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世预赛资格赛(2)(1 / 2)

 比赛还未结束,看台上的中国球迷就几乎走完,只有四五个球迷还坐在那里看完。

国内的球迷更是骂得天翻地覆,中国足协的官网被黑得很惨,大多都是声讨足协无能的内容。

这些都不说了,场上中国队员更是郁闷,缅甸队员却非常高兴,他们知道已经完成第一个目标:让中国队处于巨大的压力中,最好解散。

那样新的中国队绝对不是对手。

林东正要离场,伦迪走过来要和他握手,在电视转播面前,他只好伸出手去。

两人握手后,伦迪笑着说:“很难想象马可儿哭泣的样子,我也会难过的。”

林东冷笑,反击:“下场比赛我们会打败你们的。”

伦迪大笑:“你们还能不能打下场比赛呢。”

说完,他就走开了。

中国队员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但他们却无法传送回去,只能到了大爱俱乐部再说。

飞机到了北京,候机室全是怒骂中国队队员的球迷,和之前从巴西回来,完全是一天一地。

当中国队上车后,街上数百球迷愤怒围观,喊口号,部分球迷用石块砸向中国队的大巴,一时混乱不堪,中国队员只好蹲在座位边躲避,但很多人都受伤,脸上手上都鲜血淋漓。

不多时武警赶来,制止了这种行为,不过大巴的车窗全部砸烂,车身也是破烂不堪,比垃圾站的那些车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于这种破坏,媒体说比519还要夸张。

回到大爱俱乐部,中国队员们总算松了口气,秦浩修喘了口气,问张汉唐的第二手准备在哪里。

张汉唐苦笑着说:“你们如果还不愿意回空间,等着看报纸吧。”

大家于是都不回去,就在俱乐部等候消息

第二天,杨无极拿回几分名气不算太大,但销路还算不错的报纸,说:“这些媒体总算说了些公道话,他们分析缅甸队的跑位,力量,体能,还有防守体系,不少队员的个人能力,觉得这支队伍实力非常强,中国队打平并不冤枉。”

秦浩修笑问张汉唐,这些东西是否他的杰作。

张汉唐点点头,他说之后体坛,足球等知名报刊应该也快表示态度了,只要他们说了公道话,各大网站也会附议,然后就会有水军不断替中国队鸣冤,到时危机就会稍稍减少些,但会延续到进入世界杯之前。

大家这才不用担心被解散,安心回到主神空间,打好空间的比赛,秦浩修也不时传来新的消息,体坛和足球在认真看过一些小报的分析后,也开始召集专家做了更加职业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支缅甸实力的确非常强,中国队打平的确不遗憾。

当然,也有中国球迷说,缅甸队进步了,但中国队却退步到和缅甸队一个水平,这是谁的责任,强烈要求解散这支球队。

最后,足协发话:比赛结果正常,只有出线才能说明一切。

大多数球迷还是接受了专家的分析,少数球迷仍然激进,但也改变不了什么。

趁着第二轮资格赛还有几个星期,队员们开始冲刺联赛最后阶段的比赛。

猛禽队在上轮击败对手,仍然领先三分,

林东再获主力资格,他争取用无双技能进球。

他很遗憾的是,第二轮资格赛在联赛结束前,如果提前升级还好,就可以获得伯乐大礼包,可以利用属性卡强化,迅速提高实力,资格赛就可以跟伦迪抗衡一下。

可是目前这种情形,猛禽很有可能在最后一轮才会确定是否升级,或是留在b级联赛上。

接下来的比赛,林东表现都很出色,无双技能四次使用,进球两个,每次都能制造威胁,这让在对手紧追的情况下感觉疲累的队友放心了许多。

第39轮,林东不得不回到地球上参加资格赛第二轮,大家都很希望他参赛的,不过高指导说没什么,毕竟对手雄鹰将遭遇保级联盟的阻击,他们一分一分拿就好。

第二轮比赛,中国队在武警的保护下训练,孟青瑶排出了新的阵容。

阵容与上轮略略有些区别,简自强和杨无极进入替补名单,郝涛和陆辉被闲置。

两人对这种安排表示理解,陆辉在联赛中体力透支,状态一般,上轮也被对方后卫钉死,所以孟青瑶想用创造型的简自强对付对方力量型的后卫。

同时他用高翔做左后卫,路小佳做唯一的前锋,但位置靠左,莫寒辰和秦浩修双突前,打起了451阵型,陶然取代实力更强的张汉唐。

孟秦瑶也知道这个队伍水平不一是个大问题,说不应该让张汉唐和秦浩修一同在场上。

杨无极当了替补,问陆青瑶什么时候上场,陆青瑶不说话。

有球迷说:正是需要前锋的时候,郝涛却连替补都不是,不知道教练想干什么,451,这场比赛应该打433啊,难道也要保平争胜。

不过这些言论只是极少数,善良的中国球迷还是决定看过这场比赛再说。

当天工体人满为患,武警大量出动,相关方面异常紧张,之前谁也不知道小小的缅甸队会让中国人如此难堪。

中国队员更是难以承受这种压力,但他们只能承受,反观之下,缅甸队轻松得多,仿佛来度假的,再看他们的阵容,果然跟上场比赛大不一样,特别是中场球员,前锋都换了。

幸好中国队屯兵中场,也算是对对方加强攻击做了充分准备。

比赛一开始,双方都打得极其小心,即便现场球迷嘘声不断,中国队员也不敢冒失的攻上去。

打了10分钟,两队开始加快攻防节奏,缅甸队在伦迪的带领下强打沈群防守的右路。

而中国队则在秦浩修的带领下以中路渗透为主,或是远射,或是利用左路高翔和路小佳的攻击在对方边路大作文章。

不过孟青瑶最后还是让高翔回到左路,不要轻易助攻。

因为论防守,沈群比他强,但缅甸队却攻击沈群,不打中国的左路,摆明了是佯攻,想趁高翔打得兴起时,突然从左路形成突破。

孟青瑶研究理论多年,懂得这些道理。

事实上,她的决定是正确的,缅甸队很快就撕下佯攻的伪装,全力进攻高翔的左路。