他。</p>

“卓青战,让你的郡兵下去休整吧。战事不吃紧就不必上城来,你的人已经守了二十天,也该歇歇了。”</p>

卓青战躬身道:“沧州军不是属下的人了,是王爷的。还请王爷不要有所偏见,沧州军,还有血战之力。花将军所部原来疲惫,还是先休整一下的好。”</p>

刘凌眯着眼睛看了卓青战一眼,心里笑了笑。</p>

好一个卓青战,才归顺了自己,这就开始拉拢人心了?</p>

花翎听说面前这人就是独力坚守沧州城十几日的卓青战,立刻对他抱拳说道:“原来是卓将军。”</p>

两个人客气了几句,倒是有几分惺惺相惜的样子。</p>

刘凌不理会卓青战那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的样子,只是心里在不断的思索着,耶律极到底在想什么?眼睁睁的看着一支一万多人的队伍进入沧州,他难道真的自信到了这种地步?从前日契丹人进攻的开看,刘凌分析耶律极是在接着攻城而杀人,杀那些不听话的人。但是,耶律极坐视汉人援军入城,他是要做什么?</p>

既然想不明白,刘凌索性不再去想:“这两天绿林中来了数百好汉,都是血性男儿,但缺乏军事素质,让你的郡兵撤下去正好与那些绿林好汉整合在一起,多训练一下,他们个人身手单兵战力都不弱,但终归不是训练有素的战士。单打独斗好使,战场上未必好使。去吧,教会他们如何服从军令,这也很重要。”</p>

正说着,刘凌忽然眼神一亮。</p>

猛然间,他想明白了耶律极是想干什么了。</p>

笑了笑,那种淡淡的自信再次从他的脸上浮现。耶律极,是个聪明人,只是,往往在很多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那个家伙自始至终都想在沧州钓一条大鱼,甚至将中原这座大湖里的大鱼都一网打尽了,胃口大得吓死人。既然这样,就送给他一份大礼好了。</p>

刘凌将花落叫过来,在花翎耳边低声吩咐了几句。</p>

花翎听完刘凌的话后神情愣了一下,随即躬身领命。对于王爷的命令,花翎从来都是无条件服从的。因为他知道,王爷的每一次决定都是正确的。这是一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也是对刘凌一种难以消除的信赖和依赖。</p>

按照刘凌的吩咐,花翎没有在沧州停留太久。而是带着五百名亲兵弓箭手,换了一批战马,又从南门飞驰而出。这五百弓箭手乃是花翎精心训练出来的,每个人都是射术高手。这五百弓箭手都有三件兵器,与花翎身上的一般无二。一杆马槊,一柄横刀,一张弓两壶箭。</p>

一般的弓箭手,善射而不善战。可是花翎麾下这五百人,不敢弓马娴熟,近身肉搏也俱是好手。</p>

花翎带着人出了沧州南门,带着一路的烟尘,指望西南方向飞驰而去。</p>

远远的,一队契丹斥候立刻就跟了上去。</p>

耶律极正在军帐中与耶律真,耶律延奇和韩知古三个人议事,听到斥候报告说有一小队骑兵出了沧州城直往西南去了,他的嘴角挑了挑,站起来走到舆图前,拍了拍手,难掩兴奋的说道:“诸公,有大鱼上钩了。”</p>

PS:年前事情太多了,单位还要加班,最近更新不算稳定,知白再次道歉。不过,依然厚颜无耻的求收藏。(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