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东进、南下(2 / 2)

大宋帝国风云录 猛子 3766 字 2019-10-07

“攻打山东的军队三天后就出发。”岳飞站在地图前面,面对众将,缓缓说道:“王留守负责率军收复山东,我则率军南下,先打应天府,然后渡淮作战,与折可存会合后,直杀长江北岸。”

孙革接着解说具体部署。

开封由驼帅赢秦留守。田复的虎烈五军、王彦的八军、刘光世的三十军、杨可世的两个军留在开封,镇戍中原。

辛兴宗、苗傅、王德、郦琼、刘豫五个人的军队随王渊攻打山东。高宝龙的渤海军、王大忠的殿前军和卢俊义的七军、做为东进主力,直接听命于王渊的指挥。

王贵的两个军、宋江的两个军、林冲的两个军、韩世忠的两个军,王玶的两个军,胡立涛的射粮军、阿巴顿的虎烈二军,方进的虎卫军随同岳飞南下,攻打江淮。

“在未来的三天,各军就地休整,以俘虏补充伤损。补充不足的,则在后续战斗中继续以俘虏补充。”

孙革话音刚落。大帐内顿时沸腾起来,各军将帅们非常兴奋,七嘴八舌地说个不停。他们知道大军马上要打山东,但没想到岳飞这么快就要打江淮,按这样的速度连续攻击,今年冬天或许就可以渡过长江,杀进江宁了。

岳飞挥手示意众将安静一下,“南下选锋军由罗兰统率,方进的虎卫军、阿巴顿的二军、张宪的十军、傅秀国的十二军和张俊的十五军随其先行南下,即刻攻打应天府。”

众将轰然领命,士气如虹。

十三日。中原大捷的消息传到长安,长安为之轰动。

这是一个空前的胜利,对天下格局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岳飞更是声名大震,再也没有人怀疑他的军事才能了。

汉王府的气氛非常好,王妃罗思南喜笑颜开,宰相李纲、副相黄涉、枢密院的董小丑、刘延庆、折可求等宰执大臣也是笑容满面,大家坐在一起,一边听大帅府长史原野讲述宛亭大战的经过,一边看着地图,想像着山东、江淮尽数收复的美好前景。

“岳飞、王渊先在雍丘战场击败东南叛军,辛兴宗、王德率八万大军投诚,接着在宛亭战场又全歼山东金军十一万人马,并围杀两万河北金军。至此,山东金军已经所剩无几,山东之地唾手可得。为此,岳飞和王渊提议,把大军一分为二,一部东进,收复山东,一部南下,攻打江淮。”

原野说到这里停下了,看看罗思南,又看看坐在对面的几位宰执大臣,发现大家神情兴奋,并没有流露出任何反对的意思,于是继续说道;“攻打山东,在我们预定计策之内,发动中原大战的目的就是要攻占山东,而攻占山东的目的则是为了南下攻打江淮。本来是两步走的策略,现在要改为同时进行,这对朝廷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主要难度在于钱粮的筹集。”

“岳飞和王渊在信中也说到了钱粮的事。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女真人在山东残酷搜刮,山东百姓贫困。大军攻打山东,如果一路纵兵掳掠。不但会让百姓更加困苦,对我们收复山东也极为不利。为此,岳飞建议即刻南下打江淮。江淮富裕,打下江淮后,可以用江淮的钱粮支援山东,同时,也能解决一部分军资,可以有效缓解朝廷在这方面所承受的重压。”

原野详细述说了马上攻打江淮的理由和一些有利条件,做为大帅府的长史,他建议朝廷同意这一奏议,并请皇帝即刻下旨。

“你们有什么看法?”罗思南问道,“如果大家都同意岳飞的奏议,那就奏请皇帝下旨。”

李纲首先表示赞同。这一仗最初他是不同意打的,各种条件都不具备,但罗思南非常强硬,甩开议事堂,坚决支持枢密院发动中原大战,结果她成功了,她的个人威望也因此大涨。如今形势一片大好,没有理由不支持,再说收复了山东和江淮,朝廷实际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大,财政上也能得到改善,而距离中土统一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

“岳飞在策略上没有问题。”董小丑说道,“但他太急了,他应该稍稍喘口气,最起码要把投诚过来的十万军队整编了,否则这就是一个隐患。”

“刘豫的山东军队人数少,不足为虑。”黄涉也在担心这事,看到董小丑主动提及,随即也说了自己的看法,“辛兴宗、苗傅、王德、郦琼四个人的军队必须尽快整编,这件事不能拖,越快越好。”

罗思南黛眉微皱,稍加沉吟后,目光转向了刘延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