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太行飞狐(2 / 2)

大宋帝国风云录 猛子 3484 字 2019-09-15

当夜。李虎下令。虎烈五个军撤离zhuo zhou。急赴紫金关。过了紫金关就是太行八径之一地飞狐径。路途难行。山势险峻。很多地方抬头仰视。只能看到一线天光。

李虎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险要地地形。心里不由大为感叹。过去老爹经常说。北虏南下。一般都选择紫金关和居庸关。过了这两关。进入中原。就是一马平川。可以直杀黄河。当年大宋人如果能收复燕云。想来也不会遭受澶渊之盟地耻辱。由此可以想象到大宋人对收复故土地迫切心情。但让人难以理解地是。大宋人为什么不能君臣齐心。朝野协力。乘着这个大好机会果断北伐呢?难道国库空虚和吏治腐败就是阻止北伐地最好理由?在关系到大宋长治久安地国运面前。为什么太多地人选择了退缩而不是勇往直前?大宋人地血性和勇敢都到哪里去了?

李虎想不明白。契丹人走到今天这一步,从表面上看,其失败原因和大宋不能北伐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仔细想想,不是军队不行,而是宫帐出了问题,太多的官僚权贵陷入争权夺利的漩涡,最后活活拖垮了国祚。大宋呢?从大宋北伐迟迟不能发动来看,或者从老爹故事里的大宋来判断,大宋朝廷也是一样,官僚权贵们不是在保护大宋,而是在齐心协力推倒大宋。

如果大宋朝廷已经腐烂了,人人都在为利益而厮杀,那等自己攻占了燕云之后,和大宋之间的藩镇关系能不能建立?如果建立了,又能维持多久?假如维持不下去,双方兵戎相见怎么办?自己的目标是中原,是大宋,将来最好的办法是联金攻宋,那样自己会不会变成第二个石敬瑭?石敬瑭不能做,那将遭到天谴,所以联金攻宋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行地,那么,如何才能在燕云发展并且逐步增长实力,最后北拒女真,南击大宋呢?

李虎想来想去,觉得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三分辽东,还是按照最早的策略来,女真人占有东北,契丹人占有西北,而自己占据燕云。只有依靠契丹人牢牢牵制住女真人,自己才有机会独自面对大宋,乘着大宋的官僚权贵们都在推倒大宋的时候,顺势加上一把力,把它彻底颠覆,推翻赵氏王朝。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

假如老爹的故事都是真的,都是对未来的预测,那么契丹人最后支撑不住,在短短数年内还是给女真人灭了,如此一来,宋金可能再来一次联盟,联合打义军,自己最后就灰飞烟灭了。然而,老爹的故事里没有自己,几路辽东义军也在辽金两军的连番打击下灭亡地灭亡,投降的投降,和目前的形势不一样。

由此是不是可以这样大胆推测,老爹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故意隐瞒了有关自己的那部分情节,也就是说,这些故事里,有些是真的,有些是虚构的。那么,哪些事真的,哪些又是虚构的呢?老爹地离奇失踪和自己横空出世是不是有某种关联?

西京道地宋辽边境有三个州,分别是朔州、应州和蔚州。这三个州级别很高,都是节度使州,朔州有顺义军节度使司,应州有彰国军节度使司,蔚州有忠顺军节度使司。去年因为大宋在太原屯兵,准备北伐,大辽随即把这三个州的军力做了调整,但随着大宋撤兵,女真人围攻中京,西京道和西南路地兵力屡屡被调中京道。这三个州的军队虽然没有被征调,但一度北上大同府,戍卫西京。

这次大辽皇帝把宫帐留在燕京,以稳定中京和燕京两地的军心,自己却带着宫帐主力和一部分大臣到了西京,以策安全。既然为了自身安全,他当然要把附近的军队尽可能调到西京了,所以朔、应、蔚三州军队都到了大同府,边境兵力空虚,不堪一击。

义军经过飞狐要塞的时候,要塞里只有一百驻军,他们想都不想就投降了,接着义军由这些人带路,连夜包围了灵丘城。灵丘城只有五百守军,惊慌失措之下,也投降了。李虎的名气太大了,那就是一位血腥屠城的主儿,惹不起啊,投降反而能保命。八月十七,李虎率军到达灵丘,此刻赢秦、侯概和高宝龙已经统率前锋军直杀蔚州治府灵仙城了。

李虎和董小丑、铁鹰、胡家勇等将帅见面后,董小丑提出了两个建议。根据灵丘守军提供的消息,朔、应、蔚三州军队此刻都在大同府,义军可以分兵攻打应州,攻敌不备,一鼓而下,然后可以前后夹击西京。其次,蔚州要不要派驻留守军队?假如攻打西京失败,义军还可以确保蔚州这块地方,和辽军zhou xuán于太行山。

应州:今山西应县。

朔州:今山西朔州。

云州,即西京大同府,为今山西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