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回去。”李虎冲着身后的王大忠、谢一刀招招手,示意他们把萧特末送走,“过几天你就知道了。”当天晚上,李虎把董小丑、铁鹰、毛军、黄涉、霍六哥、柴云、原野等人请到大帐,商议攻占西京之后地事。
攻占西京已经没有任何阻隘,就算耶律撒八不愿献城投降,义军也有绝对把握在半天之内拿下城池。这是义军第一次占据大城池,某种意义上标志着义军正式有了自己稳定的地盘,正式崛起于辽东,正式取得了和契丹人、女真人三分辽东的资格。
当年拟制南下之策的时候,李虎和众人都有共识,辽西只是个歇脚的地方,义军生存发展的根基之地是幽燕。当时谁都没有想到西京,因为它距离辽西太遥远了,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义军竟然越过太行山杀进了西京道,并奇迹般地攻陷了西京。
西京大同是个好地方。这地方过去叫平城,初建于战国赵武灵王时期,秦汉时为北疆重镇。到了南北朝初期,鲜卑人拓跋建魏国{史称北魏},建都于平城,称代京,历七帝九十六年。这是大同历史上第一次繁荣。到了辽国,在此设西京大同府,做为辽国陪都之一,自此改称大同。
大同自古就是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此地“三面临边,最号要害,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地理位置极其险要。北魏拓跋氏以大同为根基,一统黄河北岸万里疆土,就此奠定了一百五十年南北鼎立之局面。这是几百年前的历史,也是逐鹿天下的壮举,由此也给了辽东义军一个可以借鉴地范例。
这次西征的起因,是李虎修改了义军的生存发展策略。李虎认为大辽不行了,支撑不了几年了,所以急于抢占燕云,然后投靠大宋,以强藩谋国,逐鹿天下。实施这个策略需要时间,尤其在义军还没有立足燕云之前,必须确保辽东三方格局,也就是说,现在不能让辽国灭亡了。辽国一旦灭亡,女真人地兵锋将直指燕云,这时候李虎立足未稳,又未能取得大宋的信任,必定难以支撑,更有可能遭到女真人和大宋人的前后夹击,一败涂地。
时间关系到义军未来的命运,所以义军必须抢在女真人灭亡辽国之前,占据燕云,为此李虎不顾一切发动了西征。西征还算顺利,三个月内拿下了燕京,再过一个月就能控制大同府和朔、应、蔚三州以及奉圣州的南部州县。十二月大雪一下,义军随即获得了两三个月的休整时间。有了这个时间,义军可以进一步稳定西京及其周边诸州,同时还能做好攻打燕京的准备。
但是,义军的计策基本上是一厢情愿,因为李虎攻占西京后,整个辽东的形势骤然变了。
对于契丹人来说,国祚已经面临败亡,只能绝地反击。
对于女真人来说,辽东又崛起一个强大地对手,这个对手直接威胁到了他们的生存,他们要竭尽全力,铲除或者削弱这种威胁。
对于大宋人来说,辽国的没落是个好消息,而汉儿李虎的崛起是个坏消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宋军至今没有发动北伐,假若汉儿李虎抢在宋军前面攻占了燕云,将来会发生什么可想而知。实力强大的李虎绝不会甘心做一个藩镇,而大宋也绝不会把燕云十六州做为李虎的藩镇,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根本没有解决的可能,那么,战争将不可避免。大宋不想重蹈覆辙,更不想有第二个屈辱地“澶渊之盟”,所以他们肯定要想方设法打击和削弱李虎的实力,以免养虎为患,自取其祸。
到了西京,李虎和义军迎来了第四个对手,那就是西夏人。西夏人的眼睛一直盯着黄河东岸,肥美的大草原和富裕的代北是他们垂涎已久的猎物,好不容易碰到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百年不遇的机会,他们岂肯错过?
当义军抓紧一切时间巩固西京和其周边地区的时候,对手也在抓紧一切时间制定和实施对策。
从以上各方势力的利益需求来看,到了明年,义军有可能迎来最艰难地一年。
地图铺在案几上,最为显眼地地方就是被李虎用朱砂笔标记的燕京。
“现在是十月。”李虎说道,“马上就要天寒地冻了,未来四个月,天气寒冷,不宜大军作战,但各方都不会待在屋子里烤火,大家都在想办法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四个月后,辽东将会发生天翻地覆地变化。这些变化哪些对我们有利?哪些对我们不利?”
众人凝神沉思。
“其实,不管发生什么变化,有一点是肯定的,在我们已经攻占西京,在女真人已经对中京取得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明年的主战场只有一个,那就是燕京。”李虎继续说道,“女真人攻克中京后,有可能继续南下打燕京。因为在他们看来,辽人肯定不会放弃西京,契丹皇帝会在大漠上召集蕃军,和我继续作战,这样我就被辽军拖在了长城一线。金军随即可以集中兵力,抢在我的前面打燕京,一来可以遏制我实力的膨胀,二来可以直接威胁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